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反思券商2018年A股年度策略:中信大势研判基本失误

2018-07-25 22:56: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8,谁家年度策略最靠谱?

  -----反思各券商2018年A股年度策略

  昨天,一则《新财富》关于投票人资格申请的通知正式揭开了2018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季的序幕。

自带光环的策略分析师

  所有行业里,股票策略分析师无疑是最难做,最有技术含量的职位之一。影响市场的因素太多,即使长期逻辑准确,也不一定能看对短期市场波动。投资经理看错了市场,坚守或者偷偷的止损即可。如果运气好骑上牛股,谁也不在乎你原来的市场看法如何,看错做对经常成为交易高手们炫耀的经历。策略分析师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星期都要评判大势,制定操作策略,白纸黑字,立即兑现。啪啪打脸是经常的事,事后怎么自圆其说,更考验策略分析师的水平。厚道的策略分析师在下年的年度策略会上回顾年初看法的得与失,圆滑的则避重就轻。

  策略分析师难做,但自带光环。一旦看对了市场趋势,尤其是抓住市场的拐点,往往能一举成名。当年安信的“白袍巫师”程定华,号称拥有金手指,最著名的论断莫过于“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更近的则是高喊“5000点不是梦,党给我智慧给我胆”的任泽平,虽然是国泰君安(15.08 -0.46%,诊股)前首席宏观分析师,却抢着干策略分析师的活。

金秋检验季

  “温故而知新”。每年3季度正是回顾年初大家怎么看市场,反思年度投资策略的最好时机。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之前,我们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算算帐,掰一掰,回顾一下各大券商研究所的年度策略。如果按照他们年初的策略和逻辑,春季种植A股,到了金秋季节,我们是否有所斩获,支付的佣金是否有回报呢?

  前不久,Wind根据研报的总量,深度研报数量和研报的总阅读量排出了上半年Wind平台各券商策略团队TOP10(见附表1)。我们综合这3个排名,分析了3个排名至少有1项排名在TOP10的共18家券商的年初策略报告。由于没有在公开场合找到东海证券的2018年度策略报告,所以这次回顾分析没有包括东海证券。

  纳入回顾分析范围的券商策略团队包括:安信,中金,申万,光大,天风,联讯,兴业,中信,海通,东北,山西,中银国际,东方,中信建投(10.52 +2.24%,诊股),广发,华泰,招商。

评估要点

  研报数量只能说明产量,那质量如何?如前所述,策略分析师的工作不容易,预测市场更多像算命。所以,我们在评估预测的准确性的同时,也考察其分析的基本逻辑。如果预测市场较准,分析逻辑却未被证实,那大概率是蒙对的。预测准确性高,分析逻辑客观实际,行业配置得到市场证实,则最佳。

  券商年度策略报告大部分在上年的11月份,12月份就发布,是策略分析师最为重视,思考最为深度,预测时间长短合适的深度研究报告,最能评判策略分析师的研究功底和市场预测能力。

  判断准确性主要考察两方面维度,一是对市场指数走势,节奏的判断,二是行业,风格表现的推荐及预测。分析逻辑考察三方面内容,一是盈利增速,宏观经济等基本因素,二是金融,财政等外部政策因素,三是资金面,风险偏好等交易层面因素。

  表1和表2是A股主要市场指数和申万一级行业2018年截至到7月20日的市场表现,时间过半,可以大致检验策略分析师们2018年的年度策略。

  表1:主要市场指数年内涨跌幅(年初至2018-07-20)

  数据来源:WIND

  表2:申万一级行业年内涨跌幅(年初至2018-07-20)

  数据来源:WIND

安信,光大,中银国际,兴业,中信建投名列靠谱榜前5名

  我们从Wind,券商公众号等渠道找出上述17家券商的2018年度策略报告。综合回顾,安信,光大,中银国际,兴业和中信建投的市场判准确性较高。如安信旗帜鲜明看好创业板指数。摘录其市场节奏的判断:“上半年先躁动后调整,下半年经济或超预期,流动性边际改善,股市机会好于上半年”。

  这5家券商分析逻辑的共同特点是清晰简单,不复杂化,不纠结,整体贴近市场的真实演绎。

  行业和主题配置策略各有斩获。如光大证券(11.15 -0.09%,诊股)的行业配置策略几乎囊括了上半年表现较好的行业,对创业板和周期股的行情的预判,令人印象深刻。

