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券商资管前20强规模首次回升,招商华泰申万国泰君安3个月狂增千亿!

2018-05-13 23:17:39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券商资管自2017年一季度末达到18.77万亿元规模的高峰之后,随后便迎来了连续下滑,一直到去年末的16.88万亿元,缩水了1.89万亿元。与此同时,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20强的总规模也在持续下滑,从2017年一季度末的11.66万亿元,到2017年末的9.63万亿元,缩水了2.03万亿元。虽然目前尚未披露今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的规模,但是从今年以来到3月底的资管产品备案月报中也可看出,规模仍在下滑。

  不过,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20强的总规模却出现逆势回升,由去年底的月均9.63万亿元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0.34万亿元,增长了近7100亿元,其中招商资管、华泰证券(18.76 -2.04%,诊股)资管、申万宏源(4.90 -0.41%,诊股)和国泰君安(17.79 -0.84%,诊股)资管均增长了千亿元以上,此外方正证券(6.16 -0.48%,诊股)和广州证券跻身前20。

  虽然如此,但更显质量的主动管理规模却出现下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前20强主动管理规模达3.22万亿元,相比去年末减少了约1900亿元,其中广发资管和中银国际缩减规模超过500亿元。而国泰君安资管和中金公司却增长了百亿元以上,同时,安信证券和浙商资管首次跻身主动管理前20。

  

8000亿以上新添3员大将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前20强月均规模合计达到10.34万亿元,相比去年末的9.63万亿元,增长了近7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7年一季度末以来首次出现增长。

 

  根据火山君统计,2017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合计达到11.66万亿元,随后的二、三、四季度接连下滑,分别为11.41万亿元、10.74万亿元、9.63万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达到10.34万亿元,这也是券商资管前20强在经历了一年后月均规模首次回升。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19.49 -1.76%,诊股)“老大哥”的位置还是难以撼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管月均规模达到1.66万亿元,还是唯一一家过万亿的券商。不过,火山君发现,这一格局似乎很快将会打破,排在第二位的华泰证券资管月均规模已经达到9402.25亿元,突破万亿规模还不到600亿元。而排在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国泰君安资管和申万宏源,资管月均规模也超过8000亿元,而在去年底时,超过8000亿元的,有且仅有中信证券一家。

  此外,今年一季度末时,资管月均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还有招商资管、中银国际、中信建投和广发资管。同时,火山君还注意到,方正证券和广州证券也跻身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20强,其中前者还是首次进入,二者资管月均规模分别近2752亿元和2326亿元。相反,中泰资管和第一创业(7.53 -1.95%,诊股)暂时出局。

  实际上,从前述就已经可以看出,前20强中,不少券商月均规模都得到了提升。比如招商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申万宏源和国泰君安资管,相比去年末,资管月均规模都增长了1000亿元以上,另外,中银国际和江海证券资管月均规模也增长了500亿以上。所以说,从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增幅角度来看,自然也是前述券商居于前列,招商证券(17.01 -1.22%,诊股)和江海证券月均规模相比去年末增长近29%和28%,另外,华泰证券、申万宏源等5家增幅也在15%以上。

  相反,海通证券(11.60 -1.11%,诊股)资管月均规模相比去年末减少了近1195亿元,华福证券也减少了近542亿元,尤其是前者,今年一季末资管月均规模比去年末缩水了近27%。

  今年一季度末前20家券商资管月均规模

  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

  

主动管理规模减少1900亿元

“资管新规落地,重塑资管行业业态,我们认为在当前政策引导下券商资管将实现从‘逐量’到‘提质’的转变”,华泰证券表示。而众所周知,“提质”就需向主动管理转型。但是从今年一季度末来看,前20家月均主动管理规模出现了下滑。

 

  火山君统计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月均主动管理规模前20家合计达3.22万亿元,相比去年末减少了约1900亿元。具体而言,中信证券月均主动管理规模达6161.58亿元,是唯一一家超过5000亿元的券商,其次是国泰君安资管,达到3388.86亿元,第三和第四分别是广发资管和华泰证券资管,月均主动管理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另外,华融证券、中金公司等8家也在1000亿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还出现了两张新的面孔——安信证券和浙商资管,二者是首次跻身榜单,主动管理规模分别近853亿元和764亿元,与此同时,德邦证券和银河金汇则暂时出局。

  但与去年末相比,可比的18家券商仅有5家实现增长,其中国泰君安资管和中金公司增长超过百亿元,二者增幅均在10%以上,而下滑超过百亿元的多达7家,尤其是广发资管和中银国际,月均主动管理规模下滑超过500亿元。不过要从下滑比例来看,中银国际更甚,下滑了近37%,广发资管下滑近22%,此外中泰资管、华融证券和申万宏源下滑比例也在10%以上。

  今年一季度末前20家券商资管月均主动管理规模

  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

  

前20强主动占比31%

相比主动管理规模单一指标,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情况则更能直接体现券商资管的资产结构状况。从前20强大体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0.34万亿的资产规模中,3.22万亿是主动管理资产,也就意味着主动占比为31%,但相比去年末减少了近4.3个百分点。

 

  从有相应数据的13家券商资管来看,华融证券和广发资管主动占比均在50%以上,分别达到约66%和53%,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末时,有3家券商资管主动占比超过60%。另外,今年一季度末,主动占比超过31%的还有光证资管、国泰君安资管、中信证券和广州证券。而主动占比在20%以下的有招商资管、申万宏源和中银国际。

  另外,也需要强调的是,像中金公司、中泰资管和东证资管这3家主动管理过千亿的券商是因为没有进入月均规模前20而无法计算,但这更能体现前述三家主动占比不容小觑,就比如去年末时,东证资管主动占比高达98%,中泰资管主动占比也达到近69%。

  主动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