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通证券荀玉根:H股全流通将助推港股继续走牛

2018-01-17 14:10:56 信息来源:海通证券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我们在《港股1月有望开门红-20180103》提出1月港股有望迎来开门红,1月2日恒生指数突破30000点,截止1月15日已达31338点,再创新高。近期推动的同股不同权制度改革和H股全流通引发关注,这会为港股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1.H股全流通将助推港股继续走牛

恒指突破30000点创新高,房地产、能源等行业表现良好。1月份前半段港股涨势良好,恒生指数上涨4.75%,截至1月15日已达31338点,突破30000点,再创新高。1月份前半段全球市场表现良好,全球主要指数全部上涨,截至1月15日,纳斯达克指数上涨5.18%、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4.39%、标普500上涨4.21%、日经225上涨4.17%、法国CAC指数上涨3.71%、上证综指上涨3.12%、德国DAX指数上涨2.19%,富时100上涨1.06%、韩国综合指数上涨1.47%。从行业来看,2017年12月住建部会议要求“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2014年之后首次出现支持改善需求,元旦后部分城市地产政策出现微调。受此积极政策影响,港股市场房地产行业表现较好,上涨6.62%。此外,伊朗局势动荡带来油价上涨,能源行业同样表现出色,上涨9.83%。

资金面宽松,同股不同权制度望提升科技股占比。年初以来香港隔夜同业拆借利率明显走低,资金面较为宽松,带动港股走高。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的改革以及H股全流通的改革给港股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截至2018/1/15,全部美股中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为23.95%,而信息技术行业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13.08%,占比较低。同股不同权制度的公司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信息技术行业中市值占比分别为51.06%和26.97%,占比较高。这是由于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层的股权往往被稀释至较低水平,管理层往往倾向于选择同股不同权制度维持对公司的控制,同股不同权制度对信息技术行业公司更有吸引力。截至2017/12/31,在美国上市中国内地公司中,同股不同权的占总数量10.53%左右,占总市值29.2%,同时这部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市值相当于香港市场总市值的22%。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改革很可能会吸引相当部分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带来港股科技股占比的提高。

H股全流通类似A股股权分置改革,预计带来积极影响。元旦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证监会宣布启动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旨在盘活存量资产,打开融资渠道。对比大陆在2005年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都是为巨量非流通股引入市场化定价机制。回顾05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此次改革催生了自2005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一波牛市行情,上证综指在2007年创下6124.04的高点。在2006年改革全面展开后,大陆公司的资本化率、A股交易率、A股换手率三项指标皆快速提高。由于原非流通股的逐步全流通,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在股改后显著快速提升,从2006年的仅4.3%占比持续上升到2012年的峰值40.2%。目前,H股未流通股等价市值4.1万亿港元,占港股市场总市值的比例约为7.3%。此次H股全流通类似大陆2005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H股全流通很可能将对港股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展望2018年,我们维持《港股在慢牛途中——2018年港股投资策略-20171212》观点,盈利改善和资金南下双重动力推动下,港股行进在慢牛途中。从盈利估值匹配度看,金融业、电讯业和地产建筑业值得持续关注。

2. 港股市场周跟踪

上周恒指上涨2.20%,建材行业AH股平均溢价最高。1月以来港股继续上涨,依然保持牛市形态。上周恒生指数上涨2.20%,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17%,上证港股通指数上涨2.15%。恒生AH股折溢价指数上周下跌0.79点至127.3,建材行业为平均溢价最高的行业,溢价248.5%。一周变化上,家电行业变化最大,溢价减少34.4个百分点。

恒生指数PE13.5倍,PB1.38倍。行业估值绝对值来看,截至2018年1月12日,恒生指数PE(TTM)为13.5倍、恒生大型股指数为12.7倍、小型股指数为18.3倍、恒生国企指数为9.2倍。行业层面PE较低的有恒生综合业(8.3倍)、恒生金融业(9.9倍)。恒生大型股指数(12.7倍)高于历史估值中位数水平,恒生小型股指数(18.3倍)高于历史估值中位数水平,恒生中型股指数(14.6倍)低于历史估值中位数水平。行业层面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的有恒生工业(16.6倍)、恒生综合业(8.3倍)。PB(LF)方面,恒生指数为1.38倍、恒生大型股指数为1.33倍、小型股指数为1.28倍、恒生国企指数为1.04倍。行业层面PB较低的有恒生综合业(0.76倍)、恒生能源业(0.95倍)。行业层面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的有恒生综合业(0.76倍)、恒生能源业(0.95倍)、恒生金融业(1.11倍)、恒生电讯业(1.25倍)、恒生公用事业(1.54倍)。

上周沪港通深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116.73亿元。截至2018年1月12日,上周沪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82.95亿元,深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33.78亿元,合计116.73亿元,两市南下资金占香港成交额之比日均为2.12%,沪、深港通开通至今南下资金累计达6219.93亿元;上周沪港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46.70亿元,深港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36.25亿元,合计流入82.95亿元,两市北上资金流出占A股成交额之比日均为0.33%,沪、深港通开通至今北上资金累计达1979.41亿元。上周沪股通深股通十大活跃个股为平安银行(14.25 +0.35%,诊股)、万科A(38.80 -3.48%,诊股)、南玻A(8.77 -0.68%,诊股)、中国宝安(6.78 -0.88%,诊股)、深物业A(18.09 -2.00%,诊股)、深康佳A(6.39 -1.24%,诊股)、神州高铁(8.39 -1.06%,诊股)、神州长城(6.11 -0.49%,诊股)、中国平安(77.30 -0.66%,诊股)、京东方A(6.36 -0.47%,诊股)。

3. 欧美市场及中概股

上周欧美股市总体上涨。上周发达经济体主要股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美股道指领涨,涨幅为2.90%。标普500上涨2.2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59%。NSDQ行业层面出现全面上涨。其中NSDQ运输指数领涨,涨幅为4.73%,NSDQ银行指数紧随其后,涨幅为4.38%。此外,德国DAX指数上涨0.59%,法国CAC40指数上涨1.91%,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08%。

道琼斯指数PE21.7倍,PB4.0倍。指数估值绝对值来看,截至上周五,道琼斯指数PE(TTM)为21.7倍,标普500为23.4倍,纳指为40.6倍,其他指数PE较低的有韩国综合指数(13.0倍)、法国CAC40(19.0)、德国DAX(19.5倍);PB(LF)方面,道琼斯指数为4.0倍、标普500为3.4倍、纳斯达克为3.7倍,其他指数PB较低的有韩国综合指数(1.1倍)、法国CAC40(1.7倍)。与历史估值中位数水平比较,PE(TTM)方面,日经225为20.1倍,韩国综合指数为13.0倍,均低于其历史中位数水平。PB(LF)方面,韩国综合指数为1.1倍,与其历史中位数水平持平。

HXC中概指数上周上涨1.67%。中概股方面,HXC指数上周上涨1.67%。个股方面,REMARK MEDIA(MARK)领涨,涨幅为14.81%,绿能宝、碳博士控股等个股涨幅居前。

风险提示:警惕美联储加息导致港股增速回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