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

2018-06-23 23:57: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6月14日下午4点,廖明义(化名)轻轻带上房门,下楼。趁媳妇还在屋里睡觉,他打算去二房东那里问问,附近哪里还有合适的房子出租。廖明义夫妻都是深圳富士康龙华工厂的工人,此时距离他们上晚班的时间还有4个小时。

  此时,距离他们搬离这套房子的最晚时间,还剩36天零8小时。“最后通牒”就贴在一楼的过道里,写明这栋楼的租期将至,所有租户必须在7月20日之前搬离,落款时间是6月10日。

  廖明义住在清湖村,这个城中村和富士康龙华工厂隔一条小河相望,所以这里居住的2万人中,大多数是富士康的工人。在近期展开的清湖村改造项目中,万科等开发商介入进来,工人们开始感到恐慌:房租上涨在即,收入仅在中低水平的他们,将有何处可栖?

  妥善对待工人的居住诉求,对于万科和富士康,甚至深圳市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40年,深圳之所以迅速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离不开千万个产业工人的努力劳动。善待他们,即是延续产业发展的血脉,也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有温情。

  清湖村的一天

  清湖村里没有湖,这里有的是239栋村民自建楼,多是七八层的小楼。整个村庄由西向东铺陈,楼宇之间阡陌纵横,东西向是两车道的马路,南北向的楼间距很窄,大约一米来宽,所以这些楼被当地人称作握手楼,意思是说两楼相对的窗户里伸出手来,几乎可以交手相握。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村民自建楼二楼外扩,形成握手楼形态。摄影:史小兵

  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多数来自农村,成为富士康的一名产业工人,成为清湖村的一名租户。这里俨然是一个小社会了,自建楼的二层以上住人,一楼被切割成商铺,饭店最多,其次是网吧,还有棋牌室,间或有一间菜店、便利店或者药店。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自建楼楼内过道。摄影:史小兵

  很多城中村的问题,清湖村都有,它楼宇密度极高,人口流动性大,卫生状况也一般。每栋楼都被分割成了很小的单位,房租不算贵,像廖明义租的那间,20来平米,一个月600多块。当然,房屋是非常简陋的,谈不上有什么装修,一张席梦思搁在地上,旁边有个简易的柜子,有个厕所可以洗澡,用电磁炉可以烧饭,是个栖身之所罢了。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出租屋1。摄影:史小兵

  但清湖村似乎又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政府应该在前些年对它做过一次改造,这里每栋楼都被贴上了鹅黄色的瓷砖,单从外面看,几乎就像一个年代稍久的居民小区。只是现在,清湖村又要经历一次新的改造,这一次市场上的企业参与了进来,它们从房东手里将楼整栋租下来,改造成精装修的长租公寓。所以清湖村的楼在依次腾退,现在轮到了廖明义租住的这一栋。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出租屋2。摄影:史小兵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出租屋3。摄影:史小兵

  廖明义找到了二房东王壮(化名),这个江西来的胖子就住在二楼楼梯对面的那间,门常年开着,谁上楼都得打那经过,他就像这栋楼的守门员。王壮从大房东那里把楼租下来,按月付房租,吃差价,每层楼大概能赚1000来块,一栋楼就是7000块。这生意看起来轻松,但也苦,得拖家带口日夜坚守。王壮看起来和租户们关系不错,“说起来大家都是打工的,我是给大房东打工的。”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王壮(化名)每天守在二楼。摄影:史小兵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摄影:史小兵

  守门员王壮的“球门”即将失守。清湖村的未来已经摆在面前。他的楼对面,机构化运营的长租公寓草莓社区已经开业快一年了。过去一段时间,王壮冷眼看着草莓社区,“来来往往的人里,没有一个穿工服的,都是‘抱狗的’。”原因很简单,单间房租1880起,富士康工人的工资大概是四五千块,哪里能承受的起。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摄影:史小兵

  所谓“抱狗的“,是王壮的笼统形容,他指的是关内的白领。1880元的房租对富士康的工人来说贵,但相对罗湖、福田的房租来说,可谓相当便宜了。尤其地铁4号线开通以后,从罗湖到清湖非常方便,清湖站下车后只要换乘轻轨,几分钟便可到达清湖村。所以越来越多的关内白领住进了清湖村。

  廖明义夫妻从来没进草莓社区看过。他们当然知道里面什么都好,空调也有,洗衣机也有,但是要他们支付超过1000块的房租,想都不敢想。说起来,他们是富士康的双职工,每个月总收入有九千多块,“但是老家还有两个娃,一个月至少得寄回去2000块,这边还要租房子,要生活,每个月都剩不了多少钱了。”

  草莓社区立在那,就像一块给廖明义等人的警示牌。现在每个月多出一两百块,还能找到没有腾退的房子,但随着改造计划的推进,这样的房子会越来越少。他们将去哪里容身?

