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市场机构积极发声:A股估值优势明显

2018-10-14 03:04: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12日,A股市场探底回升,主要指数全部收红。受外围市场继续大跌影响,上证指数当天开盘后,一度下跌超过40余点,此后,市场情绪逐渐回稳,各指数迅速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重新站上2600点,收于2606点,上涨23点;深成指收于7558点,上涨34点。

  此前一天,同样受隔夜美股市场大跌影响,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探,上证指数当日跌幅超过5%,跌停个股数量较多,市场信心一度严重受挫。

  在A股市场大幅下跌之后,众多市场机构发布相关研究报告,看好当前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呼吁投资者理性对待。有机构表示,受欧美市场全线下跌影响,A股盘中点位创今年以来新低。但总体而言,前期A股的连续下跌已经释放了大部分风险,当前市场估值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因此维持对市场走势谨慎乐观的观点,配置上以逆周期、低估值等相对稳健的行业或子板块为主。

  受外围因素拖累

  外围市场的大幅下跌,是拖累近日A股市场下挫的主要因素。

  10月10日,由于科技股大幅下挫和市场对利率迅速上升的担忧,令华尔街股市遭遇数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当天,道琼工业指数下挫820点,英特尔和微软各跌逾3.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4%;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下跌3.3%。其中,标普500指数走出连续5天的跌势,为自2016年11月以来最长的一次下跌,并跌至50日和100日移动均线之下。

  实际上,从9月底以来,全球金融市场进入新一轮的风险释放阶段,美债收益率飙升,新兴市场货币急贬,全球股市普遍下跌,风险偏好全面下降。

  对此,中银证券策略研究认为,美股调整源自估值偏高、利率攀升、经济前景预期恶化等因素。从估值来看,不论是PE(TTM)还是席勒PE,均显示美股目前主要估值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中期有回调的压力。从利率来看,美联储加息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3.2%,未来或冲击3.5%,对于股市形成负面抑制。从盈利来看,美国通胀连续处于目标水平之上、失业率处于历史底部,经济过热的担忧开始蔓延,长短端利率倒挂也暗示衰退的可能性,经济前景预期恶化打压盈利预期。

  在全球市场弱势且美股暴跌的情况下,A股很难独善其身。本来情绪面脆弱的A股,在本周四出现了集中调整,各指数下跌明显。

  市场机构认为,A股调整主要源自外围市场普跌带来的短期冲击。尤其是此前A股处于底部区域,情绪较为脆弱,未能抵御外围市场的大幅冲击。因此在本周四,A股出现放量下跌,三大股指跌幅都在5%以上,显示市场情绪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前海开源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美国股市的大跌会拖累欧洲股市以及亚太股市的走势,这是难免的。目前A股短期之内受到外围市场下跌的冲击,肯定会出现下跌。但是下跌之后,市场的恐慌情绪释放,会吸引一部分抄底资金入场,从而可能会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交银基金研究指出,美股的本次调整提示全球经济周期已经步入最后的过热阶段,流动性环境将由紧转松,典型的过热周期将出现大宗商品领涨大类资产、新兴市场跑赢发达国家且债券与风险资产同涨的资产组合。该研究表示,参考2006年7月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至2007年12月美股见顶期间,以A股和港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资产进入加速上涨阶段,建议把握2018年年内的机会,抓住亚洲股市在美股逆风中的修复行情。

  市场机构看好未来

  实际上,不管从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流动性情况以及市场的估值优势看,当前A股的投资价值值得重视。

  从经济基本面看,尽管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变”,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但整体上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当前中国经济韧性总体较强,已连续12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就业形势较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

  市场机构认为,今年以来,由于外围市场不确定性、信用风险事件频现等因素,导致投资者信心低迷,市场表现不佳。但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各项指标依然表现较好,特别是近期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公布,稳定了市场各方预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加速,A股相对较低的估值优势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未来市场行情值得期待。

  中银证券策略研究表示,虽然短期因素致使市场走弱,但是中期的变量趋好程度或好于市场预期,中期走势不必过分担忧。近期有关方面不断强调,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不会转向,税费改革的让利已经在路上,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中国都将继续坚持开放,进一步的改革政策在四季度或将集中颁布。基于此,该研究指出,虽然市场悲观,但客观世界是在变好的,市场将逐步跟上这一变化,四季度后市走势不必过度悲观。

  中信证券(15.21 +0.26%,诊股)研究认为,A股的基本面并无变化,而全球共振和受迫性卖出导致A股明显超跌。该研究表示,无论是基于稳定市场预期还是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政策都会积极而及时应对,防止受迫性卖出出现连锁反应。在这之后,市场的超跌背后才是真正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速,外资从年初至今持续净流入。外汇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际收支中证券投资差额由去年的逆差转为顺差。这意味着外资在不断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对此,外资机构也对A股市场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惠理基金表示,横向比较而言,A股估值较低,且中国经济的整体稳定性强于其他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目前A股整体的风险溢价率已经处于较高位置,与国内其他大类资产相比,性价比也具有较强吸引力。A股里面不少企业能提供的现金流回报率,从目前来看非常有吸引力。

  何时将迎来转机

  本周五,A股市场收红,投资者情绪有所修复,这是否意味着市场“不破不立”后转机的到来?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与全球股市估值相比,A股基本面依然稳健。因此美股大跌对A股只是短期影响,对于公募基金等长线配置资金来说,短期A股市场的振荡调整是非常好的配置机会。在A股完成探底之后,不排除四季度A股出现一定幅度的技术性反弹。随着经济下滑压力在今年四季度末或明年一季度缓解,之后可能会迎来市场拐点,当然市场的拐点还需等待实体经济数据和政策预期的进一步确认。

  招商基金研究认为,A股市场风险持续释放,估值经过连续大幅下跌之后更具吸引力,杀估值过程或已接近尾声。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底在确认,央行降准及财政部的积极表态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预计后续仍将继续出台其他积极政策。该研究表示,但当前压制A股市场的因素未来或仍有反复,更明确趋势需要看到美国经济见顶或国内经济见底,在此之前仍需关注结构性机会,包括盈利向好、股息率较高、估值合理的标的。

  长城证券(-- --,诊股)分析师汪毅表示,短期保持谨慎,中期相对不悲观,对应中期筑底很难一蹴而就。短期看,如果没有新的刺激因素,市场是难以有明显反弹的,关注近两天是否出现积极信号。目前市场向下的基本面支撑不够强,市场普遍担心美股下跌对A股的共振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但从中期来看,市场底部特征越发明显,政策底也在持续显现,当前点位对长线资金来说已具投资价值,调整过后的估值修复行情仍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