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金评天下|“股投不炒”知易行难

2018-07-14 14:04: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个没有“炒”的股市,不知是什么概念。最近,“股投不炒”横空出世,当然这并不是偶然,它其实就是说要“价值投资”。但是,所谓理想状态的“股投不炒”或者价值投资,几乎是不现实的。

  ■ 刘柯

  一个没有“炒”的股市,不知是什么概念。最近,“股投不炒”横空出世,当然这并不是偶然,它其实就是说要“价值投资”。但是,所谓理想状态的“股投不炒”或者价值投资,几乎是不现实的。

  从经济学的范畴看,制约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供求关系、国家政策和国际价格。其实股票价格是最市场化的价格,即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地形成的价格,这个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的。既然有波动,那就会有高与低,价值投资也就只能是相对的。比如,750元一股的贵州茅台(746.99 +1.28%,诊股)市盈率接近40倍,26元一股的招商银行(26.23 +0.73%,诊股)市盈率只有10倍出头,两个都是A股中为数不多的好公司,怎么去判断它们的价值?买750元的茅台就是“股投不炒”?

  我不知道“股投不炒”该是怎样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因为即便像美国这样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也不是单纯的“股投不炒”。比如,投资亚马逊和特斯拉算不算价值投资?但它们又是长期亏损的公司,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这就是“炒”,但却“炒”出了伟大的公司。诚然,美国有巴菲特这样恪守价值投资的股神,但美国股市也有很多仙股,也有大量的投机客,没有一个资本市场敢说自己是绝对干净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反观A股,我们具备不具备“股投不炒”的环境?价值投资喊了很多年了,从当初设立投资基金,到QFII,就是想让机构投资者成为A股的中流砥柱,但一直都事与愿违,现在这些中流砥柱很多时候比中小散户还“炒”得厉害,这就是A股的现状,因为A股基本不具备价值投资的基础。我们扳起指头数一数,有几家A股的上市公司值得长期价值投资?不会超过100家吧,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初创企业,完全市场竞争中能活过十多二十年的都是凤毛麟角,怎么定义这个长期的价值投资?

  但A股有数千家上市公司,刨除这百十家好公司,还存在大量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公司,怎么去发现和定义这些公司是不是该“股投不炒”呢?也许有人说,你不要去买那些概念股垃圾股,但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上市公司,是合理合法有被买卖权的公司,是正儿八经经过审核上市的公司,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二级市场的错,凭什么放它们上市而又教育投资者不要买?至于那些造假上市的恶劣公司,“股投不炒”长线持有更是血本无归,这些经历重重审核过来的公司,谁之过?至今没有看到审核环节有什么责任追究吧,公司顶格也就罚款60万,至于退市,它们无所谓,反正不用退还早已用光的募集资金。

  所以,在A股谈“股投不炒”,完全就是不懂国情。至于拿股市和房市相提并论,那更是幼稚。中国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产值400万亿以上,股市就是个配角,总市值才50万亿,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至于有人把股市的“涨停板”和限购拿到房地产市场去“玩”也是一个笑话,在上涨趋势中“涨停板”是助涨的好不好,还不如放开一步到位释放做多能量;再说限购,住房本身是不动产,不炒可以住,股票是虚拟经济,不适当投机,只搞价值投资,可能吗?那不如存银行或者买国债了。中国现在极度缺乏投资渠道,居民大量存款不知道该怎么保值升值,怎么可能股票不炒?是和房地产一样限制投资资格吗?新三板就有500万门槛,是只投不炒了,结果成了死水一潭,新三板很多公司质地比主板还好,没有流动性,一切都是白搭。

  资本市场应该允许一定的泡沫存在,没有哪个国家的股市敢说自己是绝对的价值投资,“股投不炒”可以,先让那些垃圾股鸡肋股退市,赔偿投资者损失,只留下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这样大家也就没什么怨言了。或者你不要再审核了,让市场自己去选择,垃圾股给垃圾价或者根本发不出来圈不了钱,好股给好价,自然优胜劣汰。你不能给市场扔了垃圾又要大家背黑锅,夸夸其谈说什么“股投不炒”,其实在中国,最好的只投不炒就是存银行定期,根本不应该到股市中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