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通证券追加30亿纾困资管计划投入

2018-11-05 00:11: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与10月22日中证协公布的210亿初始方案不同,由于部分券商追加出资,至11月2日,按中证协公告,系列资管计划全面启动,11家券商最终出资255亿,较此前方案增加了45亿。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了解到,海通证券(9.86 +2.92%,诊股)追加了30亿元,承诺出资总额达到50亿元,预计下周内完成出资。目前,海通证券已陆续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并与几大银行合作,开展专项纾困资金的募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自10月中旬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难题受到高层的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9日回应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提及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以及纾解股权质押困难。短短10余日内,已有上千亿(承诺)资金逐渐驰援A股,用于纾困股权质押难题,以及帮扶民企渡过难关。

  海通证券追加30亿自有资金

  10月31日,协会组织召开“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发起人会议,11家证券公司作为联合发起人,就255亿(部分公司在此前约定基础上追加了出资)出资规模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作为共同发起人发起行业系列资产管理计划。

  券商中国记者最新了解到,海通证券在此前承诺出资20亿元用于行业纾困计划的基础上,追加30亿元。也是就说,海通证券将总计出资50亿元设立资管计划,预计下周完成出资。目前来看,海通证券为自有资金出资最多的券商。以50亿元的自有资金,加上吸引银行、保险、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等资金,最终撬动的杠杆资金最多可达250亿元。

  目前,海通证券已陆续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并与几大银行合作,开展专项纾困资金的募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根据现有的合作意向预测,在保持一定的杠杆比例的前提下,纾困计划所需券商自身投入资金增加,公司在研究后决定追加30亿元用于母基金出资,以支持采用创新的方式,与更多的主体合作,对企业进行纾困,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据悉,海通证券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下发了通知指导、督促各地分支机构寻求与当地政府、金融办、国有企业、各大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纾困基金(资管计划),利用市场化手段缓解上市公司大股东流动性压力。

  子计划按出资主体设立,不做结构化安排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本次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统一名称为:“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系列之公司简称X号”。海通证券即将成立的资管计划也将以此形式命名。

  海通证券相关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海通证券将按照出资主体设立不同的子计划。“根据与我们合作的出资主体,比如地方政府或企业,设立不同的子计划。由海通的资管子公司或私募基金子公司担任管理人或投资顾问。”该负责人介绍。

  上述负责人称,海通证券出资设立的资管计划将以市场化形式运作,面向全市场挑选项目,而非仅仅关注公司自有的股权质押项目。挑选标的是短期出现流动性困难,但仍然可以持续经营的公司。合作地区主要是上市公司密集的地区,例如广东、福建、浙江等。

  他还透露,产品会灵活创新,比如借助期权等方式锁定风险,约定未来股票上涨的收益等。

  此外,他告诉记者,该资管计划为平层,不做结构化安排。产品只设同一份额,每一份额均享有同等权益、承担同等风险。母计划与社会资金享有同等权益,承担同等风险。

  海通证券近期已与汕头国资、宜华集团共同出资设立50亿规模的共济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汕头本地上市企业纾解股权质押困难。此外,海通证券与其他各地合作的纾困计划都在落实之中,有些合作伙伴已报上级单位批复。

  已有两家券商率先完成出资

  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证券业协会联合多家券商召开专项会议,决定成立“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

  此后,参与出资券商迅速行动起来。目前各证券公司已分别启动系列资管计划设立工作,有部分系列资管计划已提交基金业协会备案。

  公开信息显示,国信、天风两家券商已经率先完成出资。

  国信证券(9.07 +1.11%,诊股)金太阳(16.20 +3.65%,诊股)微刊官宣称,11月2日,国信证券和国信期货共同出资20亿认购“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系列之国信证券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专项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支持具备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持续健康发展。

  国信证券成立了“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领导小组,由总裁担任组长,成员为各相关部门分管副总裁;投资银行事业部、融资融券部、资产管理总部分别成立了工作小组,同时风险管理总部、合规管理总部、资金运营部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募集资金将用于受让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相关股票或债权,即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包括可交债、可转债、纾困专项公司债券)、股票质押式回购项目债权,向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流动性支持,达到解决股质困境的目的。

  此外,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告显示,11月2日,首只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完成备案。备案材料显示,首只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为天风证券(6.69 +10.03%,诊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天风证券纾困共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设立规模10.5亿元,主要投向股票质押等资产。根据“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的备案绿色通道机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符合备案标准的前提下,于1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出具备案确认函。

  纾困资金已达上千亿

  从10月中旬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难题开始受到高层关注并屡屡表态,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9日发声后,短短十几日内,已有上千亿(承诺)资金逐渐驰援A股,用于纾困股权质押难题,以及帮扶民企渡过难关。

  除了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撬动千亿资金外,10月22日,央行决定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22日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同日,央行称将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26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出席国务院政策理性吹风会时对上述工具进行详细解读,初步估算规模达1600亿元。

  29日,就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允许险资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10天后,保险行业首只参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专项产品成立,目标规模为200亿元。这只产品由中国人寿(22.67 +3.66%,诊股)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名为“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产品”,产品已由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完成登记,募集工作开展后,险资、社保、资管产品等即可进行投资该产品。

  另外,各地国资纷纷出手参与,比如,深圳国资上百亿真金白银设立专项资金;浙江省新兴动力(债转股)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目标规模100亿元;成都上市公司帮扶基金100亿元;广州、顺德、东莞等多地都火速驰援A股。

  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中指出,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