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券商从三方面打造主动管理能力 ABS业务或成资管新发力点

2018-04-16 23:54: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券商资管转型主动管理是大势所趋,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券商虽然没有放款牌照,但做标准化资产投资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人才储备充足,渠道也仅次于银行,位居行业第二。和公募相比,看似完全落于下风,但券商胜在灵活,这种灵活性体现在体制、薪酬、激励机制与投资管理等方面。因此,有券商人士指出,向主动管理转型可以从三方面去打造。

  

三点入手向主动管理转型

不难看出,未来券商资管主动管理的竞争会异常激烈。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刚兑被打破后,大家基本上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在非标投资受到了极大制约的情况下,以“股+债”等标准化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的资管产品会非常多,谁能在业绩、渠道、产品设计上做好,谁就能获得市场上的大部分客户。

 

  东吴证券(8.00 -2.20%,诊股)资管人士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券商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拥有投行、经纪和资管等多个业务条线共同构筑的金融服务平台,客户的各类需求都可在这平台内一站式满足。券商资管业务则处于这个平台的中心位置,整合各类资金、资产和策略,为客户提供覆盖不同资产类别、不同投资策略、以及不同投资周期、境内境外的资产管理服务,这是券商资管相较于信托、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等机构的最核心优势

  李奇霖也表示,虽然其他机构在某一方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如果把单方面的相对弱势项整合,券商资管的整体竞争力还是相当强的。券商虽然没有放款牌照,但做标准化资产投资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人才储备充足,渠道也仅次于银行,位居行业第二。和公募相比,看似完全落于下风,但券商胜在灵活,这种灵活性体现在体制、薪酬、激励机制与投资管理等。比如投资管理上,券商资管一来能做投顾,便于对接一些资金不能出省的银行机构;二来能做定向,满足银行的特定需求,如果银行出于维护区域内客户的考虑,想支持客户发的企业债,那么券商资管在满足勤勉尽责,风控合规等要求的情况下,是可以协商的。公募基金虽有专户,但要做到这一点仍比较困难,有些公募专户展开也有时间额度限制比较麻烦,不如券商资管方便。

  对此,李奇霖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具体分析了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可从三点入手。第一,提高自身投研能力,对外输出投研服务。在净值化产品时代,业绩为王,投研能力直接决定了资管产品业绩的好坏,决定了管理规模。对有些投入、成本有限的券商,可针对某一领域布局,打造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的精简投研团队,以质取胜。第二,广铺渠道,零售与同业并举。第三,产品要多策略,做银行所不能做。未来券商资管更应该做一些利率衍生品、分级A、权益产品、量化投资等。

  

券商将大力发展ABS业务

“目前公司在资产管理主动管理业务体系上已经形成了量化对冲、多策略、债券、ABS、FOF/MOM、股票质押等特色的业务”,国金证券(8.62 -0.12%,诊股)在2017年年报中这样表示:“2018年将积极布局,精准规划,大力发展ABS业务”。

 

  对于ABS业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除国金证券外,多家券商都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2018年将积极发展ABS业务。华泰证券(17.23 -2.10%,诊股)就表示,2018年将全力加强ABS全产业链拓展深耕。东北证券(7.71 -1.53%,诊股)也表示,2018年将顺应行业趋势和政策导向,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14年底备案制启动以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累计备案规模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一种成熟金融产品。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共有118家机构备案确认1125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发行规模达16135.20亿元,较2016年底累计规模增长了133.56%。

  另外,这1125只出具备案确认函的产品中,证券公司作为管理人的有71家,基金子公司47家,显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力发行机构仍为证券公司。“随着资管行业去通道,以及大资管新规的即将落地,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在成为券商资管业务新的发力点”,东吴证券资管人士这样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底,按照管理人备案产品的数量看,德邦证券、华泰资管、中金公司、中信证券(18.39 -2.80%,诊股)、广发资管和国金证券六家机构的发行数量均超过40只。按照管理人备案产品的规模看,德邦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资管、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17.04 -1.62%,诊股)发行规模均超过500亿元。

  “2017年以来ABS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型更加多样化,产品交易结构不断创新,各类市场首单产品不断涌现,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买方思维将逐渐替代卖方思维成为ABS市场的一个趋势。”和逸金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买方思维不仅包括融资,也包括提供做市、过桥、流动性安排、收益互换、风险对冲等综合金融服务,其本质是在满足买方需求的前提下把套利利差留给自己。同时,随着买方思维的引入与推广,ABS将带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投资交易”三类业务的交叉与融合。

  和逸金融人士进一步表示,预计2018年资产证券化市场仍将延续前三年的快速扩容,并在住房租赁REITs、供应链金融ABS、“PPP+ABS”、绿色资产证券化和“一带一路”资产证券化等领域持续创新和发展。

  德邦证券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资产证券化领域,创新业务模式,扩大基础资产类别,在巩固现有细分领域(如消费金融)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消费金融、租赁、供应链金融、PPP项目、商业物业、公共事业收费权等领域项目的开发。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提升研究能力,挖掘优质资产,打造从Pre-ABS基金到ABS发行再到ABS投资、定价等业务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全链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