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股权质押持续从严监管 质押率显著降低风险释放

2018-06-26 22:10:4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始于2014年,股权质押就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最主要的融资工具,由于来钱快、融资成本低等特点,该业务在2017年达到顶峰。不过业务的井喷,也让股权质押风险逐步显现。近年来,监管层对股权质押业务不断进行约束,进入2018年,股权质押新规更是得以实施。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股权质押风险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和释放。

  

监管新规不断出炉

去年9月,为了为进一步聚焦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服务实体经济定位,防控业务风险,规范业务运作,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沪深交易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新规在征求意见数月后,于今年正式实施。

 

  在此新规下,首要改变就是限制单只股票质押集中度,因为在A股市场上,单只股票的股权质押比例是较高的,往往蕴含大量不确定性风险。

  另外,该新规还明确表示,融入方首次最低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

  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徐彪团队分析认为,股票质押的融资方无非三类,要么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拿券换钱用于生产,要么是散户通过股票质押来加杠杆,要么是金融机构做投资管理的一些动作。细看这三类主体,金融机构股票质押业务本身占比就不高,我国金融机构持有工商企业股权本身就受限,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等持有股票比重也不大。散户的特点是主体庞大,但由于大部分散户持股市值不大,自然股票质押市值也不大。可以这么说,500万元这条线主要是限制散户通过股票质押来加杠杆。

  与此同时,证券业协会今年新规发布不断加码,1月12日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管理指引》,并已于3月12日正式实施。随后在5月份,证券业协会又发布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不得作为融出方、参与场外股权质押交易;不得提供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第三方中介服务。通知自发布之日实施,存续合约可以延期购回,期限不超过1年。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此次通知是对3月12日正式实施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办法的补充,也与前期监管口径保持一致。截止至2017年底场外股票质押市值总规模2.66万亿元,占全部质押交易总市值的43%。因此,该通知将堵住券商参与高风险质押融资交易的规则缺漏,避免质押违约风险向金融机构传导。

  

质押率降低效果显著

从连续的高密集政策监管之下,股权质押的质押率也明显降低,达到近年来最低点,这也大大降低了未来股权质押存在的爆仓风险机率。

 

  火山君根据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回购数据发现,上周,深市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低至30.92%,保持平稳,而在今年4月,深市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一度跌至25.89%,这也是自2016年3月以来,深市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首次低于30%,而深市无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上周为33.94%,继续保持下行的趋势。

  同样,上周沪市有限售条件股份平均质押率上周为38.63%,尽管质押率有所回升,但近两个月平均30%左右的质押率仍是史上低位,另外,沪市无限售条件股份上周平均质押率仅为31.65%,此较2015年60%以上的质押率拦腰斩断,风险进一步释放。

  某券商不愿具名的股权质押业务负责人曾告诉火山君:“我们现在基本不做股权质押业务了,不敢接。如果有业务上门,首先必须考量这家公司流通市值超过50亿元,交易流动性不好的公司直接拒绝。其次,公司业绩必须要好,质地好可以考虑,垃圾公司拒绝”。

  不难看出,各大券商目前对股权质押项目也是慎之又慎,除了优秀的公司还能有办理该业务的可能,其余质地不好,业绩不佳的公司想进行股权质押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一深圳不愿具名私募经理也向火山君表示:“在降杠杆的趋势下,目前暴露出股权质押风险基本都是以往存续的项目,当时办理时质押率较高,因此在市场不好的时候,爆仓风险显现。但是虽然市场整体质押较大,但是真正有爆仓风险个股其实不多,毕竟在面临风险时,还有不少手段来弥补平仓风险。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风险可控,对投资影响更多是心里层面。我觉得此时监管层发声,有助于投资者认清股权质押市场的现状,以免人造恐慌发生,这是对市场维稳有积极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