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证券业是严冬继续还是机遇在前

2018-08-08 06:28: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何形容眼下的证券行业,怕是每位从业者都有自己的五味杂陈,正在经历寒冬?正在酝酿机会?35万从业者到底在经历怎样的证券业?

  中国证券业协会今日出版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8)》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细数行业发展动向,用数字说话,深入分析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融资类业务、投资业务以及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等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行业在合规风控、信息技术、国际发展、场外市场、固定收益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核心数据看过来:

1、证券公司数量。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31家,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30家,在港交所上市的14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增至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共11家,除了华菁证券外资持股比例为49%之外,其他都在33%以下。

2、证券公司资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14万亿元,净资产为1.85万亿元,净资本为1.58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06万亿元,托管证券市值40.33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7.26万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反映出在从严监管的态势下资产管理的通道类业务被压缩,资管业务正在回归本源。

3、证券公司利润情况。

2017年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同比下降5.08%;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下降8.47%;净利率为39.65%,上升了2.01个百分点;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11%,下降了1.42个百分点。

4、营业部数量。

2017年底证券公司营业部共10873家,较2016年增加15.86%,增加了1488家。

5、证券从业人员及分布。

2017年证券行业已注册从业人员增至35.07万人,增幅为6.73%。其中,一般从业人员20.77万人,证券经纪人9.04万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4.24万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1490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2728人,保荐代表人3489人,投资主办人2055人。

6、经纪业务佣金率。

2017年,行业平均佣金率有所降低,全年平均为0.378‰,相较2016年0.403‰的同比下降6.20%。随着股票和基金交易规模持续下降以及佣金率水平持续下滑,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820.92亿元,同比降低22.04%。截至2017年末,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达到13398.30万人。

7、研究所数据。

2017年中国证券业协会专项调查统计显示,在参与调研的101家证券公司中,设有研究所(部、子公司)的证券公司有88家。从研究广度看,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宏观研究、策略研究、行业与公司研究、金融工程研究、金融产品研究、债券及固定收益研究、买方研究、大宗商品研究、中小市值研究、新三板研究、海外市场研究等。

8、投行业务情况。

2017年证券公司共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419家,共募集资金2186.09亿元。2017年没有公开增发项目;再融资定向增发项目(不含重组配套融资)募集资金5458.76亿元,与并购重组相关的配套融资项目募集资金1466.09亿元;配股项目募集资金202.15亿元;优先股项目募集资金1399.76亿元。证券公司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缩减,该业务行业总收入达384.24亿元,同比减少26.11%

9、财务顾问业务情况。

2017年,证券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25.37亿元,同比减少23.63%,财务顾问业务在行业总收入中的比重为4.03%,比2016年减少0.97个百分点。

10、受托业务情况。

截至2017年末,国内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总计17.26万亿元,相较于2016年减少3.14%。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净收入达310.21亿元,同比增长4.64%;资产管理业务在行业总收入中的比重也持续提升,约为9.96%。

11、自营业务情况。

截至2017年底,证券公司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规模达2.01万亿元,同比增加18.40%,证券公司含公允价值变动的证券投资收益达860.98亿元,较2016年增加了51.46%;自营业务占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17.3%提升至27.7%,超过2014年27.3%的峰值水平。

12、两融业务情况。

2017年融资融券余额规模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截至2017年底,融资融券余额为10261.00亿元,比2016年末增加9.25%。

13、股权质押业务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共96家证券公司开通了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权限并发生交易,两市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16249.80亿元,同比增长26.56%。2017年全年初始交易金额合计12135.87亿元,同比减少11.14%。2017年全年购回交易金额8726.07亿元,同比增长10.39%。

14、合规部门设置。

2017年84.21%的证券公司已设立了专职合规部门,比2016年高出18.94%,大多数证券公司选择合并法律部门与合规部门。

特征一:通道业务压缩,佣金率持续下滑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31家,较2016年增加2家。2017年证券公司进一步加快了上市步伐,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公司达30家,其中2017年在A股上市证券公司有4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证券公司增加至14家,较2016年增加1家;在全国股权转让系统挂牌的证券公司增至7家,较2016年增加1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共11家,除了华菁证券外资持股比例为49%之外,其他都在33%以下。

  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14万亿元,净资产为1.85万亿元,净资本为1.58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06万亿元,托管证券市值40.33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7.26万亿元。

