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开通四周年累计净买入3561亿元
2018-11-17 19:03: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自2014年11月17日起,沪港通在11月17日运行年满四周年,成为互联互通市场的成交主力,期间借助沪股通的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合计3561亿元,贵州茅台(560.00 +0.05%,诊股)、中国平安(65.25 +0.23%,诊股)(76.95 -0.19%)和恒瑞医药(62.31 -2.99%,诊股)长期位居沪股通重仓股,并在本周作为成交活跃股,获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居前。另外,金融股板块本周再度获外资关注,其中龙头股中国平安加仓力度居首,银行股密集获加仓,而券商股被出货。
自开通以来,互联互通市场中南下资金净买入规模整体超过北上资金,分别达到8072亿港元和6157亿元,但双边净买入差额不断缩减。
尤其是在2016年深港通开通后完善了互通机制,以及今年A股相继纳入MSCI、富时等国际指数后,外资对A股兴趣加大,北上资金成交活跃度提升,今年以来成交额同比上年同期增长了八成,相比南下资金同比增长约17%。进一步来看,沪股通和深股通净买入分别达到3561亿元和2596亿元。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很高兴地看到沪深港通开通四年以来一直运作稳健,逐渐赢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成交额不断增长,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和投资选择。未来,香港交易所(228.40 -0.26%)还将与内地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沪深港通的服务。
从11月12日至16日最新一周成交情况来看,南北双向均维持净买入。其中,A股主要股指纷纷收涨背景下,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71亿元,环比上周有所提升,沪股通再度成为加仓主力,不过成交金额环比收窄;南下资金扭转了连续两周的净卖出,周内合计净买入14亿港元。
对应到A股各板块中,北上资金持股比例呈现齐升态势,沪市主板标的平均持股比例最高,而深市主板和中小板标的本周获迅速加仓。
当前外资也表示看好国内长期经济形势。
惠理副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苏俊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预计明年中见底。未来三至六个月将趁机吸纳包括内银、内险、能源等价值股,相信价值股将会在大市回稳后的第一轮升浪中跑出。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比较稳定,亦有利好因素支持。另外,截至10月底MSCI中国价值股指数历史市盈率接近十年以来低位,吸引力也随之升温。虽然A股估值或普遍高过港股,但优质的龙头股A股,估值和在港上市的中资股相差并不是太远,故A股或也呈现买入机会。
从持仓规模来看,自开通以来沪股通重仓标的比较稳定。
截至11月15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和恒瑞医药持仓规模分别居首,而北上资金持有上海机场(51.60 +2.38%,诊股)股份比例最高,最新达到28.58%,顾家家居(50.66 -2.39%,诊股)、欧普照明(29.21 +0.14%,诊股)持股比例也超过20%;相比,深股通重仓标的经常轮换,最新持有美的集团(42.00 +2.16%,诊股)、海康威视(28.80 +3.37%,诊股)和格力电器(38.59 +0.16%,诊股)市值规模最大,贝瑞基因(37.39 -1.19%,诊股)持股比例最高,达到15.59%不及上海机场,其次为大族激光(35.13 +5.09%,诊股)、美的集团和聚光科技(25.09 -2.03%,诊股)等,持股比例超过10%。
最近一周来看,北上资金继续大手笔净买入沪股通标的贵州茅台金额最大,达10亿元,最新持股比例7.61%,已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作为成交活跃股,北上资金对金融龙头股重点加仓,但内部分化。中国平安全周登榜成交活跃股,期间获净买入6.82亿元,另外,招商银行(28.48 +0.35%,诊股)(31.75 +0.32%)也获净买入5.5亿元;中信证券(17.58 +1.03%,诊股)(15.18 +1.74%)也五次登榜,但遭净卖出近5亿元,金额最大。
据证券时报统计,自上周五以来,中国太保(32.80 -0.49%,诊股)(30.65 +0.66%)以及北京银行(6.05 +0.33%,诊股)、交通银行(5.85 +0.00%,诊股)(5.96 +0.85%)均获加仓,金额超过6000万元;而除了中信证券外,华天证券、海通证券(9.95 +3.32%,诊股)(8.55 +2.40%)被遭大幅减持,券商股遭密集减持。
另外,北上资金从上周就迅速增持南方航空(7.11 -0.42%,诊股),本周继续快速加仓。虽然本周南方航空仅登榜一次成交活跃股,但据证券时报记者推算,自11月9日至15日南方航空累计获净买入超过5亿元,持股比例也从月初不足1%迅速增至3.79%,11月来公司股价涨幅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