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投资不过山海关?广东5000家私募机构来了!

2018-03-30 23:57:0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报道: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大幕拉开。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连发7文,发布了多省市与东北的对口合作方案,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大幕拉开。

  在广东与黑龙江的合作方案中,“引导黑龙江省企业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合作发展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内容尤为引人注意。

  2018年初,投资不过山海关传遍了朋友圈。东北作为中国第一代工业基地,其产业基础、科教、区位、交通、资源等禀赋均属上乘,因而东北的没落尤为令人惋惜。而在这次对口合作之下,能把发达省份的资本引到山海关以北吗?

  七省市对口东北合作

  参与这一轮与东北对口合作的省市包括北上广深、江苏、浙江和天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省市的对口合作内容有:

  辽宁省与江苏省

  合作重点包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促进港口联动发展等。

  吉林省与浙江省

  推动两省重点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干部人才等6个方面开展深层次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和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黑龙江省与广东

  加快黑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支持黑龙江省企业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黑龙江省装备优势制造能力与广东省开放型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优势对接,促进黑龙江省机器人(20.89 +5.45%,诊股)、清洁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石墨等新材料、新兴产业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引导黑龙江省企业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股权再融资,发行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

  北京市与沈阳

  共同推动北京相关行业企业对接“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在沈阳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鼓励北京各类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沈阳国有企业改革、改造和重组,助推沈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上海市与大连市

  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支持大连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优化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构建金融安全网。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交流合作,支持大连金普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全面对接合作,支持大连高新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在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方面对接合作。

  天津市与长春市

  借鉴天津航空港和港口建设经验,推进长春空港和陆港建设,加快长春市对外开放临时口岸和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打造长春国际陆港,联合开展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布局建设长德开发区津长产业合作园一个“主园”和长德开发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北湖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大数据产业园三个“分园”,重点合作领域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大数据等相关产业。

  哈尔滨市与深圳市

  争取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取得突破。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加强对哈尔滨市实体企业服务力度。

  引导黑龙江企业在深交所IPO

  在以上七省市的对口合作内容中,广东与黑龙江、深圳与哈尔滨这两组对口合作都格外强调了金融领域的合作,明确提出要“引导黑龙江省企业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尤为引人注意。

  对接资本市场一直是东北地区企业的一大弱项,在2017年的IPO浪潮中,东北各省可以说完全掉队,黑龙江省更是只有一家企业IPO。相比之下,广东省的IPO企业数量达到98家!用IPO为合作铺路,称得上对症下药。

  广东与黑龙江在金融方面的对口合作内容包括:

  鼓励广东省证券、保险、基金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在黑龙江省开展业务,并在条件具备情况下设立分支机构。

  引导黑龙江省企业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股权再融资,发行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

  两省通过市场化方式发展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为促进两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深圳市与哈尔滨在金融方面的对口合作内容包括:

  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与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互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两市资金流动互通。

  促进两地企业相互投资。支持深圳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领域金融机构在哈尔滨市设立分支机构。

  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加强对哈尔滨市实体企业服务力度。

  推进两市金融机构合作发展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支持服务两地实体经济发展。

  两份合作方案内容大同小异,尤其是都强调了在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上的合作。

  黑龙江全省仅有5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位列全国倒数。哈尔滨拥有全国一流的高校,却在科创板块缺乏竞争力,不能不说与投资机构的缺乏有直接关系。而广东省是中国私募基金第一大省,而深圳则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私募基金第二大市,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4000多家。

  此前,丁香园创始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李天天告诉投中网,这些年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一次东北,参加政府的一些会议,看到出台的政策,都感觉非常不错,觉得春天就要来了。但是跟同学、朋友一聊,却又发现好像还是老样子。李天天表示:“出台政策并不难,关键是怎么从基层抓起。当然总的来看政府也在积极求变,并没有不作为,不过积弊已久改起来需要时间。”

  沿海与内地现鸿沟 投资不止不过山海关

  如果把视野放宽到全国,面临困局的绝非东北一地。从2017年IPO公司区域分布能够明显的看出,沿海各省市与内地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鸿沟式差距。如果把沿海IPO数上双、甚至近百的各省称为第一集团,中部各省勉强可称之为第二集团,东北、西北以及西南一线则基本处于“掉队”的状态,2017年的“IPO红利”可以说基本上与它们无关。

  翻开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7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数据,同样的局面又再一次的出现,以北上广为代表的沿海一线,再次无情地碾压了广大的内地。“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过玉门关”,“投资不上云贵川”,并非空话。

  谈到内地,加华伟业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认为,东北和西北地区历史上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决定了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这些地区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育一直不充分。长期的国有经济主导,使得这些地区不可避免的重度遗留或吸收了计划经济思想中的包袱和特征——唯“上”现象、效率低下、官本位文化、酒桌文化、责任意识差、缺少进取心等社会问题集中并被显著放大,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负向竞争的不良效应。

  一位常驻湖南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优惠政策不少,不过在政策的具体落实上,与深圳这样的城市还是有明显差距。另一位投资人谈到山东,认为山东“官僚气氛比较浓,权谋斗争浓厚,劝酒风比较盛”。有不少投资人都向投中网提到了内地的“劝酒文化”,这大概是内地商业环境的一个缩影。

  (编辑:齐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