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芜湖市国资成其坐庄资金来源

2018-07-29 20:20: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8年7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安徽省委原常委、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陈树隆受贿、滥用职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一案。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4年至2016年,被告人陈树隆利用担任安徽省国债服务中心主任、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合肥市副市长、芜湖市市长、芜湖市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企业发展、项目开发、融资贷款、投资入股、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其妻子王传红、弟弟陈树堂等人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758亿余元。

  2009年至2011年12月,被告人陈树隆担任中共芜湖市委书记期间,在引进和建设相关项目过程中,违反组织议事、决策程序,擅自决定给予相关企业设备补贴,造成财政资金损失共计人民币21.24亿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等,擅自决定对相关企业返还土地出让金,造成财政资金损失共计人民币7.92275亿元。以上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9.16275亿元。

  2009年至2015年,被告人陈树隆作为相关股票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买入股票,累计成交金额共计人民币1.21257411亿元,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1.3746627亿元;泄露内幕信息导致他人买入上述股票,累计成交金额共计人民币3 205.8285万元,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3 031.1731万元。

  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陈树隆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陈树隆还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福建省、厦门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60余人旁听了庭审。

  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很少有人想到,安徽居然成为十八大以来落马副省长最多的省份;而四名被查副省长中职级最高的陈树隆,恐怕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出身农家,10岁上小学,11年苦读成为村中首名大学生,留校任大学老师,这是陈树隆前27年的拼搏故事;安徽省国债服务中心主任,震惊中国金融界的“327国债事件”胜方遗老,芜湖市委书记,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常务副省长,十八大代表,则是其后27年的春风得意。

  正当陈树隆继续努力攀爬中国政治序列之际,一纸通报为他27年的仕途彻底画上了句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陈树隆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陈树隆落马的起因——上报了至少3000万元家产。对这一超出常人理解的举动,熟悉陈树隆的人士分析:“他这些年在股市上为政府赚了不少,而且自己也有家底,但说起来还是太自信了,他觉得他就应该有这么多钱,当然他实际有的肯定何止3000万元。”

 

  2017年5月2日,继据此半年前被中央纪委通报落马后,54岁的安徽省原副省长陈树隆再被“双开”,27年的仕途就此彻底终结。

  陈树隆手握国有重金,化身资本大鳄,在资本市场中通过低风险高收益的打新股、老鼠仓、资产重组等手段敛财,以及其为讨好时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谋求上位,打着招商引资等幌子,给予他选中的企业大量政策优惠、财政扶持的故事。

  然而与姚刚同日被宣布提起公诉另一位省部级官员——中共安徽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陈树隆,在其涉嫌罪名中也同样涉及内幕交易以及泄露内幕交易信息,这或让对其并不了解的人颇感惊讶。

  省长也炒股?

  对于股神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在安徽的资本圈里,一直都流传着这位昔日的常务副省长纵横股市多年,几无败绩的传说,人称“安徽股神”。

  深耕安徽政坛近30年,一边是政界纵横捭阖,另一边在资本市场肆意驰骋。直到2016年11月8日,陈树隆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名单中,这位“股神省长”才最终被跌落神坛。

 

  人为财死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否则的话必然是像我这样人财两空,后悔莫及。”在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的第三集《震慑常在》中,落马后的陈树隆面对镜头平静地对自己前半生的经历总结道。

  现年56岁的陈树隆,落马前已官至安徽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

  有消息称,陈树隆落马的发端起因则是2016年度的官员财产申报,陈颇有自信的上报了至少3000万家产。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陈对金钱的自信乃至于迷恋,或正好来自于其在人生某一阶段对于物质极度匮乏所形成的自卑。

  与很多落马官员类似,“贫穷”是纠缠这位昔日“股神”青少年时期最深刻的梦魇。

  1962年10月,陈树隆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后丁庄村,在他之前,他还有一个姐姐陈树银,几年之后,他的弟弟陈树堂也呱呱坠地。

  世代务农,子女众多,是当时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一个典型特征。

  陈树隆自幼家贫,直到10岁时才发蒙上学。1983年,21岁的陈树隆考入位于蚌埠的安徽财贸学院既现在的安徽财经大学,就读会计学系工业财务与会计专业,成为村里多年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

  多年贫穷的困扰,陈树隆更深知金钱对于其的意义。

  1989年4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两年之后,陈树隆从安徽财贸学院调入安徽省财政厅担任综合处科员。

  1993年,受时任财政厅厅长赏识,31岁的他转任安徽省国债中心副主任,一年后转任正职。

  不久之后,那场震动国内资本市场其后续余震一直蔓延至今的“327国债”事件便爆发了。

  而陈树隆是这场风暴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也由此初尝资本甜头的他,正式拉开了其从农家子逆袭“股神”的序幕。

