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市公司节假日公告“故事”多

2018-09-30 22:58:36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节假日期间坏消息可能就跑得慢一些,或者跑着跑着就没人关注,最后干脆跑没了。

节假日越临近越吸引人们有限的注意力,所以此时公司发布一些较为敏感的公告就不容易引起市场关注,从而暗度陈仓尽量减少对公司的影响。笔者曾经在节假日之前,守候有“故事”的公司公告至深夜,但即便有媒体进行了报道,经过几天长假之后也基本烟消云散。

市场注意力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每家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公司在做市值管理,都希望放大有利的事情,缩小负面影响。

节假日天然吸引着普通人的注意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投资人。假期越长,大家对于假期的注意力倾注更甚,各种日程安排就更加丰富,也就更容易忽略上市公司的公告。其实,即便不是春节、国庆这样的长假,公司如果选择在周五晚间发布公告,或许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借助周末两天时间,尽量淡化公告内容对公司的影响。

一般而言,公司需要在两个交易日内披露应当披露的重大事项,对于披露时间没有较多的选择。但是,一些非常规的事件如果向不好的方向进展,比如股权等各种纠纷,前期重要合作框架协议等,公司存在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选择披露时间。

常见的情况比如,公司生产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近期已经处理完毕,那么选择在节假日前几天披露,可能尽量减弱投资者对该事件的关注度,毕竟许多投资人已经在忙于计划旅行,或者提前开始假期已在途中。

不仅是投资人,包括监管部门、市场机构和新闻媒体,大家的工作气氛难免有着节假日将至的喜庆感受,“站好最后一班岗”可能已经算是上佳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许多媒体的官网等端口几乎都没有新闻更新,所以少数聪明的媒体会在此时拼命加班,做即时新闻、深度新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新闻永远是易碎品,具极短的保鲜周期属性,很容易被新的新闻覆盖掉。常常有陷于舆论漩涡的个人或者公司,似乎进入了无法抽身的绝境,但随着另一则更加耸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就迅速淡出大众视野成功脱身。以此类推,一旦连续几天节假日下来,新闻热点都来了几波了,没有人会记得早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一家公司公告的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的故事内容。

节假日是注意力选择的一种考量因素,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通常有1个月期限,年报则有4个月,选择早披露还是晚披露也体现了公司的小心思。君不见每年抢先披露年报公告的上市公司,通常都是业绩彪炳一片形势大好,然后各种新闻报道冠以“首家”披露年报某公司业绩如何如何增长。这其实有相当的迷惑性,笔者曾经仔细查阅一家某年首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尽管净利润同比大涨,但与IPO上市首年业绩基本持平。公司在上市几年后业绩出现腰斩,只不过最近两年业绩大增,骗得许多新闻报道如获至宝对公司多有溢美之词。

常言坏消息跑得快,那么节假日期间坏消息可能就跑得慢一些,或者跑着跑着就没人关注,最后干脆跑没了。当然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少数公司在准备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短期内不希望市场关注公司导致股价上涨,所以选择在注意力较弱的节假日之前,低调发布一些有利的公告。总而言之,别人休息、休假之际,我们不妨多做一些投资功课,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回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