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 公募私募齐遭闷杀

2018-01-18 13:39:40 信息来源:e公司官微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大盘指数的昂扬向上形成鲜明对照,ST信通(5.13 -4.47%,诊股)与ST保千里(5.07 -5.06%,诊股)这对二级市场的“难兄难弟”,被交易所特殊处理后,复牌以来便持续演绎“高空跳伞”的惊悚大片,携手下坠,势如蹦极。

目前,两家公司股价的连续跌停天数分别达到16天(午盘跌4.66%)和14天,已经直逼此前*ST众和(4.22 -0.71%,诊股)创下的A股最长连续跌停纪录(连续18天跌停)。

而背后数据显示,悲催踩雷的并非只有停牌前没能出逃的投资者,部分机构也半空接了飞刀,尽管因为接盘规模较小,浮亏金额也并不算大,但这些资金目前无一不处于深度套牢状态,两家公司的继续跌停,给这些机构资金同样割出了带血伤口。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逆势连跌

 

ST信通与ST保千里,毫无悬念地登上A股近来连跌天数最多的榜单前两位。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数据来源:wind)

 2017年11月3日到11月30日,*ST众和曾以连续18个跌停,创出A股历史上最长跌停纪录。而从2018年1月18日盘面来看,ST信通已经在第16个跌停时被买盘“救起”,今日上午放出巨量,从以往规律来看,距离短期变盘或已经不远;但ST保千里依然在无量的一字跌停中蛰伏,即便14个一字跌停之后,股价反转迹象短期难见,能否“超越”*ST众和创出连续跌停新纪录,仍有待后续走势给出验证。

ST信通与ST保千里,一家注册在东北,办公于北京;另一家注册于江苏,办公于深圳。两家公司相隔数千公里,为什么在“戴帽”和二级市场表现方面表现出“同病相怜”呢?

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成为两家公司的共同命运。

对于ST信通来说,由于亿阳集团的债务危机,截至2017年底,ST信通被法院申请冻结的资金总额已经高达34.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比例为107%;实际冻结8.6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比例为26.83%。此前ST信通还曾推进重组,但因亿阳集团的债权债务纠纷涉及到公司,ST信通在此过程中便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最终不得不宣布终止重组。

ST保千里也同样面临流动性风险,公司上下游供应链均受到影响,原材料供给不足、客户订单不能正常承接;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大量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目前未能收回,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由于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订单大幅减少,人员不断流失,生产经营处在半停顿状况,且公司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股价的持续下跌,投资者很无奈,后果很严重。

最直接可见的,就是大股东的质押融资风险的显性化。

其中,ST信通早在1月4日就表示,由于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公司实际控制人邓伟的股权质押融资已经触碰警戒平仓线,实际控制人积极采取相关增信措施。

而早在1月10日,ST保千里的股价也已逼近(或跌破)前十大股东中多位质押大户所质押上市公司股份的平仓线。由于这些大股东持有的ST保千里股份多数为公司借壳上市时的增发股份,尚未解禁;且已全部质押,无法补仓。

机构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都有机构股东现身。以ST保千里为例,公司2017年三季报显示,多只基金和机构管理计划持有ST保千里,而且由于ST保千里在2017年四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停牌状态,且复牌后就直接连续跌停,因此2017年三季报所显示的持股机构没有逃命机会,只能全部被“闷杀”。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不过,遭遇闷杀的并非只是先期的“不幸儿”。虽然股价遭遇持续棒杀,但两家公司都开始有机构席位入场抄底。短期来看,这些机构也不过是接了空中飞刀,短期皆被套严重。

早在1月3日,ST保千里刚刚第三个跌停时,就有两个机构席位忍不住手痒,在跌停价位进行了买入操作。虽然买入金额不过区区7.99万元和5.82万元,但相比于两家机构8.91元的入手成本而言,这两笔资金已经出现了高达43%的浮亏,且浮亏比例有望继续扩大。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就在1月11日ST保千里迎来股价第9个连续跌停之际,又有机构席位大胆买入15.39万元的股票,且这次登上了买入金额排名前5的营业部的首位。按照当日6.56元的价格计算,该席位买入2.35万股左右,不过,这笔资金目前也处于套牢状态。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ST信通也同样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青睐。1月4日,一笔4.36万元的机构专用席位资金在跌停价位买入ST信通,当日公司股价为8.48元,倘若这笔小资金此后没有进行卖出操作,那么已经浮亏了40%。

  这两家公司连续跌停数直逼A股纪录,公募私募齐遭闷杀,“赏金猎人”沦为猎物!

实际上,这些买入的机构资金,短期实现卖出的可能性极小。

一方面,由于公司股价连续跌停,买单稀少,对手盘不易出现;另一方面,这也不符合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风格。

有基金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在交易公开信息中出现“机构专用”的,通常包括以下多种类型:基金专用席位、券商自营专用席位、社保专用席位、券商理财专用席位、保险机构专用席位、保险机构租用席位、QFII专用席位等机构投资者买卖证券的专用通道和席位。而倘若某只股票的交易公开信息中出现“机构席位”净买入,则往往代表着股价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通常而言,机构的买卖操作不是短线炒作,更多的是看好股票的成长性或估值优势。”

为什么这些机构资金勇于担纲“赏金猎人”呢?这与两家公司股票连续下跌之后,在基本面与投资价值的拉扯中,疑似开始出现力量反转有一定关系。以ST信通为例,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便认为,公司的局面并非极度绝望。“从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净资产还有30个亿,有能力应对目前披露出来的债务问题。虽然目前银行冻结了公司的账户,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规担保后导致的后果,最终是承担部分还是全部的担保责任和义务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公司业务还是具备一定盈利能力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