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银行理财与股市究竟隔着几层纸?

2018-09-23 05:47: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现在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不保底不刚兑,即使它不买股票而投资其它领域一样有很大的风险,况且其它哪些领域现在的理论潜在收益率比股市高?房地产高位滞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问题重重……

  ■本报记者 刘柯

  现在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不保底不刚兑,即使它不买股票而投资其它领域一样有很大的风险,况且其它哪些领域现在的理论潜在收益率比股市高?房地产高位滞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问题重重……

  股市要涨起来,后继资金的推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比起“远水难解近渴”的各路外资,国内资金更有想像力。在这些资金里,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又是最受关注的。

  日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对资管产品开户要求按照近期的监管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的实质约束和申请开立中的便利化措施进行了安排,投资范围确定为:仅用于参与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许可的投资范围,资金投向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比之前“在贵公司开立的银行理财产品证券账户仅限于参与证券交易所标准化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优先股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的表述,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放宽,直接入市投资股票已经没有任何政策障碍。

  当然,这是不是就是说30万亿的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呢?也不一定。中登公司随后紧急澄清说,新修订业务指南不涉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调整。看来银行理财与股市还隔着几层纸。

  那么,大家为什么对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这么看重呢?理财产品与银行定存不同,属于风险略高收益率也略高的品种。目前各家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不超过2%,但一年期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接近5%,信托类或者私人银行的产品基本上超过了5%。此前银行是怎么运作理财产品呢?靠表内的正规贷款业务来做理财产品是不现实的,息差没那么大要亏本,于是做表外,把理财产品的钱转手给信托或其它第三方机构,从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甚至民间借贷这些高风险高收益领域赚取利差。虽然这些都是比较灰色的领域,但由于银行有品牌信用背书,规模越做越大,现在已接近30万亿元。要知道,截止今年8月,代表了社会可投资资金规模的M1才不足54万亿元!

  理财产品与股市的关系也是一波三折。最早理财产品大规模入市是为了打新股,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甚至名称都有“打新”字样;此后,理财产品通过信托进入股市,典型就是券商伞形信托,就是加杠杆产品;在上述情况被整顿以后,理财产品资金从股市撤出,大量进入房地产短期借款、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以上种种,都没有理财产品资金直接投资股票的情况,都是打擦边球和层层嵌套。而现在,信托类和渠道转手类已经被严格监管限制,理财产品如果只做权益类很难达到5%左右的收益,怎么办?

  市场一度憧憬理财产品直接入市,但实际上并不现实,暂且不论中登公司此次修订政策是不是针对股市,理财产品再怎么喜好高风险,也未必能经受A股的折磨,否则这些投资者为什么不买基金要买理财?况且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责任人是银行,而银行在股票投资上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即便要投资股票,也是转手给基金代劳。不仅仅是银行,现在连中国平安(67.49 +4.15%,诊股)这样曾经在A股呼风唤雨的机构都将股票投资委外给基金,何况银行?

  那么,这30万亿的理财产品能不能进股市?会不会进股市?此前,理财产品曾经通过伞形信托的形式层层嵌套入市,就是借钱给投资者加杠杆买股票。现在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操作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理财产品可不可以借鉴中国平安的模式,打包委外给基金做量化交易呢?从政策角度看,这是没有被禁止的,而且收益率比较稳定,风险也不大,基金再拆包入市,从公募基金的监管现状看,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风险,一举两得。否则,现在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不保底不刚兑,即使它不买股票而投资其它领域一样有很大的风险,况且其它哪些领域现在的理论潜在收益率比股市高?房地产高位滞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问题重重……所以说,一部分风险喜好高的理财产品肯定会想方设法地进入高收益市场,反正都有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