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纪业务"新天下"!2017代买卖净收入前三强出炉

2018-04-22 23:36:55 信息来源:券商中国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截至目前,23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年报。从已披露的年报中可以提前看出券商经纪业务实力格局。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代买卖净收入三强券商已定,国泰君安(17.02 -3.57%,诊股)稳居第一,银河位居第二,中信证券(18.28 -3.84%,诊股)第三(母公司口径)。而从营业部部均净收入的角度,互联网路线的国金证券(8.29 -5.90%,诊股)、华泰证券(17.28 -3.89%,诊股)更占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金证券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整体不高,但较少营业部的互联网路线是其特色,2017年营业部部均代买卖净收入达到2004.65万元,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中居首位。

  此外,尽管行业佣金率一路降至2017年的万分之3.78,同比下滑了10.21%,但各大券商的佣金率降幅差异很大,从中也可看出券商对待价格战的不同态度。

   代买卖净收入:国泰君安稳居第一

  尽管上市券商年报尚未披露完全,部分券商的年报已经透露出2017年券商经纪业务盈利能力的格局。

  从市场份额来看,国泰君安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市场份额 5.57%,排名行业第 1 位。中国银河(10.00 -4.58%,诊股)证券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单体券商口径行业排名第 2,市场份额 5.28%。

  从收入情况来看,券商中国记者统计A股上市券商年报,国泰君安2017年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44.8亿元,中国银河证券实现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40.99亿元。国泰君安和中国银河证券成为仅有的两家代买卖净收入超过40亿元的券商。

  排名第三的是中信证券,其2017年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38.05亿元。接下来是广发证券(15.61 -2.80%,诊股)和华泰证券,分别实现代买卖净收入37.89亿元和37.39亿元。

  经纪业务

  目前已公布年报的23家A股上市券商中,2017年代买卖净收入超过10亿元的还有招商证券(16.32 -3.20%,诊股)、海通证券(11.09 -3.06%,诊股)、方正证券(5.75 -3.20%,诊股)、光大证券(11.95 -3.08%,诊股)、兴业证券(6.33 -3.51%,诊股)、东方证券(11.58 -3.98%,诊股)、国金证券和华西证券(12.41 -4.54%,诊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较2016年下滑,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为4,700亿元,同比下降12%。受日均交易量及佣金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代买卖净收入下滑两成。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31家证券公司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收入)820.92亿元,同比减少22.04%。

  细分公司来看,山西证券(7.68 -4.12%,诊股)和华西证券2017年代买卖净收入较2016年降幅明显,分别同比下滑31.51%和31.19%;东方证券、第一创业(7.52 -3.34%,诊股)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7.90 -3.19%,诊股)和招商证券的降幅小于行业平均水平,下滑幅度都在20%以内。

部均代买卖净收入:国金证券优势明显

  在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的各项指标中,除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证券公司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也适用于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反映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整体盈利实力,而若按营业部部均收入来看,一些采用互联网策略的券商则优势明显。

  国金证券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整体不高,2017年该项收入仅为11.23亿元,互联网路线是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特色,截至2017年末仅有56家营业部。国金证券的部均代买卖净收入达到2004.65万元,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中居首位。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6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数据中,国金证券的部均代买卖收入也是仅次于中金公司和北京高华。

  经纪业务

  其次是中信证券,2017年部均代买卖净收入为1803.36万元。近几年大力发展互联网APP,线下布局较少的华泰证券也在部均收入排名上占优势,2017年,华泰证券的部均代理买卖净收入为1545.14万元,在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三。

  部均代买卖净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券商还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华西证券、海通证券和方正证券。

   佣金率:华泰证券低至万2.22

  2014年以国金证券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掀起价格战热潮,此后行业佣金率一路走低。自2014年至2017年,证券行业平均净佣金率持续下滑,从万分之7.54、万分之5.56、万分之4.21,一路降至2017年的万分之3.78。2017年行业佣金率同比下滑了10.21%。

  大部分券商积极应战,比如华泰证券。也有一些券商根据自身策略并不跟随低佣战法,比如国泰君安。还有一些中西部区域型券商因存量客户多,客户对佣金敏感性不强,一直保持较高的佣金率,比如华西证券、方正证券、华安证券(6.66 -2.63%,诊股)等。再有一些券商因机构客户较多,佣金率整体较高,比如东方证券。

  经纪业务

  注:1、本文数据来自上市券商年报中的母公司财务报表注释,全部采用单体券商口径。比如,中信证券的数据不包括中信证券(山东)和海外收入等,国泰君安证券的数据不包括上海证券。

  2、佣金率计算方式为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含席位)/股票交易额。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说,基金交易额中有大量不贡献佣金收入的部分,可以扣除计算。

  分券商来看,2017年佣金率最低的上市券商(已公布年报的)为华泰证券,佣金低至万分2之2.22,较2016年下跌9.85%;东吴证券2017年的佣金率为万分之3.19;海通证券2017年的佣金率为万分之3.24。

  佣金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万分之3.78的上市券商还有,浙商证券(11.96 -3.86%,诊股)、国元证券(8.94 -1.65%,诊股)、国金证券、中信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兴业证券、山西证券、西南证券(4.16 -2.80%,诊股)、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

  而华西证券、方正证券、太平洋(2.79 -1.06%,诊股)证券、华安证券、中原证券(5.91 -2.96%,诊股)等区域型券商的客户对佣金敏感性不强,佣金率处于较高水平。华西证券的佣金率达到万分之5.6、方正证券的佣金率达到万分之5.52、太平洋证券的佣金率为万分之4.88、华安证券的佣金率为万分之4.31、中原证券的佣金率为万分之4.08。

  国泰君安则是典型的不跟随低佣策略的大型全国性券商。国泰君安2017年的佣金率为万分之4.48,同比仅下滑7.7%,低于行业降幅。据记者了解,国泰君安的存量优质客户较多,公司更注重提升客户服务吸引客户,一直未采取低佣策略参加价格战。

  东方证券因机构客户较多,其整体佣金率也不低。2017年东方证券佣金率为万分之4.02。

  从佣金率降幅角度看,东方证券的降幅最少,仅同比下降1.53%。此外,东吴证券、西南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国泰君安的佣金率同比下滑幅度都低于8%。

  而山西证券、海通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太平洋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中原证券、国金证券、华西证券、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2017年的佣金率下滑幅度都超过了10%。

   价格战失效,券商转拼服务

  事实上,当前的佣金率已经低无可低,佣金战被证实失效,已成为行业共识。今年以来,券商纷纷重视服务,强调财富管理转型。

  比如华泰证券重新架构了零售及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服务两大业务体系,并且大力推进投资顾问队伍建设,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突破口,提出“大力建设投资顾问队伍,打造专业化的财富管理业务体系”。

  国泰君安的思路是,立足零售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重点针对富裕及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基于集团内统一账户和综合金融牌照,构建公司级零售客户服务体系,引导营销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变,探索交易通道业务模式向资产配置业务模式转变。

  当初最先采取低佣策略的国金证券也开始转变策略。国金证券提出“去中心化”证券服务理念,即以每个客户为中心,打造服务。国金证券副总裁纪路此前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行业价格趋同之后,大家都是在细微之处竞争,在一个个细节产品点上寻求进步的积累,我们都希望能精准地发展客户的需求并能够及时精准地满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