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卢安平:现在买A股赔率5:1

2018-11-05 00:10: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投资界,鹏扬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卢安平是位管理大资金的投资专家,此前曾在社保基金、平安集团、平安人寿保险担任投资要职。

  在今天(11月3日)举办的第二届钱塘江论坛上,卢安平发表了自己对于目前市场的最新看法。记者先分享他给出的几个结论:

  1、A股:现在买入A股大概是5:1的赔率,向下最多10%vs向上50%

  2、中国债券:短周期还可能会涨,长期配置价值中性

  3、美股:估值水平将逐级降低,未来几年收益将很低

  此外,他还强调资产配置的方法,要做长期的价值中枢判断,不要去做短期价格波动的判断,否则难以获得长期比较高的回报。“频繁地去判断、做择时会损毁长期回报的。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投资要去承担短期的风险,因为这个资产类别的长期特性是,承担这个短期风险是会给你长期回报的。频繁地去做判断、回避这个短期风险,其实是脱离了这个资产类别变成了现金资产,期望回报将大幅降低。”

  以下为卢安平演讲的主要内容,记者结合随后其受访内容整理分享给大家。

  今天的主题是在各种环境下的大类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看长期判断,胜率90%以上

  首先“资产配置”这四个字的含义,在不同的机构、或者对不同性质的资金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区别是,期限。

  像养老金、捐赠基金、寿险资金这种长期资金而言,资产配置一般是指,基于未来三年到五年的甚至更长时期的、大周期的、长时间的配置。而对于像基金公司,或者是私募,大家普遍指的是未来三个月会怎么样?

  基本上这个期限上的差别,就是三个月对三年。而三个月的这种配置的概念,往往就涉及到对未来短期价格走势的一个判断,对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外围市场等等各种因子,建立分析框架和模型,去分析判断市场短期的走势,这实际上是market timing(时机选择)。

  而基于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这种大资金的资产配置,实际上他不去判断市场的短期价格走势,他要判断的是什么呢?是未来几年这类资产的价值中枢在什么地方?均值在什么地方?利用均值回归,资本市场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来利用市场的价格波动。因为市场的价格最终会向均值回归,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波动来获取超额回报。这两个东西有很大的区别。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大型的、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有一句常识性的话叫做“世界上没有人能做market timing”,即世界上没有人能做短期的时机选择。

  实际上,做短期的时机选择,包括对一年期时间长度内资本市场的走势判断,我看下来,一般的胜率也就在在50%左右,极好的能够到60%左右。前段时间有一个微信上的文章比较损,把去年年底卖方首席策略是对今年的股票市场走势判断翻出来,错的多对的少。但其实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很正常。做短期判断,包括一年(我们把1年也称作短期),50%的胜率是一个正常现象。而做配置上的长期判断,我们说胜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大型资金的长期资产配置,就像全国社保基金,为什么资产配置能做的这么好?那是因为他不去判断短期的市场走势,只去判断长期市场的价值中枢,这个胜率能达到90%以上。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我们要去找一个低一点的跨栏去跨,不要找一个很高难度的跨栏去跨。

  第二个是对风险的理解。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波动性不是风险”,永久性的损失才是风险。你买了股票跌了10%,这不是风险;跌了10%割肉走了,产生永久损失这才是风险。如果你持有不动,后面就涨回来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波动。投风险资产必须要去承受这个短期的波动,才能获取风险溢价。大型的资金基本上入市和撤离往往都是左侧交易,买的时候就有短期可能下跌10%的心理准备,那是为了后面获取比较高的长期回报,这是我们讲的资产配置的概念。

  美股未来几年的收益很低

  美国股票市场100多年来,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估值大概在16倍左右。

但是过去20年,他的平均估值大幅度上升,到了20多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过去十几年来,利率水平史无前例地降低到接近零利率,利率水平的下降带来股市估值水平的上升。

  但是过去20年,他的平均估值大幅度上升,到了20多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过去十几年来,利率水平史无前例地降低到接近零利率,利率水平的下降带来股市估值水平的上升。

  过去200多年,美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虽然平均值在6%左右,但其实波动性非常大。低的时候1.3%(2016年),高的时候15%(1981年)。

所以拉长了看,实际上利率的投资也不是一个低波动地资产类别。

  所以拉长了看,实际上利率的投资也不是一个低波动地资产类别。

  我同意刚才沈明高总讲的,大概率下,未来二三十年,美国长期利率进入了一个上升周期。过去200多年来,美国长期利率前面只经历了三次大的上升周期,一次是1820年至1830年,一次1899年到到1920,再一次是1945年到1981年。这一次从2016年的1.3%开始,后面可能高点到6%或者10%?我们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螺旋式上升高点到5%、6%,这是非常可能的。

