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市值管理:上市不只是敲钟

2018-01-14 10:39:17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以前你可能看到过一些公司创始人在上交所或者纽交所敲钟,然后新闻报道就说:某某公司上市了!紧接着,创始人当然充满胜利的喜悦,要一波接一波宴请朋友和同仁,庆祝上市成功!再后,似乎就万事大吉。——上市真的只是敲钟吗?上市过程确实很熬人,过程结束了当然应该庆祝,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今后是否能跟市场沟通好、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挑战,才是决定上市是否真成功的关键。

  几年前,一位学生很激动地跟我讲,他兄长打算两年后让自家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且要冲刺这两年业绩,要正好在上市敲钟的时候让业绩达到顶峰!我就问:“你们家是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公司仍然运营很好,家业长青,还是就圈一次钱跑路?”他说:“当然希望家业长青!”我说:“如果是那样,就千万别上市之前制造业绩顶峰。那样虽然能把一开始的股价炒得很高,但之后如果业绩下滑,让第一波投资者吃上苦头,他们就从此不再相信你们,跟你们公司接上仇了,今后跟市场沟通起来就很难办。而如果换个角度看,反正上市时卖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股份,你们家继续是控股大股东,开始时股价即使不是最高,也没关系,因为今后随着业绩的自然增长,股价反正会持续上涨,你们家的股权市值会上升。而如果一开始给了投资者持续的甜头,那么,今后跟股市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那不是为公司长久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吗?”

  我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兄长是否听进了这样的建议,但那不重要。关键是,太多人把上市本身看成终极目的,只在意短期利益。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A股公司上市之后就开始业绩下滑呢?很多人都强调要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可是质量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具体从细节做出来的。

  东方航空的故事

  自从1997年东方航空在纽约上市以来,我经常关注这只股票,也曾经买过。但是在这些年里,东方航空在美国每天的交易量很低,平均一天只换手1.2万股,按照每股不到28美元的价格,每天交易量33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到美国上市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融资范围、随时能融到大量资金的话,那么,假如东方航空要通过美国股市增发股票融资9亿美元,这笔资金就相当于2727天的交易量。按照每年250个交易日算,这等于要花11年!从这个角度看,东航的海外上市不能算太成功。

  相信你肯定坐过东航,因为作为国内第二大航空公司,2016年东航的客运量超过一亿人,特别是它覆盖了经济繁华的华东地区的各主要航线,国际航线覆盖面也甚广,飞往全球一千多个目的地。东航股份于1997年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上市。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商业旅行和休闲度假的逐年增加,到2016年,收入985亿元、利润45亿元,资产规模达到1957亿元。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第155位。所以,不管从航空市场覆盖面、品牌、行业排名,还是从经营规模,东航并不是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公司。

  那么,为什么东航的股票无人问津呢?是东航的原因,还是股市的问题呢?

  信息披露是关键

  东航作为一个中国公司,在美国股市交易量相对低,不太奇怪,毕竟到过中国、坐过东航的美国投资者并不多。今后我们再回到这个话题。这里,我们还是从信息披露、跟股市沟通的角度来谈。

  那么,东航自己给股市投资者发布的消息有多少呢?这些年我经常到许多投资者访问的雅虎财经上跟踪东航的消息,东航以前发消息大概为一个月一条,到最近几年是每6个月发布一次半年财务报表,其它很少有什么消息。也就是说,有半年时间里,投资者会听不到公司的声音。

  实际上,不只是东航,一般中国公司除了必须披露的信息(比如,财报、高管变动等)之外,基本都不告诉股市投资者有关公司的最近动态,比如,最新的项目、新签约的交易、商业发展计划进展、业绩预期。

  相比之下,IBM自己发布的消息平均一天有2到3条,其它关于IBM的评论每天就更多了。微软平均每天发布一条消息左右。投行分析师、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师针对这些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就更多了。

  通俗地讲,如果一个上市公司从市场上消失好几个月,投资者和分析师当然就会把你忘记,也没有理由去对你公司做新分析、新评估,股票无人问津、交易量低就毫不奇怪。而如果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经常主动积极地向市场披露最近动态,你公司的名字就会经常出现在投资者眼前,自然带来更多关注,交易量就会上来。

  事实上,股票估值和交易量通常是高度正相关的:交易量大的公司,市盈率通常更高。反过来,交易量低的股票,市盈率就更低。许多金融学的学术研究也发现,做产品广告比较多、在媒体曝光比较频繁的公司,不仅它们的产品销售会更多,股票估值、股票交易量也会更高。所以,管理公司市值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你首先要引起投资者对你公司的关注,并进一步让他们有兴趣分析你公司,否则公司市值和流动性都会吃亏。

  理论上讲,之所以公司主动披露信息、经常发布消息这么重要,是因为金融交易中存在固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公司内部人知道公司做的决策、发生的事情等,因此,知道公司前景的好坏;可是,外部投资者不知道。加上股票交易本身是最难的跨期价值交换之一,所以,信任和信心总是股市上最稀缺、最珍贵的,而增加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是公司能够主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信任与信心的主要方式。一旦跟投资者的关系理顺了,融资和市值就自然水到渠成。

  今天我们讲的要点包括:第一,公司上市不只是敲钟。敲钟是上市过程的终点,但不是上市成功的标志。上市是否成功取决于今后漫长的市场沟通和市值管理。尤其不要在上市之前制造业绩顶峰,否则,投资者会记住你公司的。第二,敲钟之后,最糟糕的做法是平时在股市上不露面、等需要再融资才出现。那样的话,股票交易量少、估值也偏低。最好的做法是经常跟市场沟通,多披露、常披露,让投资者和分析师知道你公司的思路、规划和进展。最后,媒体曝光越多、产品广告越多,公司的市值估值也会越受益,道理在于这些方式也能帮助降低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股市参与者对公司的信任和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