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芯片”大时代

2018-06-03 22:54:47 信息来源:投中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报道:随着中兴事件爆发和各方产业资本的聚焦,以半导体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正在升温。

  在中美贸易战即将宣布停火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突然变脸让即将平息的波折再次翻涌,对华加征500亿美元关税的同时,遏制中国对敏感技术的投资。

  技术,是美方在这次贸易战中举足轻重的砝码。贸易战发生后中兴事件爆发,美国对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压制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过来,这当中就包括企业家和投资人。

  下一个硬骨头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31.31 停牌,诊股)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由此中兴事件爆发。中兴事件背后是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对美国的全面落后。“中国芯”不可避免的成了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继阿里巴巴收购国产芯片公司中天微以后,又一股产业力量进入芯片行业——家电产业。格力与康佳都在近日高调宣布进军芯片行业。其中,格力电器(46.58 -1.94%,诊股)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即便是花500亿元也要造出来,后者则是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半导体行业。康佳集团总裁周彬表示,要用5-10年时间,跻身国际优秀半导体公司行列。

  “董大姐”语出惊人登上头条不是稀奇事,康佳的跟进似乎让外界感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家电业要变天了。中国家电研究院总工程师鲁建国对投中网记者表示,中兴事件的爆发触碰到了中国企业家最敏感的神经——企业尊严。

  与智能手机、通讯器材这类产品相比,家电产品对芯片的要求并不高,早年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为何不做芯片”,董明珠坦言:“芯片非常便宜,才几块钱一个。”中兴事件的爆发让她警惕起来,芯片虽然便宜,技术却一点也不廉价。芯片是家电产品的上游供应链,一旦受制于人,影响的是整机制造。一直将掌握核心科技作为slogan的格力显然在前些年并没有掌握住核心技术。

  鲁建国称:“中国家电产业过去一直是重整机、轻零部件的状态。在企业做大的同时,并没有及时补强,没补强的部分就包括芯片产业。”

  明势资本是国内少有的在半导体行业有所建树的早期投资机构,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芯片产业,更是其背后更大的半导体产业。明势的投资经理Matt此前曾在半导体行业从业6年,对于该行业内部有着独到理解。

  在他看来,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正在打响一场技术攻坚战,“现在仍需进口的半导体元件,有一些已经是需要啃的硬骨头了。需要意识到,目前中国在半导体元件上的生产制造,仍处于早期。”

  计划之内,意料之中

  中国家电产业对于芯片的探索可以追溯至1999年,彼时多家家电巨头尝试向芯片领域拓展延伸,如海尔于2000年在北京、上海成立两家集成电路公司,以及TCL投资芯片公司,并成立并购基金。除此之外,创维、美的与长虹都在芯片产业上有所尝试和发力。格力和康佳,并不是最早发展自研芯片的家电巨头,却因为这次中美贸易战备受瞩目。

  Matt在谈及国产芯片现状时表示:“目前来看,国产半导体行业已经迈过了早期技术积累的阶段,相对简单的外围器件,我们已经实现国产化。甚至我们在传感器技术上,已经做到领先并成为国外知名品牌的供应商。近2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家电企业现在选择公布进入半导体行业的消息,鲁建国表示,这并不是一时兴起,显然是有所计划和准备。据了解,早在2017年,格力就成立了微电子部门,研发自有芯片。

  对于家电行业而言,芯片是刚需,在仍以进口为主要渠道的今天,自研芯片意味着广袤的市场。而此前困扰芯片发展的资金问题,也随着家电巨头们的做大得以有效缓解。

  在Matt看来,芯片本身的制造难度,并不是简单用钱可以弥补。半导体制造方面,包括上游机械设备、硅基材料甚至粘合剂都需要进口。“我们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是生产能力相对落后很多。”

  随着中国智造2025计划的发布,由国家牵头引导的产业升级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2014年时,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并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重点扶持集成电路产业。鲁建国认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基础工业的快速发展,让芯片制造的成功率提高不少。

  “家电行业下决心了。”鲁建国说道:“中美贸易战发生,让此前还在决策阶段的事情加速完成,促进了企业领导对核心技术的重视。现在是最合适的时间节点,发布芯片计划彰显实力的同时,还可以响应国家号召。”

  对比来看,国外家电巨头,如松下、三星以及通用等,其芯片制造能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家电产业进行芯片研发本身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家电巨头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能再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芯片发展历来都需要时间锤炼。以华为为例,其在芯片行业的研究已经经历十多年,如今仍未成为国际主流,很大程度上说明芯片研发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部整机的设计和研发或许一两年就可以完成,但是一个成功且成熟的芯片却需要花费很多年,并且迭代还会很迅速。”鲁建国说道。

  大时代

  随着中兴事件爆发和各方产业资本的聚焦,以半导体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正在升温。Matt表示:“一级市场上,半导体公司的融资速度加快和估值上升是很直观的体现。”

  “我们坚信一个行业的内延式发展和它本身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看短期效应,并且我们相信这个热潮大概率会很快退去,行业重新回归正常。”Matt如是说。

  作为市场化机构,如何为出资人带来实在的回报是最重要的。纵观美国、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可以发现,以国家出资为代表的非市场化基金,才是真正可以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和前进的源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大基金共投资49家企业,累计有效决策投资67个项目,累计承诺项目投资额1188亿元,实际出资818亿元,分别占一期总规模的86%和61%。

  在中兴事件爆发后,曾有人指责中国的投资机构对半导体企业不够重视。Matt则认为:“美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很少涉及半导体投资。巧合的是,美国风投行业早于中国20年出现。”

  对于中国的投资行业来说,投资半导体不仅预示着大额投入、不确定性以及至少10年以上的投资周期,更主要是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产业分工愈发明确,产业玩家也越来越集中,这个相对已经非常成熟的行业并不适合财务投资人进入。半导体行业的烧钱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一次互联网的烧钱大战。

  但是,这不意味着芯片产业没有机会。

  Matt认为,“半导体行业正在从平行整合发展至垂直整合,这是一个纺锤型的发展周期。数年以前,以IBM为代表的垂直整合型公司,既具备芯片设计能力,还具备自有工厂,整机也是他们的业务。但是随着垂直整合发展到平行整合,高度细化和垂直固定领域的各类企业构建了一个平行世界,一台电脑用的是数家企业的产品。但是以苹果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将平行世界观改写,它控制了整机、掌握了系统,甚至在自研芯片。这是行业再次向垂直整合的信号。”

  在充分平行整合的基础上,行业发展效率已经无法达到最优。如果一直生存在平行世界,每个垂直领域都只有最多三家企业可以活下来,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难度。

  但是,一旦平行被打破,创业公司的机会也就会到来。

  当科技巨头们将目光锁定在丰富自己生态的时候,固定细分垂直领域势必会有孵化新巨头的机会,即便不能成为巨头,也有机会成为别人投资和收购的标的。在这一点上,财务投资人对产业投资人存在一定依赖。

  对于产业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来说,投资芯片行业需要两条腿走路。在鲁建国看来,两条腿走路意味着投资和并购一个都不能少,前者可以长期保持竞争力,后者可以实现快速提升。

  Matt认为:“一方面需要做好自己本身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大量吸收人才和技术。国际上对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封锁还非常严重。”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在全球层面,虽然半导体产业只有个位数增长,但是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技术由美国至韩国流动的趋势。中国市场有能力和机会去创造出一批有价值的企业。他们,都将诞生在这个时代。

  (编辑:李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