  万科的九个月

  富士康的工人们想保卫清湖村这个阵地。6月11日,有富士康员工在龙华厂区内张贴了一张公开信,开头就是:“万科来袭,人心惶惶”。“如今,万科进行城中村改造,改造后的房子,房租要翻二三倍,岂有此理!”

  公开信的矛头仅指向了万科,万科有些冤了。因为参与到清湖村改造中来的,不仅万科一家。王壮听说, 整个清湖村像分蛋糕一样,被切成了三块,其中东村给了万科,他所在的东路给了金地,另外的西村则给了另外一家开发商。

  最先进场的也不是万科,而是金地,草莓社区是金地的长租公寓品牌。正是草莓社区,给了富士康工人们房租即将上涨2~3倍的预期。

  当然,在城中村改造中,万科是最旗帜鲜明的一家。2017年9月,万科与福田区南园街道办宣布合作,采取“城中村综合整治+物业引进和管理+城市化商业运营”的运作模式,对辖内城中村玉田村进行治理。这是万科乡村振兴业务的第一站,它给这条业务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万村计划”。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摄影:王芳洁

  当然,万村计划不仅包括城中村改造,也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只是目前最主要的标的,还是深圳的城中村。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渔村上建设起来的国际大都市,尚存1317个城中村,总建设面积超过4亿平米。其中的大多数,在可预期的时间里,没有被纳入征地拆迁计划。

  企业的初心是好的。深圳的村民自建楼都建设在宅基地上,由于没有经过规划审批,建设的随意无序。为了利益最大化,村民们都尽量将地基占满宅基地面积,甚至会从二楼开始外扩,从而形成了握手楼的形态。一楼没有公共空间还不是最要命的,更麻烦的是自建楼内部,管线老化,消防设施缺失,为了防盗,每扇窗户都加装了防盗网,一旦发生火情,内部人难以逃生。

  万科的计划是,将城中村的旧楼整租下来,改造成长租公寓泊寓进行出租。就福田区玉田村的实操经验来看,万科是依次进行腾退和改造,以便原租户可以在附近还能找到住所。改造后的楼宇,不仅进行了精装修,高层还加装了电梯,管线也得到更新,增加了消防设施。为了克服城中村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逃生通道两大问题,万科在一楼留了公共空间,又将楼顶改造成为天台,握手楼间天台相连,从而形成大的场地和逃生通道。

富士康工人公开信质疑城中村改造:将去哪里容身?

  玉田村楼顶,被改成公共活动空间。摄影:王芳洁

  业主们当然欢迎万科们来当二房东,对于他们来说,系统性的楼宇改造不仅意味着资产增值,更重要的是责任规避。以往,在个人经营的情况下,若楼宇内发生事故,业主方要承担责任,如发生严重火情,业主很有可能要被判刑。但既然万科这样的世界500强介入了,他们身上的责任也就少了。

  并且,开发商出给业主们的租金非常有竞争力。“一栋楼一个月,我出3~45.5万元租金,开发商也能给到5~6万,他们当然乐意给开发商。”王壮说。

  就万科而言,万村计划只是其多元化转型后的一条支脉,目前应该还处于探索阶段,集团也没有给这些新业务硬性的盈利要求。万科的新业务多被纳入城市公司范畴内,不仅是让各城市公司之间形成赛马,也是为了给新业务更宽容的生长空间。目前签约的城中村改造楼宇,万科拿到的租期多在10~12年间,但成本回收周期就测算到了7~8年。

  万科的本意是,尽量不过分的抬高房租,让原住民能住在原处。只是清湖村人此前没有接收到这些信息。没有开发商来和廖明义们接触过,请他们去改造好的项目看看,问问他们究竟能承受多少价格。业主们也只是通知了二房东,二房东们又将一张告示贴在楼下了事。

  在富士康工人们看来,改造只关乎生意。那封公开信表达的,不仅是诉求,更是抱怨:谁来关心他们的生活?

