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蛰伏一年,德弘资本刘海峰披露首个投资案例,看好医疗消费升级

2018-05-29 18:18:25 信息来源:投中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报道:刘海峰强调,我们不是早期VC投资人,赌的不是0和100倍的生意。

  创立德弘资本一年后,“私募教父”刘海峰的团队终于出手了。

  2018年5月16日,德弘资本宣布入股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称“启明医疗”),具体金额未披露。启明医疗由訾振军创立于2009年,是一家经导管心脏瓣膜研发企业,主要从事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TAVR)的开发和产业化。

  CVSource数据显示,启明医疗目前共计获得四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中,有德弘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德诺资本、高盛集团(中国)等多家知名机构。

  这是前KKR全球合伙人、KKR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联席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刘海峰创办德弘资本后对外披露的首个投资案例。这支2017年年初从私募巨头KKR中国出走的团队,在一片红海的资本市场中,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淡定而沉稳的“捕猎”节奏。这种打法,此前助力其收获了平安、蒙牛、中金、青岛海尔(0.00 +0.00%,诊股)、远东宏信、南孚电池、圣农、现代牧业、联合水务等多个优质项目。

  押注医疗消费升级

  作为已经在PE行业深耕超过25年的老兵,德弘资本董事长刘海峰在投资中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往往就意味着已经经过缜密而审慎的考虑。

  投资启明医疗也同样如此。刘海峰透露,之所以押注这家公司,首先是看好其所在行业的市场潜力:启明医疗的产品TAVR主要是针对死亡率很高的心脏瓣膜疾病,该疾病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很常见。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产品的需求人群会与日俱增。此前,针对这一疾病国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开胸手术,但这对很多老年人并不适用。目前,欧美等国家更多是通过微创手术来替代开胸,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TAVR技术已被广泛验证。

  根据市场预测,2020年,TAVR在全球的市场规模将增至近50亿美元,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国际领先的TAVR厂商Edwards Lifesciences近半数的收入都来自于TAVR产品,目前其市场估值已近280亿美元。

  作为国内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启明医疗研发的第一代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TAVR)产品Venus A,已于2017年4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是中国首个获得CFDA批准上市的TAVR产品。

  技术经过相关机构验证后,目前其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正处于“走向临床”的过程中。

  在德弘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玮看来,首先获得认证为启明医疗带来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因为获得CFDA审批并不容易,拿启明医疗来说,“光是实验其第一代产品,观察期限就有四到五年。目前,其主动脉瓣加上肺瓣在人体的植入已超过500例,2018年会达到近1000例。”在其他公司等待审批的这段空白期,启明医疗可以尽快培育市场、覆盖更多病人、生产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等。

  不过,启明医疗的先发优势并不是德弘决定投资的唯一原因。“有先发优势是好事,但我们最关注的还是综合竞争力。可口可乐的竞争优势不是产品比别人好喝多少,而是品牌、销售、客户忠诚度等一整套的东西。作为PE,我们投资时还是综合考虑,不仅仅是赌技术,还要看公司管理团队及其执行力等多元因素。”刘海峰称。

  他透露,“启明的管理团队我们接触了很长时间,他们有过多年的成功创业经验,在市场、技术等各方面都很成熟。”最终,这家有着“好产品、好市场加上好管理团队”的公司,成了德弘资本蛰伏一年以来押注的一个重要项目。

  在下个阶段,能否大规模进入到医院,正成为启明医疗商业化的关键。除此之外,公司的核心任务还包括建立销售网络、做好运营管理、把公司做大做强等。在这几个方面,作为PE投资方的德弘资本都能对其有所助力。

  “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层愿意与我们合作,往往不光是资本的问题,还希望能在多方面进行协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希望能通过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协助企业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帮助其通过兼并收购搭建平台等。”刘海峰如此解释。

  据其透露,本轮融资后,启明医疗将会把资金用于推动二尖瓣/三尖瓣疾病治疗的技术研究,希望能尽快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同时将加速现有瓣膜产品更新换代及国际化进程。

  坚持价值投资

  “我们不是早期VC投资人,赌的不是0和100倍的生意”,刘海峰如此强调。之所以如此,归根究底,是因为PE和VC是两种不同的生意。二者所面向的被投企业的阶段和性质不同,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技能和做事方法的区别很大。

  PE投资项目数量少,但面对的是相对成熟的企业,因此单个项目金额庞大,这意味着投资人对每笔投资的精准度和风险控制都很关键。刘海峰举例,“大型PE基金,一个基金就投15-20个项目,由于项目单体规模大,相对晚期,所以一个好的项目可能赚3到4倍的钱,但有3个项目亏了钱可能整个基金就算不过帐来了。对我们来说,首先要想的是单个项目投资的精准度。”

  可见,PE投资讲究的是稳健中的高回报,投资人必须能在合适的行业中,精准地找到优秀的投资标的,提高单个项目的命中率。这对投资人的风险预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其对行业有深度理解,在企业持续盈利、现金流等业务风险上有所洞见。

