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联储强硬加息 亚太股市受惊大跌!

2018-12-21 02:05:04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震动全球市场!

今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消息一出,美股三大股指应声跳水大跌,齐创年内新低。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今天亚太地区开盘,上证综指、恒生指数低开并一路下行。亚太市场中跌幅最大的是日本股市,日经225跌幅超2%。韩国首尔综指低开但有跌幅收窄趋势。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2018年最后一次加息能给A股、港股带来多大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出什么牌”?明年如何博弈?基金君紧急连线十大私募,对此进行分析。同时一些卖方也给出他们的观点。

上证指数震荡下行

创业板逆市飘红

沪深三大指数低开震荡,但走势分化。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继昨天尾盘收跌1%之后,今日上证综指开盘跌0.2%,报2544.5点,盘中跌幅扩大,午市收于2528.73点,跌幅达0.82%。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深成指在低开下行之后盘中跌幅收窄,午市收盘跌幅为0.27%。

创业板指低开后盘中拉升,盘中出击1278.88点,涨幅近0.8%,午市收于1270.46点,上涨0.13%。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不过有多只中小板股票盘中跳水,包括国轩高科(11.68 -1.85%,诊股)、万丰奥威(6.96 -4.00%,诊股)、奥维通信(6.16 -5.95%,诊股)等,一度触及跌停。

板块来看,银行、建筑等板块领跌,农林牧渔、传媒、计算机、通信等板块涨幅居前,创投股持续活跃。

港股低开跳水

恒指跌幅逾1%

恒生指数今日低开0.55%,此后一路震荡下行,跌幅扩大至1.09%,国企指数跌超1.2%。能源、科技股领跌。申洲国际、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石药集团等个股跌幅较大。恒指成分股中,中国海洋石油、万洲国际跌近3%,跌幅居前。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日韩股市低开

日本股市跌幅最大

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日经225指数低开近1%,此后一路震荡下跌,盘中跌幅扩大至2.45%,指数触及20492.84点,创下近半年新低。在亚太市场中跌幅最大。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而从此前来看,日经225指数已经连跌3日,从今年10月份日经225指数创下27年新高以来,便一路震荡下挫,从今年全年来看,日经225指数跌幅为9.04%。

此前多年,日本市场一直被看淡,但今年不少分析师认为日股明年前景一片光明。

韩国首尔综指低开0.7%,盘中跌幅最大达1.45%,但此后跌幅有所收窄,但截至发稿该指数跌幅为1%。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十大私募:对全球流动性有影响

对A股影响有限

对此,记者紧急采访近十大私募,他们表示,美联储加息对全球资金面都造成一定的压力,美元收缩周期仍未结束。但A股已更加独立,影响有限。

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美元收缩周期未结束,重点关注其构成尾部风险

看昨天美联储加息的情况,2019年还会继续加息,所以美元的收缩周期还没有结束,包括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缩表、美元升值,都对全球性的流动性构成比较大的影响。现在还整个全球流动性收缩、金融收缩周期当中。

对中国的整个金融的宽松、风险偏好的上升等等方面,无论对中国对全球还是都有重大影响的。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是会构成一些尾部的风险。这个还是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部分。

比如说现在全球性的以美元为代表的金融收缩周期并没有结束,仍然在进程当中,对全球性的流动性、整个经济的风险偏好等等都构成重大影响。

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对资金面形成压力,但其它影响有限

美联储加息主要是对人民币有些压力,A股的资金面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现在A股那个外资占比越来越高,差不多6%、7%,这些外资可能会因为加息离开A股,会有点影响,其他的影响不大的。

全球看,可能会让钱都回归美国市场,对其他市场的资金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重阳投资:对中国直接影响不大

美联储12月按照既定步骤再次加息25bp,并在点阵图中将明年加息预期从3次下调至2次。虽然美联储的态度有所软化,但市场显然期待更大幅度的宽松,因此美股在联储会后大幅下跌。

我们觉得美国经济确实将在2019年放缓,但市场似乎过于悲观了。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仅计入了2019年一次加息预期,美股科技龙头自年内高点也下跌了约30%,市场已经对经济走弱进行了相对充分的定价,没必要特别悲观。

中国而言,今年A股的下跌时间领先美股、幅度也远大于美股。近期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股市与美股相关性下降,美联储继续加息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不大。

星石投资:为中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一、美联储2019年加息两次符合预期,其声明不如预期鸽派

政策声明并没有之前市场预期的那么鸽派,表示要继续渐进加息,未提及美股波动,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减持缩表(维持每个月缩表500亿美元不变),表明其政策未受市场波动和政治影响。

会后美联储公布的最新经济预期,下调了2019年GDP增长预期自2.5%至2.3%,下调 PCE 通胀同比自 2.0%至 1.9%。表明美联储“官宣”经济动能正迅速放缓。

