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马云去了趟央行之后今日支付宝正式宣布被收编

2018-05-12 23:09: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断直连”大限将至!网联再下一城——第三方支付巨头支付宝成功接入。

  11日晚间,网联和支付宝分别发出公告,宣布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完成对接,正式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网联将面向收单机构提供接入和跨行资金清算等服务。

  据3月31日网联公告,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已成功接入。这意味着,国内两大支付巨头均被网联“收编”,“断直连”拿下九成江山。

  积极拥抱监管

  4月28日,据媒体报道,至少两位接近央行人士证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带着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蚂蚁金服副总裁兼网商银行行长黄浩到央行总部,向相关领导汇报工作并进行了沟通。

  沟通内容主要包括此前例行检查、飞行检查的结果,以及关于“断直连”等多项监管规定的落实进度。

  从时间上来看,此次“到访”似乎不是巧合。2017年12月27日,央行下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但据网联公布的数据,“断直连”推进的进度似乎不太理想。截至4月13日,在网关支付这一块儿,商业银行“无直连业务”的比例达到73.38%,但支付机构比例仅4.35%,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

  更紧迫的是,“断直连”大限之日将至。2017年8月,央行发布的《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中规定,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今天,支付宝与网联宣布达成合作,被视作积极拥抱监管,主动配合央行“断直连”监管工作安排的信号。毕竟,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一哥”,截至2017年第4季度,支付宝市场份额占到53.73%;而位居第二位的财付通市场份额占比38.15%,二者合计91.88%。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这一合作改变的只是交易链路,用户和商家使用支付宝的支付体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第三方支付竞争环境变化,但格局难变

  在过去的直连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打交道多在分支行层面,由于支付机构备付金可以增加银行存款,因此银行愿意降低费率甚至免收一些费用。银行的较低费用,加上省去的银联转接清算费,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在向特约商户低收费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皆大欢喜。

  有数据显示,因第三方机构结算绕道,导致银联每年手续费损失约30亿元,这显然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然而第三方机构独立清算,也意味着进入监管真空,央行无法掌握详细的资金流向,让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有了可乘之机,“断直连”势在必行。

  那么,这会对支付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市场中一直有声音认为,银联和网联之间可能会存在业务重叠,而银联目前并未打算放下这块蛋糕。

  分析人士认为,银联和网联各有优势。网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股权关系,且是纯粹的清算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竞争关系;而银联既是清算机构又有支付机构,与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断直连”并没有实质影响。但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则是伤筋动骨的一刀,尤其是对头部机构,银行直连的低费率不再,用户规模也不再成为增加银行直连数量的砝码,大小支付平台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改变。

  易观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清算市场竞争者增加,费率会走向市场化,支付机构的成本会降低,享受的服务会比之前更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曾公开表示,“这对较为弱势的小型支付机构是个利好。”不过虽然中小型支付机构将迎来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却未必能改变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毕竟,支付场景和用户流量仍会是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超4.5亿用户的支付宝和超8亿用户的微信支付,几乎是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撼动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