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IPO第三方机构新要求:律师严格履职 会计师谨慎审核

2018-01-30 17:41:17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一旦上会通过率低保持常态,会对参与IPO过程的律师、会计师这些第三方机构造成怎样的影响,生态是否会产生变化?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展开多方采访调查。

18家上会企业,仅3家通过,上周通过率降至16.7%。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随着审核工作不断从严,IPO闯关成为眼下新股市场一大难题。一旦上会通过率低保持常态,会对参与IPO过程的律师、会计师这些第三方机构造成怎样的影响,生态是否会产生变化?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展开多方采访调查。

IPO审核趋严 中介机构也遭罚

IPO盛宴里面的“三剑客”分别是:投行、会计师以及律师。不过虽说“三剑客”名声响亮,但在具体分工上,会计师和律师永远都是配角,以至于也被称之为第三方机构。

进入2018年,IPO发行似乎进入“寒冬”,上周上会通过率更是低至16.7%,拟上市企业过关可谓进入五里挑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自从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IPO发审的节奏就呈现加快、加严的态势。在督促强化保荐人责任的同时,对于律师、会计师的要求似乎也在加大,而去年12月,就有IPO中介机构信永中和被处罚的案例。

资料显示,信永中和作为登云股份(27.16 +0.00%,诊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IPO)、2013年及2014年年度报告审计服务机构,在为登云股份IPO及2014年年报提供审计服务过程中违反依法制定的业务规则,在为登云股份2013年年报提供审计中未勤勉尽责,对登云股份2013年年报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

因此,证监会依法责令信永中和改正,没收业务收入3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8万元,并处以22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郭晋龙、夏斌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这种处罚的公布,也公开一种信号,那便是IPO全线从严,是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杜绝企业带病上市。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新发审委成立以来,IPO过会率直线下降,说明监管层对IPO的审核力度明显加强。IPO审核趋严将会给对承销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带来变化和压力,意味着拟上市公司聘请的这些中介机构必须把招股书等上市材料做扎实,并反复改进优化,才有望审核通过,否则将‘提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从严的节奏下,对第三方的机构影响几何?记者随即展开深入采访调查。

律师:提高标准 业务正常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第三方机构中,律师的责任清晰而明确。根据证监会《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律师如发现委托人提供的材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或其有违法行为的,应要求纠正、补充,否则律师和律所将会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措施。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项瑾表示,尽职调查是律师在上市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但也非全部,而且律师原则上应基于其独立中介地位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发表意见。

那么,对于IPO审核趋势,会对未来律师工作造成困扰吗?

某不愿具名、IPO业务处于一线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IPO过会率偏低不会对我们目前IPO流程中的律师工作造成麻烦,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指引进行工作,尽职尽守。所以,不论过会率高低,我们都是本着指引的要求去做的。”

北京天银律师事务所罗亮律师认为:“IPO发审趋严自然也会对整个中介机构的工作带来变化,无论是律师还是会计师,在IPO过程中的审核监督也会变得更严格、谨慎;未来也会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和约束,在更高的标准下工作。”

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也表示:“我们目前是审核制,各方机构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对IPO公司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监督。那么,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水平、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甚至是否真实,这些证明公司质地本身的因素才是它们能否过会的关键。律师只是按照程序做事,开展业务。”

会计师:会计审核趋于严格谨慎

而在会计审核上,记者注意到,此前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4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曾提示,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IPO审计业务时,对于发行人存在欺诈嫌疑或者会计师无法应对重大审计风险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应坚决拒绝接受委托;如果发行人在IPO过程中曾经更换会计师,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前任会计师沟通情况,了解发行人管理层的诚信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发审委审核是否趋严,作为审计师的职责,在任何环境下,最重要的是要忠于职守,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发表独立意见。趋严后,对审计师专业性、严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曾辅导过IPO项目的某不愿具名注册会计师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在IPO角度来说,新的发审委上来以后,最主要是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以业绩为主。除业绩以外,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企业规范运营的情况。比如目前像利润过亿的IPO项目被否比比皆是,目前整个IPO通过率就50%左右。所以现在审核不是以利润为主,而是以规范运营导向为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目前IPO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综合评估的阶段。目前整个IPO体量还很大,但其实市场激活度还不那么高,再加上监管层从严的金融治理情况,实际上IPO审核进入了审慎评估的时代,审核态度更为谨慎。所以,当整个行业都趋谨慎的情况下,对会计师承接业务会有一定影响。同时,IPO过程中,会计师也会加大审核力度,从信永中和被罚事件就可以看到。所以未来IPO财务审核这一块,再遇到可左可右的问题,一定会从严,毕竟国家目前金融资本市场大环境就是从严的趋势。”上述注册会计师补充提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