  2017年证券公司总资产增长6.02%,净资产增长12.36%,杠杆率连续两年下降后略回升至2.75倍。托管证券市值40.33万亿元,较2016年增加19.43%,解禁限售股的流通压力保持继续上升态势。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7.26万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反映出在从严监管的态势下资产管理的通道类业务被压缩,资管业务正在回归本源。融资融券余额从年初的9392亿元扩大至年末的10263亿元,近年“两融”业务规模显示出市场行情波动对其影响仍然显著。

  可以看出,总资产集中度从2015年后持续滑落,净资产和净资本集中度滑落态势结束,略有抬升。2017年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前5家证券公司的集中度(CR5)分别为37.95%、32.09%和23.34%。

  2017年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同比下降5.08%;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下降8.47%;净利率为39.65%,上升了2.01个百分点;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11%,下降了1.42个百分点。

@35万证券从业者,我们正经历这样的证券业!是严冬继续还是机遇在前?看14个核心变化

  从上表可得,2017年证券公司经营基本延续了2016年的态势,与2016年相比变化幅度不大。2017年市场波动较为温和,证券公司的竞争格局也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在各项业务表现上变化不明显。

  不过从微细的数据变化上仍然可以看出一些趋势:一是证券经纪业务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占比均显露出下降趋势,反映出证券公司竞争加剧,佣金率近年来持续下滑,逼近经营盈亏平衡点。二是在市场波动幅度不大的态势下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稳中有升,反映出证券公司的投资水平在提高。

  净利润率维持在高位水平、2017年还进一步抬升,说明证券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好;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成本能大幅下降,反映出证券公司内部“节流”、压缩成本的效果显著。

  但是,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回落的趋势也说明证券公司资产运营效率减弱。近年来证券公司重视经营规模的扩张,在从严监管的环境约束下,杠杆虽然下降,但资产运营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靠规模取胜、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尚未得到有效扭转,有待外部制度变革、竞争压力、内生蜕变突破等因素共同作用来打破现有格局。

特征二:35万从业者,基础业务实行人海战术

  2017年证券行业已注册从业人员增至35.07万人,增幅为6.73%。其中,一般从业人员20.77万人,证券经纪人9.04万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4.24万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1490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2728人,保荐代表人3489人,投资主办人2055人。

  2017年证券从业人员队伍继续扩张,主要集中在一般证券业务、证券经纪人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的增长上,这三类从业人员分别较上年增加了10763人、5719人、4895人。

  一方面,证券行业的持续扩张带动着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另一方面,证券行业的就业吸纳较大程度上还是在于基础性从业人员,“人海战术”是目前阶段证券公司采用的普遍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对证券行业不断渗透,带来冲击,从业人员队伍结构面临着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7年底,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共84家,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2017年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注册证券从业人员6354人,较2016年增加3041人,增幅达91.79%,从业人员扩张显著。

  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末,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投资者数量指持有未注销、未休眠的A股、B股、信用账户、衍生品合约账户的一码通账户数量)达到13398.30万人,其中自然人为13362.21万人,非自然人为36.08万人。自然人投资者中,约99.50%的投资者开立A股账户,1.79%的投资者开立B股账户;非自然人投资者中,约93.76%的投资者开立A股账户,6.35%的投资者开立B股账户;开设A股账户的投资者比例持续上升。

特征三:投顾业务持续减产,研究人员大增

  投资咨询业务包括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和发布研究报告业务这两种基本的服务形式。2017年投资咨询业务实现净收入33.96亿元,同比减少32.81%。

  2017年投顾业务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综合运用微信、直播、手机APP等工具,完善线上投顾服务体系;

  第二,不少公司将投资顾问服务嵌入交易APP,开展基于经纪业务的线上投顾服务;

  第三,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风险防范,规范投资顾问队伍建设;

  第四,加强数据分析、量化方法在投资顾问服务中的运用;

  第五,强化对高净值客户的定制化服务,重视高端人工投顾服务。

  而在研究报告业务方面,2017年共有85家证券公司的研究所(部、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全年共计发布研究报告16.40万篇,同比增加7.82%;其中,深度报告15771篇,约占研究报告总数的9.61%。

  从具体的服务形式看,外部服务对象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私募基金、产业资本、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证券公司自营部门、QFII、QDII、海外客户、高净值客户等,服务形式以提供研究报告、路演、策略会、联合调研、培训、电话会议为主;对公司分支机构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策略报告会、产品销售支持、研究培训等;对公司其他部门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产品评估、定价报告、研究培训等。