 

二、市场反应剧烈,经济下滑预期下美股对美联储政策依赖性强

前期市场对本次议息会议的鸽派信号预期比较强。因此隔夜美股盘面上,在等候美联储议息决议过程中,三大股指平开高走,涨幅接近1%,消息一出立即全部转跌,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收跌1.49%、2.17%、1.54%,均创下2017年三季度以来新低,美元指数同样迅速拉升,收96.97 。

在经济动能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存在极强的依赖性,今年2月、10月美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都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攀升,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高度敏感。此次FOMC会议,市场没有得到所期待的超预期,短期企稳只能依靠盘面自身,但一旦出现破位暴跌,其外溢效应大概率会对美联储形成反向制约。

 

三、预计2019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友好,货币政策的空间已打开

美联储加息路径放缓,为中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过去一年,美国处于货币政策收紧周期,下半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脱钩、中国转向宽松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贬值压力。近期在美国经济见顶信号累积、股市波动放大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路径确定放缓,将大大缓释人民币的汇率压力,也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预计2019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友好。

美股、A股的联动性维持弱相关。昨晚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创新工具TMLF,主动变相降息,除了定向释放流动性之意外,也有稳定市场信心的用意,同时两地估值水平不同,10月以来中美联动性减弱,受益于央行定向释放流动性的成长类行业最为收益。

 

中环资产总经理杨延德:加息末期,对A股市好事

美联储明年还有可能加息2次,这比市场预期的稍多,这也是昨天美股下跌的原因。不过,不管明年加息一次还是两次,这都是美联储加息的末期而不是开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对于新兴市场和中国是好事,美元指数昨天也没有突破。

近期市场还会有所波动,特别是美股,但总体而言我觉得A股更加独立,更加依赖于明年中国经济的经济复苏力、改革(如税改等),而非外部原因。

上海某中型私募总经理:后市可能先低后稳

相对而言,A股相对独立,港股受影响更大一些。当然,A股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情绪传染和流动性冲击,A股有可能再次探底和筑底后底部将更为扎实。随着国内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后市可能先低后稳,行情启动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沪上某中型私募基金经理:对香港市场信心有压力

虽然明年加息节奏改为两次,但只是形式上的让步,还是远远比华尔街的预期鹰派,对国内来说,本来降息也不是必选项,及时降息,也未必有政府预期的效果,官方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香港市场会比较有压力,这主要是信心层面的问题。

瑞银资产管理(上海)债券基金经理楼超:明年还是波动年

第一,和我预期基本一致,国内市场对美联储鸽派或是对美国经济预期过于悲观,美联储短期停止加息不切实际,但是经济指标放缓,增速见顶,企业债务增长,以及股市波动 将会是未来特朗普和美联储政策博弈点。

第二,对中国影响,我们看到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提前公布tmlf和再贷款,"定向降息"虽然不是降息,但是信号还是很明显,也就是国内货币政策会"以内为主"。

第三,短期各种不明朗因素会持续影响市场,造成市场波动,明年依然是个波动年,市场风险偏好依然较弱,短期会倾向避险资产。但是需要关注国内货币政策传导和信贷支持政策逐步显现作用,支撑信贷增速回升。

凯丰投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员张彩婷:国内货币政策相对独立

美联储如期加息,部分转鸽:认为利率区间接近中性利率的底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点阵图显示对明年加息的次数预期从三次下降到两次。但缩表节奏不变,且市场预期的明年只加一次甚至不加,所以鸽派力度有点不及预期。

总体来看美国加息周期已到末期,未来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货币政策有可能转松,对港股的压制减小。国内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央行昨日宣布创设TMLF,定向降息,未来1-2季度将看到信用端的实质改善。

弘尚资产:市场波动仍将持续

本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对明年美国经济的展望仍然比较正面,预计经济增长仍将高于潜在增速(约2%),失业率或进一步下降。

总体上,美联储此次加息立场虽有所软化,下调2019年加息至2次,特别是受近期不断收紧的金融条件、贸易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放缓等一系列因素的负面拖累,不排除明年一季度暂停加息的可能,但也不能低估美联储后续加息的决心。

从对市场的短期影响看,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没能够稳定投资者情绪、提振市场,因此市场波动可能仍将持续。标普500指数12个月动态市盈率回落至14.4倍,低于历史上15.8倍的平均水平,2019年市场一致预期为每股收益增长8%,美股的估值水平和盈利变化基本反应了投资者较为悲观的预期。

