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年报揭6.8万亿险资投资逻辑:蓝筹绩优股等成布局重点

2018-04-07 18:20:4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A股四大上市险企年报发布的同时,四大上市险企的净利润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之中,投资收益的回升被认为是上市险企2017年净利润回暖的因素之一。那么,手握万亿险资的四大险企在资金配置方面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四家上市险企年报发现,2017年,中国人寿(25.02 -0.16%,诊股)、中国平安(64.55 +0.06%,诊股)、新华保险(45.50 +0.84%,诊股)和中国太保(33.18 +0.00%,诊股)四家上市险企合计投资资产68123.24亿元,合计实现总投资收益3432.64亿元,同比增长22.7%。而在资产配置方面,四家险企均在固收类和权益类资产方面下足了功夫,权益类方面,险企看重的是低估值的蓝筹股,固收类方面则主要是加大长久期债券和基金方面的配置。

  这一资产配置理念也延续到了2018年。据险企人士表示,对于2018年权益市场,仍会继续看好成长型股票,包括优质成长股和白马龙头股。

  投资收益:四险企去年日均进账9.4亿

  2017年之于四大上市险企,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一年,尤其是在投资端。可以说,投资收益增长是业绩走强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合计投资资产达68123.24亿元。其中,中国人寿投资资产25932.53亿元,居四大险企之首,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则分别为24494.74亿元、10812.82亿元和6883.15亿元。与2016年相比,四大上市险企总投资资产增加了7324.4亿元,投资资产增加最多的是中国平安,一年增加4446.94亿元。

  在投资资产增加的同时,四大险企的投资收益也一路高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四家险企2017年的总投资收益达3432.64亿元(平均每天9.4亿元),同比增长22.7%。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17年的总投资收益分别为1290.21亿元、1261.5亿元、534.17亿元和346.76亿元,同比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平安,增速达33%,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增速分别为20.1%、19.3%和7.4%。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16%、6%、5.4%、5.2%。

  而对于投资收益的增加,四家险企均表示跟资本市场的回暖和投资组合的增长有关。例如,中国平安表示,受国内资本市场回暖影响,股票、基金买卖差价收益增加,总投资收益实现了较快增长;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则认为,总投资收益的增加归功于投资组合息类收入稳定增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中国太保去年投资收益的增速较快,主要是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及权益投资资产分红收入增加所致;新华保险在年报中表示,2017年总投资收益率增加主要原因是固定收益投资利息收入和权益投资分红收入增加,以及资本市场波动上行公司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较上年增加和公允价值变动扭亏为盈。

  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险资主要来源于国民保费,本身就具有稳健投资特性。所以险资除了投资股债基等标的外,还会投向国家政策性的大型周期项目。由于险资体量大,且在投资专业性、信息透明度和敏感度上都具有优势。因此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一般不会出现大波动。

  投资路径:权益类和债券型品种受青睐

  四大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险企投资路径也颇值得关注。因此,对于险资的投向也值得分析。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17年,A股四大上市险企在配置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权益类和固收类两个方面。

  权益类方面,除了中国人寿的配置占比有所下降外,其余三家均呈现上升的态势。具体来看,中国平安权益投资同比增加了58.2%,总额达到5803.05亿元,尤其是加大了股票的投资力度,股票账面值由2016年的1363.5亿增长到2724.74亿,同比翻了近一番,占总额比例由6.8%上升至11.1%。此外,中国平安在权益型资金和股权投资方面的投资占比也有所增加。中国平安表示,2017年公司有效把握权益市场机会及港股价值洼地的投资机会,增配优质蓝筹龙头,加大港股配置。

  中国太保在权益投资方面的金额为1577.45亿元,占比较2016年的12.3%增加至14.6%,同比增加36.1%。权益投资占比提升主要也是因为加大了股票投资,单股票投资金额为589.59亿元,占比从2016年的3.3%上升至5.5%,同比增加89.1%。中国太保称,在权益资产投资中,公司注重高股息、高流动性和低估值的蓝筹品种,较好地把握了A股和港股的市场机会。

  固收类方面增加较为明显的主要是中国人寿。2017年,中国人寿减少权益配置的同时,增配了固收资产。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人寿固定到期类投资方面的金额为20942.76亿元,同比增加9.07%,占比达到80.76%。中国人寿表示,2017年公司把握利率高位的配置窗口,加大长久期债券、债权型金融产品的配置力度;保持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合理仓位,把握结构性机会,重视港股的配置价值。

  新华保险则是同时增加了权益投资和固收类投资方面的配比,权益型金融资产和债权型金融资产金额分别达到1313.7亿元和4634.68亿元,较2016年底均有所上升,占比达到19.1%和67.3%。其中,债权计划、债券及债务、股票、基金等领域的投资占比均有所上升。新华保险表示,2017年公司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坚持基本面投资思路。基金投资加大了价值蓝筹风格基金的投资力度,阶段性配置了行业基金。

  此外,上市险企在投资性房产领域的配置也有所上升。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三家上市险企去年年末的投资性房地产余额分别为471.54亿元、47.41亿元、30.64亿元,均较2016年年末有较大幅度增长。

  投资趋向:蓝筹绩优股等成布局重点

  在2017年投资收益高增的当下,险企的2018年资产配置计划调整不大,基本还是坚持稳健投资和价值投资,关注资本市场上的蓝筹和白马龙头股。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日前表示,股票投资还是会延续去年的方法,重点留意有稳定分红、盈利能力较好、管理能力比较突出的企业。2017年表现比较好的是大盘蓝筹股,但2018年中小盘股可能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中小板或存在交易性机会。

  此外,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在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A股仍然存在结构性配置机会,包括一些优质的成长股,中国人寿将加强多元化策略。有国寿人士进一步解释,外部冲击迫近,市场波动将显著上升,须跟踪欧美加息进程、全球贸易摩擦、美股风险外溢以及国内监管政策,灵活控制仓位。行业方面,可能带来的调整是布局成长龙头的较好时机,当前可在医药、计算机、电子等“四新”相关行业中精选盈利与估值匹配的优质个股。主题方面,可关注沪深两地交易所大力支持的新蓝筹、“独角兽”概念的投资机会。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表示,预计2018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一是长期投资收益率主要受到利率水平影响。2017年下半年以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回升态势,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形成正面支撑;二是从政策面来看,随着监管放开对险资参与沪港通等的限制,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全球化资金配置将有望进一步推高险资投资收益率。

  “在股票配置方面,2017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分化,业绩确定、估值合理的价值蓝筹股持续上涨,估值较高、业绩波动性较大的中小板、创业板持续下跌。”徐承远说,预计2018年,保险资金对权益类投资的配置仍以价值蓝筹股、白马股为主。保险资金稳健的投资风格或将依旧延续,蓝筹绩优股、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以及新经济、新能源等领域或将是险资布局的重点领域。

  有业内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2018年保险资金会着重配置优质成长股和二线蓝筹,选股上仍以业绩为主线,寻找估值合理的个股,而前期涨幅过高的大盘蓝筹会适时减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