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

2018-12-14 23:57:41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12月14日,整个大资管圈聚焦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创业之后首期专户产品正式备案。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睿远基金首期专户共分为洞见价值一期及睿远睿见两个系列,13只专户合计募集合计80.6亿元,合计认购1829户,平均每户认购440万,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专户——睿远基金睿见1号,首发规模15.12亿元,户均认购超过800万。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13只专户在12月12日、13日陆续备案,此次睿远基金发行的专户,是否还有更多的产品备案信息更新,基金君将继续关注。

睿远基金首只专户正式备案

近期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睿远基金已在基金业协会陆续备案。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睿远旗下包括睿远基金洞见价值一期11号在内13个专户产品在12月7日-12月11日陆续成立,12月12日、13日也纷纷完成备案。基金君统计,13个专户分为洞见价值一期及睿远睿见两个系列,合计募集合计80.6亿元,合计认购1829户,平均每户认购440万,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专户——睿远基金睿见1号,首发规模15.12亿元,户均认购超过800万。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据基金君均了解,此前,各大渠道早在12月3号之前开启预热,部分银行今日或分为上下午两个认购时间段发售,上午是部分分行先行认购,下午开放全国认购。有银行渠道人士反馈,所在银行全国共拿到40个认购名额,之前已满额预约,也有券商渠道人士表示,仅上海分公司就大概有50人预约,销售时间也由原来的12月3日至7日,提前截止到5日。

早前,“睿远基金洞见价值一期”的产品要素已广泛流传:认购门槛设在300万元,认购期追加不设起点限额,申购期追加参与起点为100万元。持有期间不提取业绩报酬,仅在退出时提取。

该产品为三年封闭产品,来自销售渠道的消息显示,睿远洞见价值一期封闭三年运作,三年封闭期结束后每季度开放一次,满三年、四年退出分别收取2%和1%的退出费,退出费计入基金资产归属于全体持有人,满五年无退出费,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避免短期择时。

从投资范围上看,权益类资产占比0-80%,可投资港股,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范围也在0-80%之间。

多位重量级投资人继续加盟睿远基金

睿远基金成立伊始,就以原东证资管董事长陈光明、兴全基金前任副总傅鹏博、国泰君安(16.25 -1.69%,诊股)前任首席风险官刘桂芳、招商银行(28.33 -1.46%,诊股)原总部财富管理部、零售银行部财富产品负责人林敏这一创始人名单惊艳市场。

随后,睿远基金投研团队的主要成员也相继曝光,包括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吴非、原百度战略副总裁金宇、前交银施罗德首席基金经理唐倩等。

睿远基金将建立行业专家型研究团队,研究团队设立消费、先进制造业、医药、周期、TMT以及金融地产等六个研究组,除了吴非、金宇分属周期、TMT研究组之外,来自原上海农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吴国华将带领睿远基金的金融研究组。中信证券(16.85 -1.92%,诊股)负责公用与环保行业研究的首席分析师崔霖等加盟睿远基金的研究团队。

基金君获悉,还有很多投资界资深人士即将陆续加盟睿远基金团队,原上海银行(11.68 -0.43%,诊股)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黄真则是一名来自银行资管的资深人士,曾经管理过万亿资产,被授予上海市领军人才,他将负责睿远基金固定收益领域投资。

根据业内传出的陈光明目前投研团队版本整理: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睿远基金陈光明:坚守价值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此前,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参加了一场招商银行举办的论坛并发表了名为《坚守价值投资做时间的朋友》主题演讲。

陈光明表示,贸易全球化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的调整实属正常,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长期坚持的硬道理,做价值投资的人在低谷时要相信均值回归,保持对春天的向往。

随后,他着重阐述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及基本内涵。谈及市场看法,他战略上看多未来中国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但也坦言,目前政策底及估值底均已出现,业绩底仍需时间等待。

基金君整理了此次发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全球化进程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

