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风策略:成长“出奇” 创业板一季报增速回升

2018-04-11 21:29:3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1、创业板一季报增速回升,创业板50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创业板一季报增速确定是回升的。截止4月10日,创业板公司已100%披露完一季报预告。创业板和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18Q1同比增速分别为28.1%和33.9%,较17年年报的-5%和13.8%,均出现大幅度回升。由于光线传媒(11.84 -0.25%,诊股)一季度预告有19亿左右的投资收益,对创业板整体业绩影响较大,将其剔除后,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光线)18Q1同比增速有23.4%,较17年年报的13.8%也有10个百分点的回升,甚至较17Q3单季的22.7%也是回升的(由于年报商誉减值对17Q4单季增速有直接影响,这里对比17Q3的增速会合理些)。

  创业板50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回升。剔除光线传媒,创业板50(剔除光线)18Q1同比增速为24%,较17Q4和17Q3的11.8%和7.6%(单季度同比增速),呈现趋势性的改善特征。另外,创业板指(剔除温氏光线)18Q1同比增速为16.6%,持平17年年报的增速,较17Q4有大幅回升,但仍低于17Q3增速水平。

  创业板指增速表现稍弱于创业板50,主要受个别标的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影响。比如17年年报中的沃森生物(20.90 -0.43%,诊股)、神州泰岳(6.75 +0.30%,诊股)、华录百纳(10.84 -0.82%,诊股)、红日药业(4.13 +1.23%,诊股)等,18年一季报中的坚瑞沃能(4.84 +1.47%,诊股)、神雾环保(12.84 -0.85%,诊股)等。相比之下,创业板50成份股业绩稳定性和确定性相对较好。

  非指数成份股增速回升也较明显,但还需适当谨慎。值得一提的是非创业板指成份股和非创业50成份股一季报增速也有明显的回升。我们看到了好的一面,但同时也抱有谨慎的态度。一方面,非成份股参差不齐,许多可能存在外延并购的后遗症的隐忧,17Q4业绩的大幅下滑就可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非成份股去年业绩基数低,可能造成增速的失真。另外,我们从业绩增速区间的分布看,创业板负增长的占比有36%,对于个股来说还得仔细斟酌,业绩验证的龙头股相对较好。

2、行业表现:成长的逆袭与回落,也有惊喜也有忧

  2、行业表现:成长的逆袭与回落,也有惊喜也有忧

  统计创业板中,成份股数在17个以上的行业。对创业板业绩贡献前五的行业分别为:化工(+4.6%)、医药(+4.4%)、通信(+3.1%)、机械(+2.8%)和电气设备(+2.4%)。

  17年创业板业绩负贡献前三的行业(通信、计算机和传媒),18Q1业绩贡献均出现反转。2017年年报对创业板业绩增速负贡献最大的三个行业为:通信(-0.7%)、计算机(-0.4%)、传媒(-0.3%)。而在2018年一季报预告中,行业的业绩贡献出现了明显的反转:通信、传媒和计算机分别贡献了+3.1%、+1.4%和+1.4%的增速。

  医药行业业绩增速在加速。18年一季报医药行业贡献了创业板+4.4%的增速,创业板中医药行业一季报的增速为26.1%。

  电子行业拉低了创业板3.4个百分点的增速。17年,电子行业贡献了创业板+2.6%的增速,18年一季度却转为-3.4%的贡献,排在倒数第一位。其中,有个股的影响,比如坚瑞沃能,但以蓝思科技(22.10 +5.19%,诊股)、信维通信(36.80 +0.66%,诊股)、三环集团(24.10 +0.92%,诊股)等个股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负增长。在去年的高基数下,今年消费电子的业绩不无担忧。

3、市值结构:大市值增速稳定且估值较低

  3、市值结构:大市值增速稳定且估值较低

  剔除温氏股份(21.62 +0.84%,诊股)、乐视网(4.52 +0.44%,诊股)和光线传媒,创业板以3月31日市值划分四个区间:前10%、10%-30%、30%-60%和后40%,市值区间为>148亿、67-148亿、40-68亿和<40亿。18年一季报,大市值增速27%,稳中有升;中小市值增速回升幅度较大,但如前面分析的,出于业绩确定性以及商誉减值的担忧,对中小市值部分个股我们仍保持一定谨慎。另外,从估值来看,大市值部分整体估值43倍,显著低于中小市值的估值水平。

4、相对业绩的变化越来越有利于风格向成长倾斜

  4、相对业绩的变化越来越有利于风格向成长倾斜

  决定市场风格的关键在于相对业绩的变化。2013年-2015年:上证综指业绩从11%下降到-7%,而同期创业板从14%上升到55%,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成长风格的“剪刀差”;2015年-2017年:上证综指业绩从-7%快速回升到17%,而同期创业板指则从55%大幅降至14%,于是又形成了一个极度有利于价值蓝筹的“相对业绩剪刀差”。

  往后看,我们认为,相对业绩的变化越来越有利于风格向成长倾斜。我们最早从业绩相对变化的角度提出成长风格延续的逻辑,详见2月3日《怎么看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的“剪刀差”》、2月27日《再论成长股的三级驱动力》、3月18日《成长股的阿喀琉斯之踵》、4月1日《业绩大考进行中,成长股目前表现如何》。一季报创业板的业绩表现逐步验证了我们的判断,相对业绩的“剪刀差”越来越有利于风格向成长倾斜。

  第一,对于主板:结构性去杠杆强化了经济相对弱势的逻辑,主板增速趋同于PPI增速,大概率回落。4月2日,中财委: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4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地方政府去杠杆已经悄悄开。在这种情况下,主板增速也大概率回落。

  第二,对于创业板指:18年盈利增速预测,与17年持平或小幅回升。对于成长股业绩的两个共识:散乱差的股票业绩会持续不好;外延并购后遗症(业绩承诺到期后大概率低于预期),成长龙头的走势才是决定风格的关键。因此,我们更关心创业板指或创业板50代表的成长龙头的板块。通过回顾历年创业板指实际增速与一致预期增速的折扣,我们测算,创业析指18年增速为23.2%,较17年有小幅回升。一季报已开始验证这种趋势,相对业绩的变化更有利于成长“出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