券商和其他:美国复苏见顶

“流动性”收紧已成海外核心变量

海通姜超:美国复苏或见顶,中国宽松格局延续

复苏或已见顶,通胀增速放缓。持续加息的利率环境、逐渐减弱的减税效应等因素都对美国19年经济增速形成抑制。本轮美国经济复苏或已见顶

美元加息尾声,新兴市场风险缓解。从最近几轮加息周期看,美联储加息的后期以及结束后美元指数上行空间都比较有限。随着今年12月底欧央行结束购债,而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年加息可能结束,明年美、欧利差也存在见顶的可能。因而随着美国加息尾声渐近,明年新兴市场的汇率风险或有所缓解。

外部约束减弱,中国宽松格局延续。易纲行长近日提到货币政策要考虑“内外均衡”,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随着美国加息次数预期的降低,来自外部条件的制约有所改善,释放了中国央行引导货币利率下行的空间。昨晚央行发布消息决定创设TMLF,实际期限可达3年,利率比MLF优惠15BP,有助于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较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鼓励支持小微和民企信贷,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为宽信用营造和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

广发宏观:“流动性”收紧已成海外核心变量

广发的老师给出5个投资要点:

第一、加息靴子落地,下调2019年经济增长、通胀及加息次数预期。

第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保持缩表步伐,警惕2019年初海外流动性“灰犀牛”。

第三、海外流动性收紧背景下的大类资产前景:预计美股延续调整格局;(抗)通胀类资产大概率仍受约束;2019年全年看好美债,但需警惕是否还有年初一跌。

第四、维持对于美联储2019年2Q结束加息、2H结束缩表预判。

第五、美国提前出现加息顶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空间释放,中国资产定价逻辑从2018年纠结的不可能三角变为2019年简单的“经济退、政策进”。

天风研究:对中国、对市场、对美元美债影响

对我们货币政策的影响:兼顾外部平衡的可能性增加。

对中国的影响在于中国货币政策兼顾外部平衡的可能性增加。此前易纲行长提到:“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但宽松的货币条件必须考虑外部均衡,也不能太宽松了,因为如果太宽松,利率太低,会影响汇率,要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产生了矛盾,就要以内部均衡为主,兼顾外部均衡,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点。”

强调“利差和本币币值之间有个均衡,如果均衡不能维持,利差的变化会反映在汇率上”。无论如何,联储对于未来的展望预示着本轮加息周期将逐步趋于结束,利差的压力只剩下时间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空间问题。

美联储强硬加息,美股惨遭血洗,亚太股市受惊大跌!A股后市如何?十大知名私募紧急解读来了!

对于国内货币政策空间的回答其实很简单,这是自上而下的诉求,而非中观操作层面的问题。对于目前新旧动能转换和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货币稳定以及低利率环境的维持是必然需求,我们当前的重点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就必须要捍卫人民币资产的定价权,央行的职责是去尝试和巩固大国央行的职责,货币政策就一定还有空间。

所以我们在联储议息会议决议前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央行用行动来进一步诠释: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产生了矛盾,就要以内部均衡为主,兼顾外部均衡,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点。

当然,展望未来,全球趋同的背景下,大家要考虑相互影响,就如鲍威尔会后记者会也提到关注中国经济的变化,降息周期最终可能也会进一步趋同,这是需要评估的实质性影响。

 

对美债美元的影响:

美债已经部分PRICE IN美联储转鸽,联储在转鸽上的犹豫可能还会导致市场波动,但是美债见顶已经明确。美元短期内则因为欧洲问题仍然会相对偏强。

 

申万宏源(4.23 +1.68%,诊股)研究:进入加息末端

本次会议我们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联储调低经济预期;二是点阵图的变化;三是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中性偏鸽的表态。

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当前货币政策不需要宽松,可以是中性的。基本可以确定,在今年频繁加息的背景下,经济出现些许疲软,通胀下滑,金融市场波动,之后联储对待加息决策将会更加谨慎,加息步伐将会放缓,进入加息周期末端,货币政策为中性。

美联储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和通胀的预期。虽明年经济预期下调原因之一是全球经济走软,认为明年美国将会稳健增长,但已经看到经济中的一些疲软信号,下调明年经济预期的原因之二是全球经济走软。鲍威尔讲话中性,乐观中带谨慎,给市场带来一定稳定作用。

下调明年加息次数为2次,长期中性利率由3%下调至2.750%。此次点阵图的预估中值并非一致判断,对于加息次数联储内部也仍有争议。未来加息路径和目标不确定性增强,仍需观察具体经济数据。

我们认为联储加息路径将会放缓,明年开始进入加息尾端。具体看贸易战的影响以及明年的基建计划落地情况。

香港金管局陈德霖:金管局跟随美联储渐进加息

金管局跟随美联储渐进加息;香港银行是否加息是它们的商业决定;敦促香港市民为加息后的市场波动做好准备;香港流动性仍然充裕;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为明年带来不确定性;需要确认房地产市场是否处于下行周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