那么在这样一个利率长周期往上的走势下,美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会下降。过去2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估值水平上升到了平均23倍,未来十到二十年,标普500指数的估值水平可能要向100年来的16倍的均值水平迈进,这是个螺旋式迈进的过程。

  那么在这样一个利率长周期往上的走势下,美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会下降。过去2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估值水平上升到了平均23倍,未来十到二十年,标普500指数的估值水平可能要向100年来的16倍的均值水平迈进,这是个螺旋式迈进的过程。

  中国长期利率均值可能变化

  至于中国,这是我们十年期国债利率走势,我们债券市场的时间很短,就十几年,但是非常有规律。大概3.6%、3.7%的一个水平线,就是我们国家的长期利率的一个均值。这简直非常完美、控制得非常好,完全是一个水平线。

但是我觉得未来应该会变化,难以继续这么完美地保持一个水平线的均值。是往上还是往下?通常认为我们的长期利率水平未来的均值应该是往下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不一定,往上的可能性也不小。原因很多,时间关系我今天没法展开讲,这个是我们所有资产的定价中枢,非常重要。

  但是我觉得未来应该会变化,难以继续这么完美地保持一个水平线的均值。是往上还是往下?通常认为我们的长期利率水平未来的均值应该是往下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不一定,往上的可能性也不小。原因很多,时间关系我今天没法展开讲,这个是我们所有资产的定价中枢,非常重要。

  现在买入A股大概是5:1的赔率

  向下最多10%vs向上50%

  那么我们A股未来几年的估值中枢应该往什么方向走?这个和利率水平是相关的。过去只有3.7%的利率,其实是比较低的,我们股市的估值水平很高。我们沪深300过去平均是40倍,现在掉到了10倍;创业板指数从过去的六七十倍,2015年最高到100倍,现在掉到了30多倍。

我觉得中证800未来的长期均值大概应该在15倍左右,现在是12倍。那么光是估值回到均值,市场就应该上涨30%。但是创业板指数现在30多倍,创业板综合指数40多倍,估值的往下螺旋式回归还没有完成,看明年能不能够到底。

  我觉得中证800未来的长期均值大概应该在15倍左右,现在是12倍。那么光是估值回到均值,市场就应该上涨30%。但是创业板指数现在30多倍,创业板综合指数40多倍,估值的往下螺旋式回归还没有完成,看明年能不能够到底。

  总体来说,中小盘的估值还比较高,估值回归到合理还没有结束,但毕竟它的市值占比不大,市值的主体还在中证800上,而中证800的估值已经是比较低了。

  所以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我对未来股和债的综合判断是,A股大概是5:1的赔率,就是现在买入股票,向下的下跌空间大概是5%,极端情况下到10%,但是上行的空间至少是30%到50%。就是向上是向下的5倍。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随后卢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赔率5:1并不是说所有上市公司的赔率5:1,现在全市场指数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现在有1178家公司市值30亿以下,这里面很多公司市值可能还会大幅下滑。所以将来还是要投资于高质量股票。

  频繁做择时不可能得到长期高回报

  随后,有现场观众进一步追问,如果不做择时,投资机构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回报可以得到保证吗?

  卢安平表示,所说的尽量减少择时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基于长期获得高回报的角度来讲。如果只想获得比较低的回报,比如年均10%的回报,可以去做短期判断,可以通过仓位的调整去控制短期的回撤和下行的风险。

  而真正要获得一个长期比较高的股票投资回报,就不能去择时。你频繁地去判断、做择时会损毁长期回报的。你要去承担短期的风险,因为这个资产类别有长期特性,承担这个风险是会给你回报的,你频繁地去做判断、回避这个风险,其实是脱离了这个资产类别。过去我们在社保、平安管的资金量也不少,几百亿起,长期累计下来,我们在A股的年平均回报达到30%以上,就是没有做任何择时,而只是在市场极端低迷和极端狂热的时候做做逆向的资产配置操作。

  我觉得如果你频繁地离开了这个市场,你做过多的短期、小的判断,你的回报一定降低很多。其实股票市场的涨幅,一年250个交易日,其中最大涨幅的那几天,就占了总涨幅的一大半。如果经常择时从股票变为现金,很容易错过这几天,你全年的回报就下来了。

  总之,尽量少做短的、小的判断,而要去做基于基本面的大的判断,做价值的判断,不要去做短期价格波动的判断。

  卢安平简介:

  2001至2013年:历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资产配置处长、风险管理处长。其中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社保基金境内二级市场股票组合的年均复合回报为33%,境内二级市场固收组合的年均回报为8%。

  2013至2017年:历任平安集团委托与绩效评估部总经理、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投资部总经理。据悉,其在平安保险期间,管理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期间2014年至2017年,平安寿险的境内二级市场股票组合年均复合回报为30%,境内二级市场固收组合年均回报为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