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IPO审核今年现“双缓”特征多家公司数月未获批文

2018-05-08 23:14:17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谢欣

 

  今年以来,发审委的IPO审核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除了对IPO发行监管趋严,对优质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外,让投资人感受较为深刻的是每月IPO企业上会的节奏同比明显放缓。另外,今年IPO批文的核发速度也有所放缓,多家公司在IPO审核过会后的数月内还未拿到批文。

  

IPO审核节奏放缓

自2017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月度上会企业数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2018年IPO审核速度放缓的趋势则更为明显。

 

  据Wind资讯统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间,发审委共审核拟IPO企业89家次,2018年1~4月分别为49、12、12、19家次,月均为22.3家次,其中2、3月为2016年审核提速以来发审委月度审核拟IPO企业数量的最小值。

  相比之下,2016年发审委共审核拟IPO企业271家次,月均22.6家次;2017年,发审委共审核拟IPO企业479家次,月均39.9家次,其中去年1~4月,发审委共审核拟IPO企业167家次,月均达41.75家次。

  有分析认为,导致今年IPO审核速度较去年明显放缓的一大因素是IPO排队企业的数量明显减少,这背后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主动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增加。

  据证监会披露,截至今年4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115家拟IPO企业申请终止审查,其中1~3月,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2家、17家、41家,总体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另据Wind资讯统计,去年全年仅有118家拟IPO企业申请终止审查。

  近期,IPO审核存在业绩“隐性门槛”的事情多被提及,而这也被市场认为是不少拟IPO企业在上会前主动终止审查的主要因素。所谓“隐性门槛”,即在审的IPO项目,三年净利润合计不到1亿元的且最后一年不足5000万元的,或撤回申请或接受现场检查;2018年新申报的IPO项目,主板公司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创业板公司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今年2月以来上会的企业中,有30家已经披露了2017年业绩,其中有6家企业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低于1亿元,而其中有4家企业未能过会。

  

批文核发速度放缓

今年以来,除了拟IPO企业上会数量同比明显减少外,IPO批文下发速度也随之明显放缓。

 

  据统计,去年全年有8个月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超过30家,且全部集中在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前的1~9月,其中IPO批文发布最密集的月份为5月,当月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超过50家,平均每周超10家。

  而今年,证监会IPO批文的核发速度明显放缓,今年1月共核发14家IPO批文,同比大幅减少近七成,这一趋势在此后几月始终保持。今年2月,由于受春节因素影响,证监会仅核发了4家IPO批文。不过在没有明显因素影响的4月,证监会也只核发了6家IPO批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Wind资讯显示,从4月以来,证监会一直保持每周核发2家IPO批文的速度,而IPO批文核发节奏放缓也导致等批文的现象产生。

  据Wind资讯显示,截至5月8日,已过会但还没有完成发行的公司有27家,比4月24日多了8家,其中泰林生物、天奥电子的过会时间均为今年1月,华林证券的过会时间为今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来,证监会对以独角兽为代表的“四新”企业支持力度有目共睹,但在核发IPO批文这件事上却分“轻重缓急”。在今年过会的几家市场公认的独角兽公司——富士康、宁德时代、药明康德(31.10 +43.98%,诊股)、科沃斯(-- --,诊股)、深信服(-- --,诊股)中,募集资金不足30亿元的药明康德、科沃斯、深信服均已拿到IPO批文,有的已经完成上市或进行了申购,而募集资金过百亿的宁德时代、富士康还在排队等批文中。

  而近期拿到批文的部分公司实际上已守候多时,如在3月30日拿到IPO批文的天地数码(34.10 +10.00%,诊股),早在去年11月1日就已过会,相距长达近5个月时间。同样在4月2日拿到IPO批文的福达合金(-- --,诊股),早在去年12月5日就已过会,相隔了近4个月时间。在4月27日拿到IPO批文的欣锐科技(-- --,诊股),也早在今年1月17日就已过会。5月4日拿到IPO批文的汉嘉设计(-- --,诊股)过会日期也在两个多月以前。

  对于这一现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券商人士,他们大多表示,目前还难以确定其背后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几年间,上述IPO批文延期数月发放的情况也有所出现,甚至有IPO批文发放日与过会日相隔了一年多时间的。

  据Wind资讯统计,从2013年底到2014年7月初,获得IPO批文的近60家公司(如纽威股份(19.72 -1.20%,诊股)、新宝股份(10.05 +2.45%,诊股))的IPO过会时间大多为2012年5~7月间,而其中陕西煤业(8.31 +0.36%,诊股)的IPO过会时间更是要追溯至两年多之前的2011年8月29日。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底,曾出现长达一年多的IPO空窗期,此后的2015年7月~10月也曾出现类似的IPO空窗期,这两段时间的一个共性是A股市场处于相对低迷的阶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