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CDR真不是用来炒的 在海外不是主流

2018-05-12 23:09: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CDR即中国存托凭证的操作细则(草案)已经公布,这也就意味着不久之后,它将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自从这一概念提出以后,市场就极为关注,很多人把它与发展新经济的大战略联系起来,当然也有人开始想象,如果CDR真的来了,是否能炒上一波呢?

  存托凭证在理论上是其对应的基础股票的一种衍生品,是由银行或者券商将若干股股票打包成一种代表股票的凭证,然后在市场上发行并流通。它在海外市场上,早已经是相当常见的一种有价证券,特别是在美国,ADR(全美存托凭证)的发行数量还不少,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股票,都以这种形式在美国实现了第二上市。而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存托凭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股票,某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可能不完全符合在美国上市的要求,不过它如果发行存托凭证,就可以绕过大部分美国方面的监管,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国内之所以现在要推出CDR,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业务发展很快,业绩良好,但国内投资者无缘分享其成果。如果实施回归,不但需要进行私有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而且有的因为股权结构等不符合国内相关法律的要求,还要进行大的调整,综合成本很高。而如果搞成存托凭证的形式,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须大动干戈就可以实现第二上市,这对解决那些新经济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尤其有着重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CDR产品引起境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追捧,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过在这里,人们也应该看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CDR都不是用来炒的,而且它不适合炒作。首先,CDR是作为基础股票的衍生品,它在发行时就需要参照基础股票的定价来确定发行价,也就是说,其发行价本身就相当于二级市场价,因而这个价格通常不会太低,所以不具备类似境内新股那样的炒作机会。其次,这次CDR的实施细则中,提到将实行做市商制度,也就是说将有若干个做市商来提供流动性,确定买入或者卖出价格的上下区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其价格的波动。做市商交易在境外股权市场上也是很常见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目前要求在其小型股板块上市的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做市商。在境内市场上,新三板中也有实行做市商交易的,但总体来说交易平淡,效果并不突出。那么,在CDR交易中引入做市商交易,情况会如何呢?显然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投机气氛十分浓烈的状况。最后,CDR的基础股票,其规模一般都相当大,按相应比例发行的CDR,市值也不会太小,放在沪深市场上,恐怕都是属于大盘股之类的,而且CDR又是由多股股票打包而成,这样单价也不会便宜,自然不利于炒作。所以,那种想把CDR当作新股或者权证来炒的想法,很可能会落空。

  顺便提一下,虽然在海外市场上,存托凭证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它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不是主流品种,行情平淡是很普遍的现象。这种状况会不会在以后的中国内地市场出现,现在还难以下结论,不过考虑到存托凭证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股市的特点,也许最先上市的几个CDR品种会受到市场的青睐,但为时不会太长,而且随着CDR的扩容,走势也会逐渐平稳下来,回归常态。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种,人们对它可以积极关注,但是如果是当作投机品种来对待,显然是不合适的。

  (作者系申万宏源(4.90 -0.41%,诊股)证券首席分析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