  在这场金融地震中,陈树隆带领安徽省国债服务中心直接“参战”,最终为国债中心挣得4亿多元。为此,安徽省政府奖励他数百万元。

  此后信息显示,这场给陈树隆带来极高声誉并由此铺平其仕途之路的大胜仗,也是得利于其提前对内幕信息的获取。

  知晓当年内幕的消息人士称,陈树隆因提前获取财政部消息,便动用隶属于省财政厅的国债服务中心国有资金。

  多个信源都将陈树隆的信息来源指向了时任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下称中经开)上海营业部原总经理戴学民。

 

  公开资料显示,戴学民,安徽蒙城人,曾就职于安徽省财政厅。

  结缘股市

  据中央巡视组调查称,陈树隆主要通过股票证券市场牟利,这与他的专业出身有关。

  在2002年陈树隆开始进入党政机构任职之前,他的经历主要是在国有金融证券企业任要职。自“327国债”事件之后,1998年,陈树隆出任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并继续兼任省国债服务中心主任、省财政证券公司总经理。2001年10月,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与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成立国元证券(7.12 -0.42%,诊股),陈树隆成为首任董事长。

  陈树隆开始大规模进入股市也正是在1998年前后。

  1994年到1998年,陈树隆担任安徽国债服务中心主任期间,利用职权为私营企业主施永炒作期货、拆借资金提供帮助,为对方带来巨大利益,然后向对方索取回报,再用这笔钱投入股市,以钱生钱。

  施永为安徽柏庄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据其供述称,陈树隆准备让自己的弟弟炒股,向他借1300余万元,“我就说干脆送你算了”。

  完成原始积累后,陈树隆想掩盖这笔受贿痕迹,他后来把这1300万元本金“还”给施永,同时还按照年息8%复利计算,还了2600万元,然后这2600万元就兑换成港币,让施永在香港帮我炒作港股。实际上是假还款的形式,把资金洗白,转到香港去炒港股。

  与施永一样,在陈树隆“股神”之路的助推上,另一位安徽商人吴道荣同样功不可没。

  安徽金牛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吴道荣。他供述称:“涉及到一些审批,对陈树隆来讲是举手之劳,对我们来说要用金钱来衡量,我认为至少有几百万元的帮助。”

  吴道荣是陈树隆的校友师兄,1985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会计专业。

  有媒体报道显示,吴道荣早年靠炒股发迹。据其自称“当时买的深发展股票两年就有一两百倍的涨幅,一个月的工资两年内就能赚40万元,很快就赚到了几百万元。”“大家还在讲万元户的时候,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有了前任“股神”的示范效应,陈树隆和吴道荣熟识后,两人便一起合作炒股。

  2002年9月, 从财经官员转任省会合肥市副市长,并兼任合肥市委工交企业工委书记。自此,其仕途发展一个全新局面打开并由此扶摇而上,2003年底,陈树隆“空降”安徽经济重镇芜湖任市委常委、副市长,2006年7月任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7月升任芜湖市委书记。

  在这个过程中,早前便深谙资本之道的他,在掌握了权势之后,面对“钱”、“权”的加持,更如虎添翼。

  “股神”显锋芒

  陈树隆能化身“股神”在资本市场屡战屡胜的逻辑并不复杂。

  在资本市场中,要想要获得巨额投机收益,两大要素不可或缺,一是资金,二是信息。

  在陈树隆多年的资本筹谋中,其执政长达8年的芜湖市多种背景的国有资产成为了其“坐庄”股市的重要资金来源。

  而身居高位的他,作为芜湖市的一把手,芜湖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动向信息自然提前了然于心。

  多重信源皆指向总部位于安徽芜湖的海螺集团曾与陈树隆之间关系匪浅。

  作为亚洲最大的水泥供应商,海螺集团旗下共有海螺水泥(37.68 +1.15%,诊股)和海螺型材(6.53 -0.15%,诊股)两家上市企业。

  其中海螺型材的成功上市,陈树隆功不可没。

  2000年6月,海螺型材借壳红星宣纸成功上市,其背后便是在陈树隆的斡旋下才得以顺利成行。这也是陈首次运作的国企重组。

  2009年,海螺集团牵头成立国富基金,其董事长王文化,便是陈树隆前秘书。国富基金注册资本10亿元,主营股权及二级市场投资。

  国富基金最有名的一笔投资来自于三七互娱(11.99 -1.88%,诊股)——这家同样来自芜湖的企业,于2011年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在2015年中,三七互娱以10股转增17股后,股价冲高到历史高位。原本持有三七互娱11.36%股份的国富基金开始大量减持,在2016年初,获得暴利后离场。

  而芜湖建投更是在陈树隆股市发迹的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芜湖建投直属芜湖市政府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逾870亿元。为更方便将国有资金直接炒股,2007年,芜湖建投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芜湖创财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芜湖创财)。陈树隆的旧部胡强成为芜湖建投的首任总经理。

  此后陈树隆通过芜湖创财动用大笔国有资金炒股,在资金优势的加持下,几乎从无败绩。

  陈树隆一般采用“老鼠仓”的做法,既用国有资金“坐庄”的同时,自己私下买入,利用国资的资金优势操纵股价,最终获得巨额利润。

  《巡视利剑》披露陈树隆落马细节时,陈树隆自己也曾道出担任芜湖市委书记期间,在推动芜湖市某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违规购买大量股票,获利数千万元的实事。