  同时,为了保证投资的命中率,在投资中,PE必须考虑企业的长线发展,以企业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简单财务投资者的逻辑去做投资。循着这种思路,其在投资中所做的工作往往远超“低买高卖”:买入一家公司,长期持有,同时要思考怎样帮助其做得更好,可能是提高营销策略、优化供应链、设计更合理的量化指标,也可能是帮助其改变管理模式。因为PE投资项目数量小,规模大,所以在投后管理上会付出更多的时间。

  以刘海峰在KKR期间主导的青岛海尔项目举例。2014年,KKR向青岛海尔砸入33亿元,持有后者6.06亿股。据刘海峰透露,当时之所以投资青岛海尔,主要有如下考虑:一方面,虽然青岛海尔是非常优秀的制造型企业,但因为不是市场热点,价值被严重低估。KKR投资青岛海尔时,后者的市盈率是8.5倍,市值达330亿元,账上净现金超过200亿元。对比国际同类企业——GE、惠而浦(0.00 +0.00%,诊股)等的市盈率均在15倍左右。

  另外,KKR方面觉得,通过并购,青岛海尔在投后管理上的提升空间非常大。投资青岛海尔后,KKR做了很多投后管理工作,包括充分利用资产负债表上的多余现金,并配以杠杆收购了GE的全球白色家电业务,实现协同效应以提升每股净利润;帮助海尔提升采购体系,为公司节省了约16亿元的采购成本等。

  事实证明了KKR的努力成果。目前,青岛海尔的股价在四年中已经提升了近4倍,KKR也在这笔投资中收获了丰厚回报。合算下来,KKR套现及分红所得已近56亿人民币,其对青岛海尔的这笔投资目前浮盈近80亿元,业绩亮眼。

  这种长周期价值投资的眼光和投后管理的能力,是PE投资精准度的关键。“通常来说,市场热的时候,大家只会看到市场好会怎么样,我们会一直考虑,风口过了、资本市场不热了怎么办。这25年来,碰到的热点或风口很多。我们坚持以价值投资为核心,注重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刘海峰称。

  在他看来,最好的投资机构并非是在市场最热的时候表现出彩,而是即使在市场差的时候仍能获得好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评价一个投资机构的最终标准还是长期投资回报率。“大家为什么尊重巴菲特?不是因为巴菲特做到了19%的年回报,而是因为他在五十三年里能持续获得19%的年复合回报。”刘海峰举例。

  从公开财务数据可知,作为PE鼻祖的私募巨头KKR,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高达25.6%的复合收益率,巴菲特过去53年的复合收益率为19.1%,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过去20年的复合收益率为12.1%。

  第三次“从零开始”

  回顾过去的职业生涯,刘海峰团队经历了三次“从零开始”:1993年加入摩根PE,当时国内PE市场刚刚起步,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和稳健的投资技巧,团队投出了平安保险、恒安、蒙牛和南孚电池等优质项目;2006年,刘海峰和多个摩根老战友一起加入KKR中国,彼时后者没有中国办公室,其团队从无到有搭建起了这个私募巨头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并投出了青岛海尔、现代牧业、远东宏信、联合水务等经典案例。

  经历了颇为传奇的职业“前半生”,2017年年初,刘海峰从工作了11年的KKR中国离职,和另一位KKR全球合伙人华裕能一起创建了德弘资本。这成为其职业生涯的第三次“从零开始”。

  “这么多年,我们在KKR和摩根受益匪浅。如今到了45、46岁,职业生涯可能还有20年,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的PE投资公司,有好的文化和团队”。刘海峰不无感慨。

  目前,德弘资本的基础班底已经基本配置齐全,成员很多都来自KKR、摩根及其他世界一流投资机构的本土团队,多位伙伴合作超过十年。“华裕能1997年就和我一起在摩根,后来一块到了KKR,王玮也是在KKR多年共事的。”除了团队,合作多年的LP和企业伙伴也都对刘海峰的新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站在新的职业起点,这个团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不急不慢的精品式投资风格:寻找有潜力的行业,从中挑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在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中国资本市场,对德弘资本来说,行业深度挖掘、开发大型项目以及深度的投后管理依然是其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在投资方向上,德弘资本最关心的依然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的概念会随着年代变化有所不同。九十年代时,中国人没有牛奶喝、房子不够住、没地方买保险,当时投资的平安保险、蒙牛乳业、永乐电器、南孚电池等都是为了满足这些基本消费需求。”刘海峰称。

  如今,消费升级的定义变了,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好的生活质量,比如如何买到高品质的食品、更方便地看病、获得更好的教育、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等等。刘海峰认为,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食品安全医疗健康、教育、环保、“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消费升级,未来五年到十年会有很好的PE投资机会。

  同时,德弘资本也会关注跟中国相关的跨境并购。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企业需要境外市场的入口、品牌、技术,走出海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面最主要的不是怎么走出去,而是买回来的资产能不能管好,这是我们的机会和优势。我们团队在全球化的大型机构中,积累了多年投资和运营的经验。”

  他强调,值得注意的是,“这5到10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PE投资者已经不能只依靠IPO套利、搭顺风车了,懂行业、能真正从企业管理者,而不是简单财务投资的角度来把生意弄清楚,变的越来越重要。”

  (编辑:齐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