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卦?7只个股被MSCI临时“踢群” 原因是……
2018-05-30 22:22:57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阮润生发布者:isen点击量:
A股正式入摩仅剩一天,明晟公司(MSCI)5月30日临时公布成分股最新调整,一共涉及7只个股被剔除,1只个股获重新纳入。
剔除股主要分为如下两类:
1、因停牌被剔除:
截至5月30日,东方园林(15.03 停牌,诊股)、海南橡胶(6.62 停牌,诊股)、中国中铁(7.47 停牌,诊股)、太钢不锈(6.00 停牌,诊股)和中兴通讯(31.31 停牌,诊股)尚在停牌。
2、因互联互通交易受限被剔除:
根据港交所调整,海南橡胶、上海建工(3.57 -0.83%,诊股)和西南证券(4.14 -2.82%,诊股)被移出沪港通标的,自6月11日起将被限制交易,仅可单向卖出。
上述各个股将不再纳入2018年半年度指数调整范围内,按照规定将不被纳入MSCI 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也将相应从MSCI A股 全球通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和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 MSCI China A Large Cap)剔除。本次调整将自6月1日起生效。
除了上述成分股剔除外,皖新传媒(8.34 -3.92%,诊股)将获恢复纳入MSCI中国A股中等盘指数(MSCI China A Mid Cap Index)。不过,该股也属于将被限制交易的沪港通标的,也并不在此前5月中旬更新的MSCI全球通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名单范围内。
根据MSCI交易停牌规定,无论成分股在6月1日之前是否恢复交易,MSCI都将会延迟将其纳入指数。相比而言,MSCI对各类中概股执行了更为严苛的标准。具体表现是:一般而言,在指数评审结果执行生效前,如果相关成分股停牌,那么纳入就会被延期,待到复牌后两天后再执行延期的指数调整;但对于MSCI相关的中国成分股,如果在正式生效前停牌,那么纳入资格将被取消,直至下一轮评审再定。
e公司记者曾在5月16日《看透234家“入摩”A股公司底牌:任性停牌成不可碰红线》中,介绍MSCI已就A股成分股任性停牌做出过“警告”,另外在3月发布的指引中专门说明,一旦不再被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成分股将面临被剔除MSCI指数的风险。
上述因素已得到落实。相比去年6月MSCI公布的最初拟纳入名单,今年5月中旬,MSCI就将把海航控股(3.25 停牌,诊股)、南京新百(33.28 停牌,诊股)、万华化学(36.44 停牌,诊股)和中天金融(4.87 停牌,诊股)剔除出MSCI A股 全球通指数 ,这些个股当时停牌时间超过50天;另外,歌华有线(11.84 -1.17%,诊股)、*ST船舶(12.44 -4.23%,诊股)、广汇能源(4.10 -5.31%,诊股)和永泰能源(2.12 -4.07%,诊股)也被剔除,而这些个股也已被剔除出沪股通标的,限制交易,只可单向卖出。
MSCI调整名单
流动性考量
反过来看,资金赎回流动性成为外资最为关切的A股事项。
日前,MSCI中国区总经理陈凯在参加机构交流活动中指出,海外投资者是否方便进出市场是MSCI纳入的重要考量原则。对于A股市场,沪港通、深港通愿景相继变为现实,成为A股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石。
截至去年6月,全球共有12.4万亿美元资金跟踪MSCI指数,其中主动管理的资金接近10万亿元。对于被动基金而言,MSCI 新兴市场 指数从6月1日起正式纳入A股, 在 5月 31 日收盘 前跟踪指数的被动基金就会完成操作。
据光大证券(11.69 -2.01%,诊股)分析师谢超、陈治中称,挂钩跟踪MSCI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仅占跟踪MSCI全部资金的大约5.7%。预计6月1日和9月3日分两次流入的160亿美元资金,包括10亿美元的指数型基金和150亿美元“参考跟踪”MSCI指数的主动型基金。
综合分析来看,纳入事件带来的增量资金,预计短期对A股影响有限。而长期来看,如果全部纳入,A股将在新兴市场指数占比超过40%。目前来看,A股医药、地产低于新兴市场估值,ROE指标高于平均水平,比如消费、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