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8十大买方投资策略:布局优质股 看好结构性机会

2018-02-24 17:05:47 信息来源:经济观察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金融市场的波云诡谲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这一年投资市场运筹分析与谋划战略的难度。经济观察报力邀各金融机构投资精英参与本报2017年度机构投资者调查,以期为读者提供展望未来市场走向及形成投资策略的逻辑和视角。

  南方基金:看好权益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

  2018年仍然看好权益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和绝对收益的可能,但也必须承认,今年获取较高收益率的难度比去年高出不少,投资者切勿将2017年权益市场产品普遍较高的收益率简单线性外推。

  权益资产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基础在于:权益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并未显著高估,上证50沪深300的PE处于13-15倍,随着盈利增长,远期动态估值还可以进一步消化,对长期配置而言,相对债券也是有一定吸引力;同时,随着经济逐渐成熟,资本开支投入下降,分红比例有提高潜力,中长期的分红收益率可有期待;同时,相对于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住宅投资市场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结构上,仍有一些显性低估的品种;周期板块内部成本优势非常显著的公司还有公用事业化的逻辑可以演绎;中小创行情持续走低后,估值得到较好消化,尽管整体估值性价比未到全面看多时,但部分估值偏低景气好转的板块呈现独立上涨行情也存在可能。

  要在市场阶段性非常乐观时保持客观,若基本面没有显著改观,就不要轻易受市场过度乐观情绪影响。基于长期配置价值和基本面的健康,下跌时不宜过分悲观,应敢于加仓估值低估和未来利润有较大扩张幅度的板块和领域,即使悲观情形下,全年震荡指数无正收益,也不影响好板块获取绝对收益。

  嘉实基金:价值与成长均有机会

  2018年,提质增效将成为经济核心主题,虽然宏观经济可能小幅回落,但得益于产能过剩的减轻和企业现金流情况的好转,供给侧和环保长效机制的存在,库存水平依然偏低等因素,使得上市公司盈利周期的稳定性显著加强,盈利有望继续上行,同比增速将在10%以上。

  同时,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整体或易紧难松,但2016、2017年市场赚钱效应的凸显,楼市的冷却、资本流出途径的匮乏,以及资管新规背景下高达近100万亿元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资金再配置需求,使得居民财富有望重新提升A股配置,市场有望震荡上行。相对于2017年的风格大分化,2018年风格有望更均衡,价值与成长均有机会。

  在行业方面,重点关注三个方面机会:(1)全年战略看好优质成长(如半导体、高铁、5G光伏新能源车、环保产业链等);(2)中期精选优质价值蓝筹(如金融板块,以及持续调整后配置价值逐步显现的优质房地产龙头);(3)消费白马有望趋势强化,周期股也存在阶段走强可能。

  债券市场经过2016年4季度及2017年全年的调整,前期积累风险已大幅释放,配置价值已逐步显现,但趋势性机会还不明朗。从获取债券票息收益来看,吸引力已经显现,且中高等级信用债将好于利率债。

  广发基金:寻找还未重估的优质资产

  2017年A股是大型蓝筹和白马股主导的价值投资行情,是行业头部公司的一次核心资产价值重估过程。从中长期来看,这个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其核心逻辑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优质资产在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下显示出了它的市场威力,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质量成为甄别上市公司优劣的最关键因素,资产质量越好,企业就越能继续壮大,就越能体现赚钱效应;另一方面,市场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等优质资产,特别是在消除过剩产能之后,优质资产的优势更为凸显。

  因此,预计2018年的投资风格与2017年比较相似,投资的核心要素就是通过基本面研究找到最好的资产。不过,投资者的思维需要发生转变,投资机会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从行业角度来划分,而是首先找有质量的资产,再去寻找好的行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与2017年有所不同,2017年白酒、家电、高端制造等行业的优质资产的重估相对比较充分,所以2018年要寻找一些还没有完全得到重估的资产。另一方面,2018年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全球经济的复苏继续进入繁荣阶段,从油价、有色等资源品价格上涨中可以反应出来。所以今年重估的行业,第一批以银行、地产以及上证50中低PE低PB等大型蓝筹股为主。

  上投摩根基金:A股大概率维持结构分化格局

  在经济复苏的大格局下,2017年资本市场交出了优异答卷,无论A股、港股还是海外市场都有不错表现。本轮全球经济复苏由发达国家率先启动,行至当前,美国、欧洲、日本、新兴经济体均有明显趋暖,预计2018年经济大概率将持续稳健增长。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企稳。同时,受益于巨大的内需市场,以及在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积累了巨大的资本优势、技术水平以及性价比较高的劳动力优势,在本轮经济复苏格局中也占据有利位置。寻找其中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升、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品种将是2018年的重要方向。

  从A股来看,预期市场会继续向好,行业步入成熟期,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趋势,各行业龙头盈利相对稳定。在流动性持续偏紧背景下,A股大概率将继续维持结构分化的震荡格局。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有所下滑,但龙头企业、有较好商业模式的企业仍有望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在行业配置方面,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将持续关注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消费品以及高股息品种。具体来看,机械行业、消费电子、医药、传媒等有望受到市场关注。然而业绩确定、估值较低,但在今年因市场风格被忽视的公司,明年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博时基金:金融和消费作防御配置

  纵观2017年的资本市场,全球大类资产受益于美国的经济复苏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制于流动性紧缩。2018年权益市场相对可为,看好A股和港股,港股表现或好于A股。债券市场仍然承压,可转债机会较大。原油价格中枢上移。美国加息落地利空出尽,海外风险因素较多,对黄金乐观。

  A股的配置策略以金融和消费作防御配置,具体行业包括银行、创新药、商贸零售和纺织服装等。以估值较低的房地产、工程机械、有色、煤炭等行业进攻。进攻要保持灵活性,边打边撤。

