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看操纵合并范围的财务表现和结果

2018-09-30 22:59:39 信息来源:基本面力场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发布的会计报表,都会包括两套不同口径的报表,分别为母公司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其中,母公司会计报表就是以上市公司本身这一个法人,作为财务数据列报的主体;合并会计报表则是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视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借此来更清晰、明确地反映母公司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和承担的全部负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编制的报表。

合并报表并非是将母公司财务数据和子公司财务数据简单加合,必须要考虑到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各种经济业务,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数据时,须将这些内部交易和往来事项予以抵消。合并财务报表发端于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也即大家简称为“大摩”的国际顶级金融机构,该公司在1901年自愿将其控股的美国钢铁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计入到摩根大通的会计报表当中;此后随着会计核算规则的逐步完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也逐渐成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强制性要求。

对于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而言,旗下子公司存在的情形会很多,比如有100%全资的子公司,也有持股51%以上、未达100%的控股子公司,也会有持股比例更低的参股子公司。在这些众多的子公司当中,符合一定标准的就会被纳入到合并范围,相应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就会连同母公司财务数据,最终形成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一部分;而不符合相应标准的子公司,就不会被纳入到合并范围当中。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第七条还补充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力场君个人认为,从实际经济角度考虑,纳入到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大体可以看做是“大概率”由母公司“负责到底”,被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与母公司是“亲密的一家人”;而未被纳入到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关系就略显疏远了些。

同时,力场君个人总结,在实际操作当中,持股比例构成了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50%即成为一条界限:通常情况,超过50%的持股比例就视同为“控制”、继而纳入合并范围,持股比例未达到或刚好50%的子公司,则通常不会被纳入合并范围。

上面这段文字描述中,大量用到了“大体”、“可以”、“ 通常”这类模糊的形容词,可见合并范围的划分并不是依据单一简单标准就能“一刀切”的,这主要就源自于前文所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二章第七条的规定,为部分公司通过人为操纵子公司合并范围的设置,来达到调节财务数据的目的。

尽管此类型的财务操纵案例很不常见,但每一个都堪称经典,今天力场君先为大家带来一个对子公司持股比例很低、却纳入了合并范围的案例——乐视网(3.91 -4.17%,诊股)。乐视网自2017年全线垮塌,当初看似绚烂的生态概率沦为行将破碎的泡沫,但这与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无关,力场君只关注于财务分析这个细分领域。

让我们把视角会看到崩盘前的乐视网。乐视网在2014年到2016年利润表中列示的“归属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3.64亿、5.73亿和5.55亿,这也是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的计算基础,看似是很不错的;但是与此同时,合并净利润却显得非常不和谐,这三个年度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1.29亿、2.17亿和-2.22亿,较“归属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差了很多,2016年还竟然是大额亏损的。

在合并净利润和“归属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这两个数据当中,最显突兀的就是“少数股东损益”这个科目,2014年到2016年的数据分别为-2.35亿元、-3.56亿元和-7.77亿元,均是数额惊人的亏损。

从乐视网案,看操纵合并范围的财务表现和结果

所谓“少数股东损益”,直接指向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非全资子公司。此类公司由于“纳入到合并范围”,因此子公司的净利润全部计入到了合并净利润当中;但是考虑到母公司实际上只拥有部分股权、实际之承担持股比例范围的利润和亏损,因此由子公司其他股东承担的利润或亏损,就会体现到“少数股东损益”,并从合并净利润中剔除、最后形成“归属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乐视网2014年到2016年的“少数股东损益”巨额亏损,就指向了该公司“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非全资子公司”出现了数额惊人的亏损,进而深入探究乐视网的亏损源子公司,则能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案例。

根据乐视网发布的2016年年报第27页披露的“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显示,其中总共列示了6家子公司,其中亏损金额最大的是“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2016年度亏损金额高达7.37亿元。

从乐视网案,看操纵合并范围的财务表现和结果

根据公开资料,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由乐视网、乐视控股和乐荣控股(实际投资人为贾跃芳和贾跃亭)出资组建,乐视网对其持股比例仅为30%;但是通过董事会席位的设置,乐视网控制了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半数以上的董事会表决权,由此形成“控制”关系,并成功地将其纳入到乐视网的合并范围。事实上,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是乐视网旗下唯一一家持股比例低于51%,却又被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

核心问题是,乐视网为什么要这样做?

据媒体报道,乐视电子商务原本就是乐视旗下的电商部门,后分离出来单独设立成法人机构,但实际承担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在为乐视网的产品销售,属于“乐视生态”中重要的终端渠道。也即,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原本是上市公司体系内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将产生巨大费用支出和巨额亏损的部门;在乐视的操盘之下,通过仅持有少数股权的形式,将这家亏损大户剥离出乐视网的利润体系之外。

从具体财务数据来看,尽管在2016年形成了7.37亿元巨额亏损,但是乐视电子商务的的销售收入金额则高达48.99亿元;乐视网2016年合并口径下销售收入总共为219.51亿元,也即不考虑合并抵消的因素,乐视电子商务的收入贡献占比高达20%以上。

至此,乐视网将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这家持股比例仅为30%的子公司,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目的,就非常清晰了:既需要乐视电子商务近50亿元的销售收入来充实乐视网的合并收入,又不愿意承担过高的经营亏损。

通过操纵董事会席位的方式,将持股比例很低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这正是乐视网操纵合并范围案例的精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