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 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2018-06-15 22:58:54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上证指数今天继续调整,盘中低见3008.73点,创下2016年10月以来的新低,3000点整数关口近在咫尺。与此同时,其他几个主要市场指数也表现惨淡:深证成指再次跌破万点大关,逼近年内低点,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也接近年内低点。

  3000点保卫战打响 6月以来已有1/3股票创下年内新低

  今日,A股市场延续低迷态势,上证指数也在继续寻底:盘中触及3008.73点,创下2016年10月以来近20个月新低。

  随着市场的调整,相当数量的股票已创下年内新低。

  数据显示,在考虑权息因素后,多达1222只股票在6月份创下年内新低,占A股市场股票总数的约1/3,其中有951只股票在今天创出年内新低。

  另据统计,79只股票今年以来出现腰斩,其中跌幅超过六成的股票也有37只。这些股票多数都是业绩亏损或微利,股价出现“裸泳”。此外,中小市值股也居多。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多空因素交织:个股闪崩仍在继续 两大积极信号也不容忽视

  A、 个股闪崩仍在继续 中小市值股居多

  一方面,在原本低迷的市场氛围中,不少中小市值股票接连闪崩,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低迷。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多只股票相继闪崩。在昨日10余只股票闪崩的基础上,今日个股闪崩面进一步扩大,包括豫金刚石(6.44 -10.06%,诊股)、华仪电气(9.78 -10.03%,诊股)、华西能源(7.27 -10.02%,诊股)、南岭民爆(7.36 -10.02%,诊股)、齐翔腾达(12.40 -10.01%,诊股)、松发股份(16.36 -10.01%,诊股)、正平股份(11.42 -10.01%,诊股)、凯瑞德(12.59 -10.01%,诊股)、中新科技(16.10 -10.01%,诊股)、商赢环球(22.22 -10.00%,诊股)、中威电子(13.41 -10.00%,诊股)、世纪天鸿(28.08 -10.00%,诊股)、展鹏科技(10.99 -9.99%,诊股)、华统股份(50.45 -9.99%,诊股)、龙韵股份(44.44 -9.95%,诊股)、广东甘化(17.68 -9.98%,诊股)、新日股份(15.16 -9.98%,诊股)、宏达矿业(6.14 -9.97%,诊股)、创力集团(6.44 -10.06%,诊股)、金通灵(15.19 -9.04%,诊股)、万达信息(23.68 -10.00%,诊股)等在内的20余只股票盘中一度闪崩至跌停。

  有分析认为,指数创下阶段新低,个股闪崩面扩大既是市场流动性相对不足,也是市场信心低迷的表现。

  2、两大积极信号:创业板基金仍在获净买入 北上资金也在持续加码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方面,创业板指数基金份额总体仍保持较高规模,甚至继续增长,且并未出现大规模赎回。

  如华安创业板50ETF基金份额在前期持续增长,5月份突破80亿份后,近段时间总体保持在86亿份左右的水平,规模非常稳定,并未因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弱而出现大幅赎回的情形。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另一只规模较大的创业板指数基金,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近日总体也保持稳定,最新份额达到76.17亿份,较5月底仍出现一定增长。

  保卫3000点:超3成股票创年内新低,闪崩股不断…两大积极信号却在积聚

另一方面,目前北上资金仍在持续流入A股,并未因A股的调整而放慢流入的脚步。

  数据显示,在A股纳入MSCI前夕的5月份,沪股通净流入287.90亿元,创下年内单月净流入新高。到了6月份,这种大幅净流入趋势并未停止:截止6月15日,仅半个月的时间沪股通净流入资金合计已达到189.53亿元。深股通资金的净流入情况也大体相似。

  机构怎么看?

  国泰君安(16.41 -0.97%,诊股)策略团队研究观点认为,A股市场仍处于风险消化期,仍需以防风险为主。该机构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一是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下,市场预期财政支出有望加快节奏。二是信用风险暴露应对以及年中季节性流动紧张,市场预期6-7月间央行会降准。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市场整体仍处于风险消化期,市场行情更多来源于风险因素冲击后的估值修复,即所谓“跌出来的机会”。结构性角度来看,经济动能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周期资源品供给上升预期升温,信用风险暴露,重资产高负债行业或受到压制,资管新规推进下,金融体系负债端成本趋于上升,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进口力度加大预期下,国内相关市场受到冲击担忧有所加大。

  国信证券(9.72 -1.12%,诊股)的观点相对较为乐观。该机构认为,北上资金从 3 月开始持续流入 A 股市场,5 月北上资金流入规模创新高,行业上仍然是持续加配仓位最重的食品、医药等下游消费板块。国信证券认为,这可能是 A 股正式纳入 MSCI 前国外投资者对 A 股市场的提前布局。 在经历了前期大跌之后, A 股的配置价值逐渐显露。整体来看国信证券判断,在 11% 盈利增速的背景下,上证综指年内有望重回 3500 以上。信用风险等因素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制约更多的是暂时性的而非趋势性的。

  东方证券(10.47 -2.33%,诊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5月货币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同比降低28.43%,环比降低51.25%,市场预期13000亿元,大幅低于预期。

  东方证券认为,去杠杆卓有成效,但对A股市场资金面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监管层正在尽力避免去杠杆过程中非“两高一剩”但融资能力不强的企业被一同清理出局,然而在信用风险频发的背景下,不同等级债券利差并未收窄,政策是否有效还需观察:中长期来看,去杠杆将延续产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各行业龙头公司经营现金流充沛、融资渠道相对健康,抵御“紧信用”的能力更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