  十九大后,中国宏观经济的主线是通过动能转换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下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核心战略。虽然旧产业有序退出市场,新产业盈利稳步回升,但在金融防风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与基建投资的下降将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到6.5%,这压制了大类资产的系统性收益,2018年仍然是结构性的收益,全年通胀率2.1%,对资产价格不构成趋势性冲击,但一季度的季节性上涨会对节奏产生影响。

  从理念来讲,供给层面的先进制造和需求视角下的美好生活提升是战略配置的两面旗帜。从风格来看,成长和消费是重点。从时点来看,一季度是2017年的价值风格与2018年成长风格的切换期,多谋少动。从二季度开始进行战略投资,二季度末关注利率债估值修复的机会。

  鹏华基金:业绩和低估值主线有望延续

  对于2018年,中上游周期在价格逐步趋稳背景下,盈利增速预计将显著回落。预计2018年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维持10%-15%的正增长,盈利仍对市场构成正面支撑,但相对2017年30%左右的盈利增速会有明显回落。

  2018年预计金融监管仍将趋严,市场系统性估值提升概率较低。从市场流动性来看,“房住不炒”和未来资管新规落地,长期都将明显利好居民资产配置往权益市场转移。不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决定2018年上半年流动性整体延续趋紧趋势,同时,在利率水平高位以及实体经济回报率提升的背景下,资金加速进入股市短期内可能也较难明显看到。在总量趋紧的背景下,市场系统性机会预计仍很难出现,存量博弈特征短期难改,结构性分化行情有望延续。

  全年来看,预计指数中枢将小幅上移,但整体存量博弈格局不改。

  业绩主线将在2018年有望延续,一季度积极关注地产、周期股机会。2018年预计业绩和低估值主线有望延续,大市值公司中估值高位的品种需要警惕业绩风险。

  华夏基金:A股仍将以盈利驱动为主

  展望2018年,经济增速总量层面的分歧逐步在减小,结构层面的变化仍然会持续。综合来看,在大类资产配置层面的投资机遇为股票>;商品>;债券。

  2018年A股市场仍将以盈利驱动为主,结构性市场的特征仍会延续,但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

  在行业选择和投资主题方面,看好结构转型中趋势向好的细分领域:1、反映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与升级趋势的高端制造业、大消费行业、环保与新能源;2、估值相对不高的部分周期性板块,如大金融板块,相对看淡部分已经大幅上涨、预期不低的原材料、工业板块、部分结构低迷的消费;3、关注部分股价已经调整较长时间、基本面边际可能有变化的行业,如传媒、零售、纺织服装、油气产业链等;4、主题上重视科技领域硬件与应用相互促进的周期与节奏,以iPhone X为代表的硬件准备,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5G、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新能源技术等的落地,可能再催生从硬件到应用的新趋势;另外,国企改革、地产长效机制、扶贫与区域振兴、环保等主题则受益于相应政策的推进。

  富国基金:穿越“对流层”,布局“业绩牛”

  2018年A股市场将在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与金融周期收缩的背景下震荡上行。A股市场的核心逻辑在于对业绩增长的确认,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金融“去杠杆”超预期引发的资金价格上行,从而压制整个市场的估值提升。从全年经济增长来看,消费稳定,外需改善,即使投资存在下行压力,但经济增长的韧性比较强;反映到微观层面,上市公司盈利的确定性较高。在此背景下,穿越“对流层”,布局“业绩牛”,将是全年的基调;在投资节奏上,上半年防守反击,下半年积极进取。因此,2018年上半年看好大消费、大金融、以及房地产板块。

  下半年,随着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压缩非标和金融同业,有望使得资金边际出现改善,有利于成长板块的反弹。特别是经历了过去两年“挤泡沫”推进,目前不少细分成长龙头估值已经极具吸引力。在此过程中,看好芯片国产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机会。此外,需要关注的风险是,预计市场波动性较2017年有所放大,但市场中枢继续提升,投资者需要有足够耐心,坚持买业绩的“确定性”,不频繁博取短期收益。

  招商基金:白马龙头的价值股仍然占优

  2018年宏观背景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稳中有降、货币信贷紧平衡、金融监管和地方债务管理加强、地产调控基调不变、高质量发展逐步展开。有鉴于此,各类资产都没有全面泡沫化的机会,相比之下,股票相对于债券、商品等其他大类资产具有较为突出的性价比。

  虽然增量资金有限,A股大概率呈现震荡市格局,但把握结构性机会仍然能够提供较高的回报。

  风格上,预计白马龙头的价值股仍然占优。结构性机会主要来源于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受益于CPI回升的必需消费品和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线的少部分成长股。

  在主题和行业选择方面,消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通讯 5G 产业链、太阳能(4.97 +0.40%,诊股)产业链等作为第一梯队选择,面临的机会最多。

  鉴于“二八行情”仍将继续演绎,选出极少数能提供正回报的股票需要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应该相信专业,倚重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

  海富通基金:仍然会有比较良性的结构性机会

  展望2018年,预计中国经济正由总量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结构持续优化阶段。

  2018年A股市场预计仍然会有比较良性的结构性机会,但是下半年面临的宏观不确定性有可能上升。在“脱虚向实”大背景下,估值重塑、经济企稳、供需优化、价格上涨带来的传统企业经营基本面改善,以及竞争格局优化使得行业龙头实现更快的增长,龙头公司也因此持续受到追捧。这种趋势或仍将延续,行业龙头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预计愈发显著。在经济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房地产增速回落以及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下,泛消费和偏后周期中的新涨价或新景气行业以及契合十九大战略方向的投资主线值得期待。

  对2018年债市保持中性看法,风险和结构性机会共存,经济和政策的预期差或是投资机会的所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