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外教育板块“大地震” 观望情绪浓厚

2018-08-19 19:07: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送审稿”新增内容几乎把所有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彻底打破了。但最终影响民办教育公司的盈利水平的,还是它们在教学、招生、教务方面的管理能力,这将会对一家教育公司的品牌和口碑塑造,以及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报入有很密切的联系。

  本周,港股市场教育板块全线暴跌,Wind香港教育指数(887671)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29.02%。其中,睿见教育、天立教育跌幅居前,与此同时,美股教育板块的海亮教育和博实乐也未能幸免。据了解,海外教育板块此番下跌的直接原因是8月10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下称送审稿)》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而在各条款中,第十二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尤被市场关注。

  就此,《红周刊》采访到了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教培行业观察人士朱宇(ID:小狼)、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磊以及温莎资本首席研究员熊琦。这些职业投资人的观点泾渭分明。朱宇对记者表示,既然称之为“民办教育促进法”,一定是希望教育行业能够欣欣向荣,因此,只要市场化的教育行业没有被消灭掉,未来的盈利能力就不会存在问题,下跌反而会是投资者甄选个股的好时机。同时,张可兴和熊琦则相对谨慎:“在最终政策落地之前,投资者还是少碰教育板块为宜。”

“送审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

  《红周刊》:8月13日,香港教育板块全线暴跌,Wind数据显示,教育指数(887671)当日平均跌幅高达27.76%,股价表现至今未有起色。您怎么看香港教育板块“地震”?

  张可兴:就拿“送审稿”新增的一条内容来说,非营利学校以往是可以通过一些服务费、加盟费等形式把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主体,以此实现上市公司主体的盈利,非营利学校也可以借此手段继续保持其“非营利”的运作方式。现在“送审稿”明确规定“集团化办学不得控制非营利学校”,如果“送审稿”最终能够过审,也就把这样一条上市公司盈利的路径给堵死了。

  除了“送审稿”造成投资者信心的崩塌外,教育板块经过连续两年的上涨,本身的估值也不便宜了。而且,香港作为国内外市场的沟通桥梁,在当前整个国际环境比较动荡的背景下,市场情绪也比较敏感。例如,舜宇光学科技、阅文集团等很多股票在业绩公布后,股价立刻出现闪崩。所以教育板块的此次下跌也可以看作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红周刊》:有券商认为,目前条例改动只是送审稿,需要一段时间来定稿落实,因此近两年上市民办教育学校将会加快并购步伐,短期业绩不受影响,但未来会面临业绩增速断崖式下滑(利润增速下滑40%以上)。各位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磊:我觉得市场不应该过度悲观。首先,如何定义“集团化办学”?如何定义“协议控制”?这些条例本身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也看到了集团化办学本身对于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规模化办学可以进一步规范、优化并提升教育品质。我相信立法的初衷并非是要对此类集团化办学进行限制,只要合法经营,一些集团化的民办学校依然可以得到政策的鼓励与支持。目前“送审稿”中的很多细节还没有最终敲定,对于哪些类型的集团化办学在政策的限制之列,我们还是要等待具体条款进一步落实之后才能下定论。从教育行业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教育产业化与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只不过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对于整个行业的监管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朱宇:虽然当前全国多地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未来4-5年,我们还是会面临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窘境。如果政策对于私立教育采取过于严格的监管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降低市场对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不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或许“送审稿”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起着试探市场风向的作用。

教育板块估值仍不低

  《红周刊》:在各位看来,现在是否是逆向投资者“入场拾金”的好时机?

  朱宇:从之前的国家政策来看,从根本上扼杀一个行业,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并不大。往往最终可以出现一个更好的方案,既能够很好地实现国家对行业调控,也能够使得整个行业良性发展。所以,既然我们将该法案称为“民办教育促进法”,一定是希望教育行业能够欣欣向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只要市场化的教育行业没有被消灭掉,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会存在问题,下跌反而会是投资者甄选个股的好时机。

  我认为,最终影响民办教育公司的盈利水平的,还是它们在教学、招生、教务方面的管理能力,这将会对一家教育公司的品牌和口碑塑造,以及是否会有更多的学生报入有很密切的联系。

  熊琦:毋庸置疑,“送审稿”对于教育板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的新增内容几乎把所有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彻底打破了。由于“送审稿”规定“集团化办学不得控制非营利学校”,而现行政策又明确规定K9(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进行营利性办学,所以例如睿见教育、天立教育、枫叶教育等K12(基础教育)企业只能将K9阶段业务移至上市公司体外以维持其“非营利性”,再把原来的高中阶段转变为营利性办学。换言之,K12教育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业务都不允许营利,这部分“慈善”业务也就没有办法给予估值,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至少要下降一半以上。这也是“送审稿”一经发布,枫叶教育、天立教育、睿见教育等K12教育公司股价在一个交易日之内就近乎“腰斩”的原因。

  因此,我谨慎地认为,在最终政策落地之前,投资者还是少碰教育板块为宜。

  张可兴:当前教育板块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政策。可以看到,一方面香港市场教育板块的净利润率非常高;另一方面国内的民营办学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这些民办学校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又享受本属于非营利性机构的税收优惠乃至全额免税,还要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上放大财富,这不得不让监管部门有所警醒。单纯从商业规律的角度,在没有税负的情况下,一个行业维持如此高的净利润率水平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从“送审稿”的新增内容来看,如果并购受到限制,K9阶段的外延性扩展速度会大大减缓,上市公司只能依靠其内生增长——学生数量增加和学费增长,由此带来的业绩增速一定会下降,这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我之前说过,教育板块下跌在于公司本身的估值就不便宜,即使出现了下跌,我认为当前的教育板块也不能算是很具有性价比的标的。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不会以特别高的比例配置教育板块,而会以很低的比例进行战略性建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