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泰资管:大跌之后 什么样的公司回购无法托起股价

2018-07-09 22:28: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人性与周期不变。“水煮旧闻”选编金融投资类“旧新闻”,对照当下热点,并非扬汤止沸,未来或水落而石出。我读旧闻,君听新声;我弹弦歌,君知雅意,往事不只回味。

  持续震荡下行之后,产业资本终于坐不住了。近期,上市公司回购潮在A股陆续上演。

  据上海证券报统计,6月以来至今上市公司主动式回购的计划规模最高已逾250亿元,相比5月增幅高达500%。另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已经有约320家上市公司耗资近13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回购公司数量也逼近去年全年规模。

  在美股市场,回购行为被认为是好学生的标配,它可以向市场传达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被低估、公司现金流充裕等信号,起到提振股价的作用。彭博资料显示,过去五十年来股份回购帮助美国部份股票上涨超过300%,包括谷歌和苹果等美国知名大企业,目前都还在回购股份。

  那么,同样的回购行为,能否为大跌之后的A股上市公司托价?事实上,A股历史上的回购潮并不太多,但套路不少,涨跌互现。

  上市公司回购潮涌 托举股价抑或趁机减持

  来源:经济导报

  记者:杜海

  刊发时间:2013年11月4日

  山东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也对导报记者直言,有的公司宣称公开回购股份实则“口是心非”,其实未必有计划真正去实施回购之举,或者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象征性地回购小部分公众股份,“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实现上市公司的内部利益。”

  在熊市中股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计划推动股价上涨,然后限售期结束的“大小非”可趁机大量抛售手中股票,从市场中套取现金。

  点评

  回购股票有助于公司市值维护及提升每股收益,但同时也不能排除一些公司出于为再融资保驾护航、因质押需维护股价等考量。虽然这几年监管趋严,但忽悠式回购并未绝迹。比如,有一些上市公司的首次回购意向公告日和当年可流通时间高度吻合,则说明其套现考虑的可能性比较高;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长期低于回购价,却在发布回购计划后迟迟不见行动。

  9月回购力度升级 3家公司率先“交卷”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李曼宁

  刊发时间:2015年9月30日

  继四部委联合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之后,进入9月份,上市公司回购潮再次升级,一共有2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最新回购动态。其中,3家公司全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12家已实施回购,4家股东大会已通过,3家通过了董事会预案。从9月份宣布回购方案的公司股价表现看,回购效果难言达到预期,仍有逾五成公司自发布回购方案之后(截至9月29日)股价下跌。

  点评

  2015年9月,同样是在指数大幅下挫之后,多家上市公司开启回购,不过,如新闻中所说,逾五成公司自发布回购方案之后,股价仍然跌跌不休。这种回购后的估值分化现象,足以说明回购行为只代表管理层对公司现在估值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度,而非上市公司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回购股票能否真能提振股价,还要看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公司自身经营和业绩(内生动力)。

  另外,熊市之际,有些投资者对于利好视而不见。一旦利好释放完毕后,则仿佛最后一个支点被抽取,股价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下跌。

  虽然A股中上市公司的回购或许并非完全诚意满满,但无论如何,近期的多家公司频繁披露回购计划的行为,的确可以起到对当下投资信心的提振,也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一种尝试。

  不过,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回购能都能托起股价。纵然巴菲特对股票回购的钟爱众人皆知,但他并不是无条件地钟爱回购,要知道,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他才会选择股份回购:一是公司拥有充裕的资金来维持日常运转和所需的现金流;二是股票价格远低于保守估计的公司内在价值,只有当回购价格低于股票内在价值时,继续持有的股东的利益才不会受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