  6月11日下午,针对清湖村改造计划争议,万科发表了情况说明,其中详陈了两个已改造项目的价格趋势,其中坂田新围仔,未改造单房均价为800元,一房一卫价格区间为1100—1200元,两房一卫均价为1250元,改造后的泊寓价格区间为798-1398元(含家私家电),福田玉田村,未改造的单房价格区间在1250-2600元,一房一厅或两房价格区间在2600-4000元,改造后的泊寓价格为1398-2498元(含家私家电)。

  富士康的二十二年

  某种程度上,对于富士康工人们来说,万科、金地等开发商,和草莓社区里的租户一样,都是外来的。他们像两个世界的人,彼此互相打量,也许有诸多不满,但只能保持一定距离。工人们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了富士康公司身上。

  公开信对富士康公司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公司按照全额工资的5%缴纳住房公积金,而非现在的以底薪为基数;工资要跟上房租涨幅,不能让房租超过底薪的三分之一;公司为员工提供宿舍,保障居住问题。信末,撰信者号召工友们“打电话去工会投诉并提出我们的要求”。

  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富士康的员工人数超过100万,这100万里,绝大多数是拿几千块工资的一线产业工人,而他们老板郭台铭的身家为91亿美元(根据2018年福布斯排行榜统计)。巨大的贫富差距,非常容易造成人的心理鸿沟。

  自1996年建立龙华工厂以来,郭台铭刻意的保持了低调,他将自己的办公室设在厂区门口,只是一排类似临时建筑的铁皮房子。但现在已是网络社会,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丰富又便捷。

  这些年,富士康的劳资问题时常成为热点,清湖村改造事件也不例外。对于这封公开信上的要求,富士康工会在6月11日发表声明,称将积极协助员工,做好同政府、社区及第三方开发商的沟通工作。

  2007年,富士康组成了中国最大的非公企业工会,截至2016年9月,工会会员数达到93.7万人。和大多数企业工会流于形式不同,富士康的工会是真正“有钱有权”的工会,掌握了按员工工资2%划拨的工会经费。劳工代表也是由基层职工层层推选组成。每年末,由工会主席带队,劳工代表组团,会与资方进行谈判,确定来年的工资增长幅度。

  一名富士康员工了解到的情况是,2018年的工资涨幅基准线为3%。这个涨幅能否覆盖生活成本的上涨,很难说。至少在房租这块应该不行。在过去几年里,王壮每年会给租户涨一次房租,每间50块至100块,对比原房租,涨幅应该超过了3%了。

  工人们还希望将房租明确在底薪三分之一范围,但清湖村的业主,与富士康公司本属不同个体,似乎很难互相约束。“里面涨了,外面也涨,他们(房东)的消息比我们还快。”廖明义的媳妇说。

  富士康工会的声明中并无实质性回应,上述富士康员工的想法是,城中村改造是市场行为,公司既不是清湖村的业主,也不是开发商,在解决这件事情上很难有话语权。

  当然,富士康至少可以尽量多的提供员工宿舍。 实际上,富士康也一直有向员工提供宿舍,由外部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员工仅需缴纳每个月一、两百元的管理费。但宿舍只是多人间集体宿舍,因此很多有伴侣的工人会选择在外租房居住。

  另外,和所有制造业工厂一样,富士康工人的工资分为底薪和加班费,底薪不高,加班费根据《劳动法》规定成倍增加,所以工人们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加班,廖明义夫妻每人每天会加班两个小时。于是在他们的工资里,很大一块就是加班费。公开信里提议,将加班费也纳入公积金计提基数范畴。

  站在工人的角度,这个要求当然合情合理。但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富士康来说,这无疑将增加一块巨大的成本,也许会造成对盈亏平衡线的一次冲击。根据刚刚上市的工业富联(18.72 +3.03%,诊股)披露,该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率仅4.57%。

  截至6月20日,上市不足半月的工业富联(601138)经历了连续四个下跌,20日盘中更一度跌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