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掘金A股修复行情仍需“沙里淘金”

2018-06-24 22:41: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期两市持续回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分析人士表示,市场在空头压力和人气极度萎靡的背景下,对利空往往会过度解读和放大,而利好会被弱化甚至掩盖。因此,只有利空出尽,市场才会慢慢止跌、筑底、反弹。A股后市如何演绎,哪些板块投资价值彰显?中国证券报邀请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上海证券投资顾问赵晓历以及北京海厚泰资本合伙人余科就上述问题解读。

  估值已处相对低位

  中国证券报:两市持续回调原因是什么?

  魏伟:近期A股市场呈现较大调整,主要原因是来自于金融严监管、信用违约、外部因素等引发的资本市场对流动性以及经济增长的担忧,以及局部风险加速释放。避险情绪短期上升,风险偏好持续走弱,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也已经从上月的4061亿元回落至了本月的3594亿元。

  赵晓历:近期两市持续回调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两点:一是市场在跌破3000点以后,恐慌气氛有所上升,造成了市场的大幅的下挫。二是股票质押比例比较高。

  余科:直接原因主要是外部因素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冲击。在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美元保持强势,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经济数据欠佳且处于杠杆出清周期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让投资者忧虑,进而减少股票之类的风险资产的配置而诉诸于避险资产。从盘面上看,也有明显的投资者“扎堆”低估值蓝筹取暖,纷纷舍弃中小创股票。

  中国证券报: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如何,哪些板块出现超跌?

  魏伟: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回落至历史分位数50%以下的水平,蓝筹板块在40%左右,中小创在10%-20%的区间内。

  截至2018年6月21日,上证综指估值(PE TTM)回落至12.98x,估值历史分位数为41.07%;中小板指估值为27.33x,历史分位数为21.82%;创业板指估值为36.93x,历史分位数为11.02%。行业板块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结合行业盈利以及外资流入的影响来看,金融地产板块已具备较好的估值修复空间。当前银行板块PB为0.82x,估值分位数有0.05%;非银金融板块PB为1.58x,估值分位数仅为0.40%;地产板块PB为1.53x,估值分位数为3.23%。

  赵晓历:很多板块也都出现了超调。从时间周期上来看有两种:一种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面股价打个五折、六折。比如旅游板块,最近一年多基本上打了五六折。还有一种就是像水泥建材板块,有些股票在半年以内股价也打了对折。此外,次新股折扣也相对更大。从操作角度而言,这些个股都有短线反弹的机会。

  余科:目前A股市场按总体PB水平来看已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由于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从PE看的话仍有向下调整的空间。年初至今,通信、有色、电力设备、机械、传媒等板块已经出现了相对比较大幅度的调整,与消费、医药板块行成鲜明对比。不过,在明确的市场信号或者政策信号前,对上述板块建议还是以观望为主,谨防上述强周期性的板块戴维斯双杀。强者恒强,建议布局一些弱周期的、消费属性、出口成份占比小、质押率低、负债率低的标的。

  规避绩差板块

  中国证券报:近期个股分化较为剧烈,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魏伟:当前市场呈现交易集中度快速上行的变化,短期是避险的结果,长期来自于风险定价的上升,本质上来看更多的是资本市场从趋势定价向风险定价转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监管趋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成为首要任务。去杠杆、防泡沫等政策也都来源于此,严监管的政策环境和向下的金融周期使得资产的定价产生了逻辑上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市场开放趋势逐渐加大。双向开放金融加快,市场的互联互通同样带来定价机制的互通,海外成熟的价值化的定价机制对于A股的影响长期看是越来越大的。

  市场越来越需要风险定价的能力,结构性风险释放则需要投资者主动回避,例如非标收缩使得企业融资渠道减少,企业经营和融资风险上升;信用违约增加的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风险;上市公司并购业绩承诺兑现风险。

  赵晓历:在部分股价打了对折,甚至打了三折以后持续创新低的背景下,有一部分失去了持续盈利能力的股票投资者还是不能轻易抄底抢反弹的,投资者应该注意规避。

  余科:部分股票近期呈现持续性下跌,有一部分是由于股票质押引起的连环平仓,有一些是资金选择往避险板块流动的结果;反映出的趋势就是市场流动性逐步往头部企业集中,一些小票逐渐丧失流动性。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买好股显得非常重要,尽量选择布局一些质押率低、负债率低、经营稳健的行业龙头。

  中国证券报:成长股动能弱化,新经济概念集体降温,市场风格将如何演绎?

  魏伟:代表新经济的成长板块仍然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成长板块内部在加速分化,考虑到金融监管、资金压力以及政策力度,并非所有成长板块均会面临趋势性上涨。更看好转型政策加速加码的投资领域,即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上述领域的行业龙头或者具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上市公司。

  余科:概念股炒作在强监管、降杠杆的环境下,只会走向穷途末路,真正的成长股并没有降温,降温的是只有概念、没有业绩支撑的伪成长。

  反弹延续依靠内因

  中国证券报:后市催化市场反弹的因素会有哪些?

  魏伟:对于市场来说,短期内避险仍然较为重要,但是风险释放后的机会才是股票市场中长期真正的机会所在。未来可能释放的利好集中于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金融开放的持续加码以及外资的引入(MSCI纳入比例以及沪伦通的开放)以及经济转型改革的加速。

  整体来看,建议投资者应该在下半年逢低布局,长期布局行业快速增长趋势,短期寻找低估和安全边际;新兴成长和消费领域中长期来看将存在趋势性向上的机会,而相对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也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赵晓历:后市催化更多主要可能还是源自内在因素。应该来说在2800点附近市场是震荡筑底的。沪指从一月份3587点以来不停下跌、反弹、横盘整理,再下跌、反弹、横盘整理,再继续下跌,台阶一个比一个低。

  从中期角度来看,3000点以下会是市场的“黄金坑”,投资者可逢低在下方建立一些多头仓位。未来两三个月,市场会走出3000点以下的“黄金坑”。

  余科:物极必反,外部因素对市场情绪的影响边际效益递减,跌得多了,自然会有反弹;投资者可以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拥抱一些确定性的板块,例如大众消费、医疗、5G、半导体芯片等板块,然后从中寻找合适的标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