  根据2017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不完全调查统计,从事发布研究报告业务的人员数量显著增加,88家证券公司研究所(部、子公司)的全部员工总数为4704人,同比增加474人;其中,具有5年及以上从业经验的员工人数为1558人,约占33.12%;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为482人,比2016年增加64人。

特征四:承销和财务顾问收入双双减少

  2017年证券公司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缩减,该业务行业总收入达384.24亿元,同比减少26.11%。从股票和债券承销项目募集资金的集中度来看,2017年延续相对集中态势。根据Wind资讯数据,股票承销金额和家数前10名的集中度分别为60.92%和51.57%;债券承销金额和家数前10名的集中度分别为57.59%和51.24%。

  在并购重组业务方面,2017年延续2016年围绕主业、做长做强做精做细产业链的主基调,同行业或上下游整合的并购案例不断增加。产业并购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上市公司群体的内涵式增长,也改变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产业结构,更推动着我国部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切实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

  2017年,证券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25.37亿元,同比减少23.63%,财务顾问业务在行业总收入中的比重为4.03%,比2016年减少0.97个百分点。

特征五:2017年自营业务出彩

  截至2017年底,证券公司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规模达2.01万亿元,同比增加18.40%。其中,债券资产的比重持续提升,由2016年的52.46%上升至60.28%;基金资产的比重则持续下降,由2016年的10.68%降至2017年的8.71%;股票资产的投资比重与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约为13.57%。

  2017年,证券公司含公允价值变动的证券投资收益达860.98亿元,较2016年增加了51.46%;自营业务占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17.3%提升至27.7%,超过2014年27.3%的峰值水平。证券投资收益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准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在资管业务方面,截至2017年末,国内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总计17.26万亿元,相较于2016年减少3.14%。其中,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底专项资产管理产品共计2890只,期末受托管理金额1.03万亿元;集合资产管理产品3904只,期末受托管理金额2.2万亿元;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金额14.03万亿元。

特征六:两融交易是流动性的重要部分

  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2017年融资融券余额规模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根据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融资融券余额为10261.00亿元,比2016年末增加9.25%;其中,融资余额10215.92亿元,约占融资融券余额的99.56%;融券余额45.08亿元,约占0.44%,融券余额占比持续两年提升,2017年末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

  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融资融券交易是股票市场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融资融券余额约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28%,比2016年底的2.39%降低0.11个百分点;月度累计融资买入交易额约占A股月交易总额的9.87%,比2016年底的8.74%提升1.13个百分点。

  2017年,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数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融资融券信用账户开户数为905.98万户(一般而言,当前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业务需同时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和信用资金账户,即投资者数量是信用账户数量的1/2。根据中证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开立信用账户的融资融券投资者数量为453万名),比2016年底增加7.27%;2017年平均每月新增5.11万户信用账户,该增量比2016年提高11.68%。

  在股权质押方面,2017年底,共96家证券公司开通了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权限并发生交易,两市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16249.80亿元,同比增长26.56%。2017年全年初始交易金额合计12135.87亿元,同比减少11.14%。2017年全年购回交易金额8726.07亿元,同比增长10.39%。

  标的证券股份性质方面,质押标的证券为流通股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10236.80亿元,占比63.00%;质押标的证券为限售股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6013.00亿元,占比37.00%。

  资金融出方类别方面,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出资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8448亿元,占比51.99%;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出资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7801.80亿元,占比48.01%。

特征七:IT人员超1.3万,今年重点工作出炉

  在制度建设上,2017年证券制度建设主要涉及证券公司合规及风险管理、区域股权市场、交易所管理制度、交易所债券市场建设、发行审核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及诸多制度的再次修订与完善等。

  报告认为,与2016年相比,2017年证券行业发展特点包括了:

  一、坚持依法稳健经营,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行业合规管理有效性显著增强;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改革战略能力明显增强;

  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

  五、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探索金融科技服务新模式,互联网证券业务规范发展;

  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七、深化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证券行业形象。

  截至2017年底,已有96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234个国家级贫困县,证券行业服务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证券公司IT总投入超过115.9亿元,同比增长11.7%,IT总人员超过1.3万余人,同比增长9.3%。

  谈及今年重点工作,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还将继续深化改革和推进全面依法从严监管,坚决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融入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稳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修订工作,持续完善发行上市等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保护和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稳步提升监管穿透效力,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市场开放方面,积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强化境内境外市场互联互通,有效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