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入摩6日北上资金逾200亿元扫货相关成股份

2018-06-09 22:34:4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编者按:昨日,虽然A股三大股指集体走弱,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1%,但是北上资金依然逆市买入,合计净流入金额达8.32亿元。统计显示,自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以来的6个交易日中,北上资金持续涌入,累计净流入金额达204.64亿元。对此银河证券表示,A股正式“入摩”提振北上资金流入,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打破A股存量博弈格局,有助于加快对A股市场价值发现,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A股“入摩”首周北上资金净买入逾180亿

  自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生效后,北上资金积极布局,借助沪、深股通的海外资金首周保持高位净买入,累计金额已经超过180亿元,六成MSCI成分股获加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等行业获大幅增持。据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美的集团(54.66 +0.66%,诊股)、贵州茅台(777.95 -0.39%,诊股)和格力电器(48.15 +0.35%,诊股)等行业龙头股获青睐。

  根据MSCI以初步2.5%的纳入因子将226只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主要跟踪该指数的海外被动资金已于5月31日收盘后完成建仓,后续外资增量将看主动资金配置。其中,沪、深港通称为外资配置的重要渠道。

  A股“入摩”首周来,北上资金整体维持积极流入,6月1日至7日,沪、深股通日均净买入高达32亿元,环比5月日均净买入金额提升了30%,直至6月8日回落,期间净买入累计金额高达189亿元,成交总额高达1311亿元。

  6月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61%,但通过港股通南下的内资低位运行,同期净卖出合计72亿港元,成交总额也约为沪、深股通一半,“南冷北热”趋势显著,两地市场活跃度差异进一步扩大。

  对于A股“入摩”后港股吸引力被削弱的看法,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并不认同,反而会增加外资在港股当中的投资比重。因为MSCI首次将A股纳入其部分基准指数,同时调低其他地区股份的比重,但由于目前A股占MSCI指数的比例比较少,所以反过来会增加港股在指数中的净权重。

  在5月31日临收市前,以被动型为主的基金根据指数变动调整投资组合,仅在尾市竞价时段10钟内就有近1000亿元资金流入港股,推动恒生指数急涨,全日成交额暴增至2000亿元以上。由于增量资金的入场也明显看到港股自6月起开启了凌厉的升浪。

  至于港股通近期净卖出,梁浩荣推测主要是因为内地将发行的中国存托凭证而需要预留足够的资金。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A股“入摩”后,外资会加速流入A股,目前外资在A股配置约1.2万亿元,占比2%,未来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并看好蓝筹股表现;相比港股跟美股一样处于相对高位,去年资金大量流入港股,如今开始回流A股。

  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和e公司统计,6月1日至7日,借助沪、深股通北上的资金增持了约六成MSCI成分股,最新持仓市值已超5900亿元。期间合计超过一半的MSCI成分股期间股价上涨,其中,恒瑞医药(81.15 -1.05%,诊股)涨幅最大。

  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上资金持有MSCI食品饮料行业市值规模最大,达到1398亿元,其次是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金额均超过700亿元,上述三大行业在“入摩”首周获增量外资配置金额也是最多。

  从个股来看,美的集团成为北上资金加仓力度最大的MSCI标的,按市值推算约16亿元,格力电器则逼近10亿元。贵州茅台获北上资金增配力度居第二,约15亿元;三一重工(8.16 -0.49%,诊股)、宇通客车(22.28 +0.32%,诊股)和青岛啤酒(49.19 -1.46%,诊股)被减持力度居前。 (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