  公开资料显示,其任芜湖市委书记的时间是2008年6月-2011年12月之间。

  归属芜湖市国有企业的上市企业仅有海螺型材、皖江物流(3.43 +0.00%,诊股)(芜湖港)和海螺水泥。

  在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上述三家企业仅有皖江物流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

  2009年8月13日,皖江物流发布公告称,与淮南矿业、港口公司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书》,本公司拟向特定对象淮南矿业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铁运公司和物流公司100%的股权。本次发行完成后,淮南矿业将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安徽省国资委将成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其后,皖江物流股价一路开挂,从2009年初至当年底,涨幅近4倍。

  资本+信息+基本面,三位一体

  在政商两界侵淫多年的陈树隆深知国内资本市场的规则。

  与普通的“股神”、“牛散”不同,位高权重的他,在资金与信息的加持上,其更将操控之手伸展到对上市公司实业利润的基本面“加持”之上。

  三安光电(19.80 -0.90%,诊股)便是其中的例子。

  三安光电虽然并非安徽本地企业,而是来自于福建,但是其发家之地则是安徽莫属。

  2007年底,王三运从福建省委副书记转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也自福建带来的三安光电股份(13.52 +2.19%,诊股)有限公司。

  2008年7月,三安光电借壳*ST天颐完成上市。

  2010年1月7日,安徽三安光电在芜湖成立。《安徽日报》报道,2010年1月10日上午,多位安徽省、芜湖市领导出席三安光电芜湖光电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其原省长王三运在致辞中称,省委省政府十分看重三安光电的强大实力,十分看好项目发展前景,“希望芜湖市和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兑现承诺”。

  自2010年三安光电落户芜湖之后,其来自政府的补贴和订单源源不断。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2012年三安光电获得各项政府补贴总计29.02亿元, 其中自其2010年落户芜湖,到2011年底陈树隆离开芜湖的两年内,三安光电共获得的政府补贴达25亿元之多,其中,2010年政府补贴约为7亿元,2011年,既陈树隆执政芜湖的最后一年,三安光电拿到的政府补贴同比翻了一番多,达到18.29亿元。

  显然,在2010年至2011年的三安光电政府补贴中,大部分来自于芜湖。

  公开数据显示,三安光电在2010年在芜湖获得政府补贴款达5.25亿元。

  在2011年3月份的半个月内,三安光电曾三次拿到芜湖政府共计2亿元的补贴。接着在一个多月后的5月18日,三安光电又收到芜湖政府给予的补贴合计1.064亿万元。

  从这一补贴的密度就可见在陈树隆执政期间,芜湖政府对三安光电的“大力扶持”之力度。

  除了政府补贴外,2010年落地安徽后的三年中,三安光电还从芜湖、淮南等地获得总计逾25亿元的政府LED路灯订单。

  在这一些列补贴和政府采购的有力支撑之下。从2008年借壳上市到2012年,三安光电其净资产从不足5亿元飙升到60亿元,净利润暴增15倍。股价最高涨至2010年8月的129.34元(复权价),涨幅达18.3倍。

  针对三安光电当时的高额补贴和政府采购,2012年前后曾遭到市场多方质疑。

  不过有消息指出,陈树隆大力扶持三安光电的背后,除了资本市场的获利外,也还通过该企业向时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示好。

  2011年10月,陈树隆顺利跻身安徽省委常委。两个月后,王三运转任甘肃省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树隆家,热衷炒股的或并不只其一人,据悉,陈树隆的妻子王传红本是一名教师,2006年调到芜湖市国税局后任副科级研究员,实际上是一直脱产在家炒股。而陈树隆的弟弟和侄女则多年担任他的操盘手,其在幕后指挥下单。

  巡视回马枪挑下马

  资本市场的纵横捭阖奠定了日后转向政界高层的基础,以致于陈后来被称为“最懂国债的副省长”。年少得志,一路顺畅的仕途是也让他染上了一些诸如不好的习惯。恣意妄为,一意孤行听不得别人的劝导,以致于后来站在那么高的位置居然挪用财政资金打新股,导致最后事发被查。

  直到2016年11月8日,陈树隆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名单中。

  陈树隆谋取私利的手法非常隐蔽,也采用了大量手段防范调查。他自认为能平安过关。不料在巡视组“回头看”的更深入了解中暴露了出来。

  巡视组到安徽巡视时,群众对陈树隆的问题反映比较集中,被列为重点关注人。巡视组随即决定采取“下沉一级”的方法,到他们曾经担任“一把手”的地市去了解情况。陈树隆的许多违纪违法行为,正是发生在他担任地级市一把手期间,“下沉一级”的方法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大家要知道他不是为了钱而是他已经习惯资本市场的快意人生,资本市场的魔力一直吸引着他,资本一旦再插上权力的翅膀那真是星辰大海不可限量啊,所以虽然身在政界心却始终惦记着资本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