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0家上市7家破发 互联网公司扎堆登陆港股悲剧了

2018-07-27 21:34:0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7月26日晚间,拼多多在纽约敲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公司亦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上市速度的代表,这家从上线到上市用时不足3年的电商公司,创造了美股市场今年第二大IPO。

  与拼多多同日在美国上市的还有大数据服务商极光、汽车金融服务平台灿谷。在大洋彼岸,中国互联网公司登陆港股的热潮更胜一筹。一时间东西呼应,美港共鸣,欢畅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资本盛宴。

  据统计,目前在美股和港股已经或正排队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达到了34家,以井喷之势创下中国科技及互联网公司境外IPO数目的新记录。还有一大波企业在奔赴二级市场的的路上,形成一股上市潮。

  这也是继2000年新浪、网易、搜狐等上市,2004~2005年腾讯、百度上市,2014年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上市后,国内互联网公司出现的第四次上市潮。新一代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积蓄10年的创业者们,不约而同集体奔赴二级市场。

密集上市

  7月,港股掀起互联网公司“上市潮”。

  小米集团“打头阵”,7月9日,小米在香港交易所“敲锣”。此前5月,小米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自5月4日平安好医生登陆港股以来,近3个月时间,有10家互联网公司挂牌港交所。

  在7月12日,仅这一日就有8家内地公司同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其中包括线上直播平台映客、互联网家装公司齐屹科技、游戏公司指尖悦动等。次日,又有51信用卡在港上市。

  7月17日,新东方在线公布拟奔赴港股市场。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旗下在线教育网站,其于2014年从集团分拆出,在拆除VIE架构回归后,选择挂牌新三板,今年2月,该公司正式摘牌。一翻“折腾”后,新东方在线最终选择了港交所。

  这波上市热还在延续。互联网明星企业美团点评和同程艺龙同样上市渐近,两家公司已分别于6月25日、6月21日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今年5月17日,港交所在香港举办LME亚洲年会。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时不便透露有多少家公司申请以同股不同权的架构在香港上市,考虑到4月底才启用新规,预计8月之后,或将出现上市高峰。

  实际上,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伴随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等公司密集登陆港股,新经济概念受到香港资本市场追捧,已经开启了新经济企业赴港的热潮。而今年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权”改革后,又进一步推高了互联网、科技股等新经济企业的上市热情,小米便是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再看中概股情况,2018年,已有华米科技、哔哩哔哩(B站)、爱奇艺、虎牙直播、优信等互联网企业相继赴美上市。目前,已申请美股IPO的还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美丽联合集团等公司。

不惧破发

  对科技企业蜂拥上市原因,有一种观点认为适逢一起萌芽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到达上市的阶段,互联网公司IPO是水到渠成的浪潮。

  仔细研究这批企业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成立于2010年左右,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阶段。但也有像拼多多、映客、虎牙等在2015年之后成长起来的企业。

  在映客上市当日,董事长兼CEO奉佑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互联网公司集中在港股IPO,一方面因素是,跟着2009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创业的公司,经过近些年的大量淘沙,以及近10年移动互联网周期,而都差不多该到了上市的阶段。之前一波是阿里、腾讯等平台型公司,现在则是一些垂直类公司。“这个时间点,有群体效应,往下(上市)可能又要等5年。”

  有基金人士分析,近期互联网公司密集上市,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公司背后投资主体的存续期集中到期,需要通过IPO或转让实现退出,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及其大股东没有相应的回购能力,投资方转而寻求通过IPO实现退出。

  映客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映客上市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公司上市潮刚刚开始。“过去五年,中国市场投了这么多钱下去,孵化了这么多企业,现在逐步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水到渠成。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另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和海外上市潮的另一个隐藏原因可能是行业流传已久的一级市场资金紧张问题。据投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完成募资规模仅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达到近一年来的最低值。易凯资本CEO王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一级市场的资本寒冬才刚刚开始,“从现在起至少到2019年底,中国一级市场的募资环境都将比较险恶”。

  同壁资本联合创始人韩正辉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经济下行周期,公司必须补充流动现金准备过冬。另一方面,在A股和港股中小市值公司开始有僵尸化特征,出了了部分低流动性和低市盈率的上市公司,但是PE市场中估值普遍较以前上扬,部分公司所属产业的成长性强,能够消化掉自己的高估值,但盈利能力较弱、行业前景不明朗的互联网公司折价较多。

  从目前已挂牌企业的交易情况来看,5月份以来在港交所挂牌的10家公司,有7家企业破发。甚至部分公司在二级市场市值比一级市场估值更低,比如小米就接受了这一现状。

  美股方面略好于港股,近3个月挂牌的8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有3家破发。仍然能看出部分企业上市的愿望迫切,如此前A股借壳失败、赴港上市无果的优信,最终在美股IPO。不过,期间调低的发行价和腰斩的募资额,显示其最终接受流血上市。

互联网上市潮远未结束

  美国相对宽松的上市条件相较于国内严格的审批制,会吸引中国企业舍国内转美国,因此最近二十年来,美国上市一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重要选项。

  但从数量上看,上半年赴香港上市或申报IPO的互联网公司数量更多,截至7月27日,已经有10家互联网公司登陆港股,另外还有美团点评、同程艺龙、创梦天地、多益网络等12家公司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天元证券分析师梁浩荣分析,4月30日,香港交易所落实新政,以小米为代表的首家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企业获得市场的追捧,刺激了内地互联网企业踊跃上市的热情。虽然大市目前仍处于整理的行情,但港股整体的市场表现相对也是一个比较好的IPO窗口,容易获得比较高的估值。

  不过,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过去两个月在香港上市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有7家上市首日就遭遇了破发,包括带着首家“同股不同权”概念的小米集团。

10家上市7家破发 互联网公司扎堆登陆港股悲剧了

  部分在期在香港或美国上市科技公司

  梁浩荣认为,破发的现象主要因为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应是高成长、高风险。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互联网企业短时间的估值较高,但可能因宏观环境、或自身经营问题,容易导致估值大幅下调。加上目前市场增量资金短缺,所以投资者未必会做为长线投资,容易在股价表现不如意的情况下进行抛售。

  今年以来,截至7月27日,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港股10家企业上市,共融资417.7亿港元,在美股挂牌8家,共融资53.39亿美元。近20家互联网公司扎堆敲锣后,这波上市潮流仍未有结束迹象。

  近期已经在港交所申请上市的企业,还有美团点评、房多多、找钢网、同程艺龙、沪江网、创梦天地、多益网络等12家公司,近期在美国申请上市的公司包括腾讯音乐娱乐、美丽联合集团等3家公司。

  有投资人分析,互联网上市公司占整个公开市场市值的比例,还远远没到它应该到的地位,此后可能还有大批的互联网公司逐步登陆资本市场。未来互联网企业奔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可能是今日头条和滴滴出行,但是它们极高的上市前估值可能会面临考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