  综合评估,安信证券一枝独秀,评为5颗星,其他4家4颗星。详见下节的摘要和点评。

  除了上述5家整体较为优秀,其余券商策略观点和逻辑只能算中规中矩,缺乏亮点。一些报告流于形式,从2017年简单外推,过于平庸,不敢做出大胆的预测。

  当然,大胆是要付出代价的。2018年鲜明唱多,至少在年度策略纸面上看多的券商代表包括海通,中信,中金等,至少从目前看是看反了(具体点评见下下节)。

  回顾各家年度策略,有一个大的共识是,经过2017年价值投资大年的洗礼,2018年大家都强调盈利的重要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利率水平和无风险收益率不支撑没有业绩增长基础的估值提升。这一点目前为止是得到检验的。

  另外,大家一般都预测2018年成长股表现占优,但成长股实际上分化严重,医药,二线食品,半导体,TMT等表现较好,其他大家普遍看好的5G,新能源,电子,通讯等都表现惨淡。另外,大家几乎一致预期2018年盈利增速较2017年下降,但依然保持平稳,成长股盈利增速和估值将更加匹配,这些有待全年过后再来评判。从创业板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增速看,相比蓝筹股的性价比提升的趋势并不明显。

  一些普遍的误判包括,认为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盘股将崛起,如天风,广发。而部分券商策略,如海通,中信等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和金融严监管将提高权益资产的吸引力,短期看,这个逻辑没有兑现。任何一项正本清源的改革对事物本身总是积极正面的,但对短期影响的判断则考验分析师的分析能力。

  主题投资策略上看,偏差较大。一些券商认为,2018年是改革大年,主题机会应该有较好的机会。但由于A股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降,主题投资或者概念板块没有什么亮点,各大券商普遍提及的国企改革,房地产租赁,AI,新能源,5G等都没有像样的机会。即使海南板块概念也顶多算是几日游的脉冲行情。2018年炒概念,拔估值不再流行。

  从预测的风险因素看,大家普遍集中在经济超预期下滑,盈利下降,海外货币政策手紧,美股回调,金融监管去杠杆程度超预期,通胀上升等常规的风险点。除了中金提到中美贸易磨檫,都没有提及这个二季度以来最大的外部负面冲击因素。现在看来,中美贸易磨檫和信用风险是冲击市场最大的两个外生变量,可惜大多数在券商策略在2017年末时没有预测到。

预测最准的券商

  第1名:安信证券

  点评:年度策略接近完美,上半年创业板指数跌幅最少。年度节奏判断基本踏准,非常不容易。分析逻辑独特而又不失客观合理。风险提示到位。半导体主题投资表现突出。非要挑刺的话,就是推荐的重点行业中除了医药,计算机表现较好外,其他都跌幅不小。综合评定5颗星。

  第2名:光大证券

  点评:行业主题策略让人眼前一亮,非常精准,优先推荐行业表现居前,命中率极高。对创业板行情和周期股行情的判断精准。市场整体预测没毛病。分析逻辑前面3点中规中矩,第4点从当前效果看,和预测恰恰相反。同期中信和海通也犯同样的短期逻辑错误。瑕不掩瑜,太喜欢光大的行业配置建议了,综合评定4颗星。

  第3名中银国际

  点评:市场大势判断很准,值得把年度策略报告重读一遍。全A净利增速预测全市场最低,还需年底验证。综合评定4颗星。

  第4名:兴业证券(5.13 -2.84%,诊股)

  点评:2017年的探花保持一贯的较高水平。弱化市场大势判断,分析逻辑得到验证。大创新中的半导体和医药比较强势,其他都较弱。可能受贸易战这个“灰犀牛”事件的影响。最大优点是目前依然坚持年度策略的主要观点,整体保持了策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综合评定4颗星

  第5名:中信建投

  点评:简单致胜。面朝A股,内心的花朵盛开。分析逻辑干净,行业主题策略贴近市场真实情况。综合评定4颗星。

预测偏差较大的券商

  1.海通证券(9.72 -0.82%,诊股)

  点评:把海通证券放第一个并不是海通策略预测最离谱,而是因为海通是2017年新财富策略组第一,市场关注度高。海通策略的逻辑分析和行业策略推荐一直维持较高水准,但遗憾的是2018年方向性看错,导致上半年股市持续调整时较为被动。这也说明过于鲜明的看多看空,即使分析逻辑没问题,在A股市场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2018年海通策略做了很多如国际比较,估值分析等非常有意义的深度研究,是加分项。

  2.中金

  点评:风险预测中提及中美贸易摩擦是亮点,体现了中金的国际视野。年底前双位数的收益还无法证伪,从目前情形看留给的时间不多了。

  3.中信证券(17.27 -0.29%,诊股)

  点评:大势研判基本失误,逻辑上外资增配A股继续,但金融监管加强提升股票吸引力的逻辑得到了反向的验证。分析逻辑基本是2017年市场情况简单外推,行业主题策略也是模糊不清,缺乏参考意义。

附表:

附表1:其他9家券商策略观点节略和评级

附表2:Wind公布的2018上半年券商策略团队研报排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