今天本来准备的主题更多是中观和微观层面,听了两位嘉宾的发言,也有些感触。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的过程,美国率先引领全球化进程的40年间,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的资本家和硅谷精英,美国蓝领确实受益不多,当然中国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从长远来讲,国家之间的竞争及发展,离不开“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现代文明,生产力始终保持快速增长,一旦生产力增长放缓,分配的问题就会显现,但在下一次科技革命到来之后,生产率又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把历史拉长来看,发展绝对是硬道理。

前段时间,和很多投资人士聊到市场看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只要时间放得更长一点,一定会采纳和推行。

做价值投资的人要相信均值回归,在寒冬的时候,保持对春天的向往。

提高组合预期收益可以从P和E两个角度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投资方法无好坏之分,有以价值投资为核心,也有以趋势投资为核心,只要能为持有人的长期利益服务就是好事。

但是,就投资的本质而言,不管是什么投资方法,需从预期回报和实现的概率两方面来考虑。

最典型的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方法,巴菲特只要求10%的预期回报,主要靠概率取胜,巴菲特实践的概率 P是80%到90%。

索罗斯则不同,索罗斯不在乎概率,亏小钱没事,出手赚钱时一定是赚大钱,靠量级取胜,成绩也不错。

价值投资者,例如巴菲特,要做大概率赢面的事情,P要大于50-60%以上,预期回报不错,通过长时间复利,做时间的朋友。

关注优秀公司的持续增长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价值投资的逻辑是便宜买好货,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是价格,以及公司本身的质地。

创业板当时动辄100多倍市盈率。若是150倍的市盈率,以150亿买入一家1亿利润的公司,必要回报要达到15%,意味着未来十年公司利润增长要到30-40亿。

一般而言,600亿市值的公司,估值若在15-20倍之间,可能有30-40亿的利润,这已经是非常大型的公司。现实中,十年内利润增长30-40倍的公司将是凤毛麟角的。

且不说,一家公司利润从1亿增长到30亿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即使公司实现30-40倍的利润增长,也可能只有15%的复合回报。显然,以这么贵的价格买入,犯错误的概率是极高的。

反观现在,市场低迷,宏观形式复杂,如果一家1亿利润的公司,只要花2-3亿就能买到,回报率自然是非常不错的。

价值投资也不用担心实现方式,不一定需等到牛市,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分红、回购、大股东增持,甚至可能是被举牌等,都可能让均值回归,获得投资回报。

价值投资关注优秀公司的持续价值,价值投资本身就是套利的过程。深度价值投资发现价值容易,套利过程非常艰苦。成长价值投资则相反,发现价值困难,实现起来难度相对较小。这类优秀的公司需要分析未来的成长性,它一直在快速增长,属于稀缺的标的。

牢记估值、选择优秀公司,感受周期、不预测市场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价值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估值,即使是优质的投资品种,若是买得太贵,回报率不够,就是失败的。

陪伴优秀公司。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比较大。

感受周期,就是大致知道市场处于春夏秋冬哪个时节,夏天时要为未来的冬天做准备,冬天时也要为夏天做战略准备,但是不能轻易预测市场,准确度很低。

战略上看多未来中国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

陈光明专户卖了80多亿!近2000富豪来抄底A股?

目前包括投资人在内,大部分人还沉浸在以前高增长时期。以前快速成长时,没有15%-20%的增长,看都不看。未来大家一定要习惯中速增长的环境。

未来仍是结构性机会居多,不会出现普遍性水涨船高的局面,很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压力依旧非常大。不过,随着很多没有竞争力的公司退出市场,优秀公司的市场份额会扩大。

只要挖掘出优秀的公司,理论上讲,在这个时点,具备合理的投资回报可以期待,不宜过度悲观。

问答环节: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目前是投资二级市场的战略期,政策底非常明确,但是之前的嘉宾说价值底还没有到,您认为是这样吗?

陈光明: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估值底也到了,但是业绩底应该还没有到,就是说,上市公司估值这个时候理论上应该不会受到太多冲击,但很多上市公司的EPS仍有可能下降,业绩底或仍需要时间等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