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带量采购只是“霜” 高估值才是“雪”

2018-12-13 06:56: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由带量采购带来的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带来了近期医药股的大跌,一些投资者对医药股中长期的投资逻辑也发生了改变。其实,从根本上说,医药股的基本面不会因为带量采购这一政策发生太大改变,医药股的中长期投资逻辑也没有实质性变化。医药股近期持续大跌的背后,如果说带量采购是“雪上加霜”,那么带量采购只是“霜”,真正的“雪”是医药股的高估值。

  经历过今年上半年的大幅上涨之后,医药股下半年以来基本上陷入调整或下跌之中。正如去年大涨的金融股今年陷入调整一样,今年上半年上涨的医药股下半年以来也处于调整状态之中,行业的内在发展逻辑其实没有根本性变化。以医药股而言,老龄化社会来临、消费升级、居民健康意识的觉醒等等,都是医药股投资的中长期逻辑,这个行业的中长期投资逻辑不会因为政策面而发生大的改变,带量采购只是改变医药行业的结构,而不是改变行业的趋势。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带量采购会逼迫仿制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没有创新能力的仿制药企业今后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药品降价利好老百姓(57.94 -0.96%,诊股)的医疗消费;对医药企业来说,虽然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但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仿制药企业销量会上升。毕竟老百姓的医疗消费不会减少,相反只会越来越多,但仿制药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会大幅上升,无论多么朝阳的产业,在度过了初始阶段的野蛮生产之后,行业集中度都会不断提升。在这样的阶段,行业的投资逻辑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个股的投资逻辑却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优势企业的估值会随着业绩的增长不断得到提升,没有创新能力的药企则会被淘汰出局,未来是漫长的估值挤泡沫之旅。

  研发能力再强的原研药企业,如果市场预期过高,估值高达七八十倍,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估值就会往下移。原因很简单,再好的药企,研发能力再强,二级市场的估值如果出现了明显泡沫,就不能算是好股票。好企业不等于好股票,这是二级市场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过,依然有很多投资者习惯于将好企业等同于好股票,在好企业和好股票之间,永远有一个投资性价比存在。

  这就好比去年银行、保险股等蓝筹股的火热,当估值溢价超过合理的投资性价比之后,估值就会下行,这是很自然的过程。至于原因,市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合情合理的解释,其实,本质上还是股票的高估值所致,没有那么多玄奥的道理可讲。如今的医药股,即便没有带量采购政策,也同样还会有其他的利空出现,让医药股挤出估值泡沫。在高估值面前,所谓的行业政策性利空都只是“霜”而已,真正的“雪”是高企的估值。

  这就给投资者一个启示:再有前途的行业和个股,都不能在市场一致性的狂欢中失去冷静,而何时撤退的核心依据就是企业的估值,当估值出现了明显泡沫,投资者也许会提前下车,但至少锁住了利润,避免了暴跌风险。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忍受与泡沫破灭前最后的狂欢失之交臂的苦楚,仅就这一点来说,可能大多数投资者都难以做到。因此,无论是当下火热的5G概念、新能源汽车概念等,市场出现一致性预期并非坏事,但投资者在享受狂欢的同时,一定要谨防估值泡沫的出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