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焦虑的独角兽:一级市场钱荒 自降身价流血发行

2018-07-16 22:42: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上市第二天,在小米股价成功收上19港币之后,雷军终于有机会舒一口气,掏出他的小米8,在微博上发出这句话了,还顺手配了一个调皮的emoji表情。

  同样可以长舒一口气的,可能还有美团、映客、同程艺龙、斗鱼、华兴资本……对这一长串正在排队等着领“船票”的新经济公司来说,小米是个真正的锚。

  早在上半年,小米在港股上市还是传闻的时候,港股的中介机构就已经把小米当做TMT公司的风向标。

  所有人都在盯着小米上市后的表现,现在靴子终于落地。只是,后面来的这波新经济公司有没有那么好运就不好说了。

  / 01 /

  小米上市,靴子落地

  7月11日凌晨,特朗普宣布要对中国1000亿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全球市场以大跌回应。

  那一天正好是小米上市第二天,恒生指数大跌1.29%,还好小米股价稳住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说起来,雷军这个厚道人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样。一个月前的6月15日,同样是特朗普“搞事情”,忽然变脸,宣布对900种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中美贸易战就此正式开打。

  那一天正好是周五,经过端午三天假期的酝酿,6月19日一开盘,大A股就给跪了,当天暴跌3.78%,盘中更是上演千股跌停的大戏。

  舆论把A股暴跌的锅甩给了排着队等待CDR的独角兽。小米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不给领导添乱,主动撤销CDR申请了。

  2018年上市,对小米来说是个正确的时机,但绝对算不上好时机。打开恒生指数的K线图看看就知道了,港股从2016年2月开始的这一轮行情持续了两年,现在已经有了向下的趋势。

  某港股投行人士针对当时一窝蜂想上港股的公司,4月初语重心长道,“今年下半年市场会怎样,小米上市之后表现会如何,都是不确定的。”

  没想到刚步入下半年,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么多。雷军这个厚道人,最终还是把小米卖了个“小米”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知道大环境已经变了。

  小米的定价最终确定后,刘强东发文挺雷军“去股市割韭菜的没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在定价上,雷军又一次体现了他的厚道。

  相比上市割韭菜,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可能更热衷于做一家伟大的企业,可背后的投资人未必这么想。

  / 02 /

  “我要不要去港股?”

  疯狂的港股上市潮

  上半年各种“三点钟区块链”群四处肆虐的时候,港股上市培训活动也火了一阵。

  那时的王兴还认为上市“不是好选择”,滴滴和头条也还没有传出港股上市的“绯闻”,但是很多中小公司已经在中介的帮扶下已然“嗅”到了风向。

  新三板同胞们感受尤为强烈。这里聚集了大量TMT和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那段时间里,很多公司董秘和老板都被密集的港股上市信息、活动轮番轰炸。

  “我要不要去港股?”成了每一家有资本市场计划的公司老板都在问自己的问题。

  这一波上市潮来的太猛,中介机构也都有点懵,一位资深港股投行人当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去港股,我感觉至少有两三百家中小公司想去香港上市,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两三百家公司就包括了多家新三板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没多久,股转公司干脆和香港交易所签署备忘录,打开了“3+H”的通道。

  当时还没想到,要挤上港股这艘船的,不止新三板的TMT、生物医药公司,还有美团这样的独角兽。

  到目前为止,申请“3+H”的公司已有七八家,直接摘牌或运作旗下子公司奔赴港股的公司也有好几家。

  从最早摘牌递交港股上市申请的华图教育,到此后的库客音乐、汇量科技、亿邦股份等等。新三板市场或许也像新经济公司看小米一样,等着看第一家登陆港股市场的三板公司,会有怎样的价格。

  如果估值跟三板持平,或者还不如三板,岂不是很尴尬?毕竟供给太大了,7月12日一天就上了8家,港交所的锣都不够用了……

  而为了上市,那些新经济公司不惜自降估值,小米贴着下线定价,在美国上市的优信更是主动将融资额从5.47亿美元降到2.25亿美元。一句话,只要发出来就赢了,现在这些独角兽对于估值,已不那么“锱铢必较”了。

  难怪有市场人士评论称,小米等公司上市最大的赢家是港交所。这些独角兽也许上市首日会破发,但这不是港交所考虑的,它能做的是尽快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上市,提高其在新经济领域的市占率。

  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交易所,港交所不对公司上市做主观判断,只管公司的信息披露,同时推出尽可能多的工具供投资者选择。

  / 03 /

  一级市场钱荒,二级市场心慌!

  今年以来,美团点评、海底捞等公司已纷纷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代表头部企业的独角兽们,其热情似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被集中点燃,倾巢而动,自发涌向更公开的资本市场。

  “Why Now?”

  现在看来,上半年迹象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没钱了。

  读懂君曾做过一个统计,今年前5个月,整个新三板市场新增定增预案仅275.85亿元,去年同期为727.48亿元,同比减少了62%。

  莫说流向新三板的钱消失大半,整个一级市场的钱都在收紧,GP们越来越爱惜子弹。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完成募资规模仅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

  在风口上奔跑了两年的摩拜,匆忙卖给了美团;剩下的OFO也在想尽办法,创造现金流。谁也没想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最终以这种方式收尾。好像一夜之间,风向就变了。

  其实不止一级市场在失血,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都在收紧。

  南京接连崩盘的P2P平台,给我们演示了一个庞大的钱不见了的故事。之前向钱宝这类高返平台持续输血的一个管子是现金贷,很多年轻人以高利率借现金贷,转而投入利息更高的高返平台赚息差。

  去年四季度,监管发文限制了现金贷,P2P平台就开始失血;11月,南京一下推出十个新楼盘,很多人为了“打新”集中从各个平台提现。多重压力下,本就靠借新还旧支撑的钱宝网轰然倒下。

  曾叫嚣要救赎新三板的张小雷,他所创造的钱宝网倒下了,既不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最近杀伤力最大的消息莫过于接二连三“炸”掉的P2P公司们了。

  同样被抽血的还有股市,楼市打新叠加独角兽上市抽血,引发市场下行,很多小票股价撑不住连续下跌,然后就是配资爆仓,引发更大范围内的闪崩。

  在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监管还在不断向市场传递信息,不要指望水管会松开。

  在此大环境下,资金的风险偏好肯定要发生变化。退出,成了除楼市以外,所有市场都在发生的事情。

  一级市场钱荒,二级市场心慌。流动性消失了,烧钱还没有停下来,这对一直以来依赖融资输血的新经济公司是致命的。

  于是,敞开怀抱的港股,就成了它们迫切想要拿到船票的最后一艘“方舟”。加上时间紧迫,饶是独角兽也得争先恐后。

  不久前,鼎晖资本创始人王功权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话,“小米和美团IPO三个月内的股价表现,将深刻影响中国创投行业的投资价值取向,将来回顾起来就会发现,这两家公司在这个历史阶段,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好,则大家继续做爆炸成长的梦想;不好,则风险投资的一个泡沫时代结束”。

  讽刺的是,一级市场的独角兽还没有来,我们的二级市场已经先把自己引爆了。

  最近上头喊话的意思已经很直白了:都担心贸易战引发股市崩盘,出现系统性风险,但我们老早就已经躺倒在地上了啊,还要怎么崩?真的搞不懂你们这些韭菜到底在怕什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