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开年以来保险公司价值型业务正增长 保险板块涨幅居前

2018-01-09 15:16:29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发布者:isen点击量:

午后保险股维持强势,截至发稿,保险板块涨幅1.55%,位居两市各行业板块涨幅前列。其中,中国平安(71.87 +2.66%,诊股)涨逾2%领涨。

保险业开门红战报:总保费下滑 价值保费获增长

寿险业当下最关注的,莫过于开门红战绩。证券时报记者昨天从多家不同类型的寿险公司高层人士处获悉,今年以来的规模保费同比下降,不过价值型业务保费取得增长。他们认为,今年的开门红情况还相对乐观。

总保费收入下滑

在政策导向、产品调整等多重因素下,2018年的开门红情况备受关注。新华保险(64.48 +1.21%,诊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峰曾表示,2018年续期保费增长能否抵住首年保费的下降,将是行业保费增长与否的关键。

此前,不少研究机构预计,2018年开门红保费将面临增长压力,有机构甚至预计行业整体开门红保费同比将下滑30%。真实情况如何?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传统大型寿险公司和新型寿险公司。

一家传统大型险企人士对记者表示,开年以来的规模保费同比为负增长;而据其所述,市场上几家主要同业,多数也为负增长。一家体量中等的新型寿险公司高管也表示,总保费增速为负。

“主要是受产品调整的影响。”上述大型寿险公司人士如此解释总保费下滑的原因。

这也被认为是限制各家开门红保费规模增长的一个共同原因。去年10月开始实施的寿险134号文,“直击”寿险开门红主流产品形态,将主要对2018年的首年保费产生影响。“年金附加万能”后变为“年金+万能”双主险,保费资金在两个账户里流动不再“免费”;快速返还型年金也被强令5年以后才可返还,且每次返还不得超过所交保费的20%,产品的流动性降低。

同时,2017年开门红基数较高,也成为制约2018年开门红保费增速的一个原因。2017年1月,国寿、平安、太保、泰康、太平等传统大型险企,规模保费均取得高达三成左右的增幅,虽然增速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绝对规模均创历史高点,国寿、平安的当月总保费1780亿元、1070亿元。

另外,严监管也是各家险企开门红显暗淡的一个因素。去年以来的保险业严监管在今年依然延续。去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发文在人身保险行业组织开展“治乱打非”专项行动,治理在销售、渠道、产品中的乱象。1月3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开门红保险销售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保险公司“炒停售”营销、夸大宣传等行为,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盲目跟风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

价值型业务正增长

寿险公司的规模保费,也称总保费,指的是客户交纳的所有保费,也是寿险公司承保业务对应的所有现金流入,包括保险保障型、长期储蓄型和短期理财型产品的保费,在保监会公布的指标下,等同于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交费和投连险交费三者之和。

尽管从规模保费上说,寿险行业2018年的开门很可能“不红”,但从价值业务上说,则是取得了开门红。上述新型寿险公司高管称,价值型业务保费实现同比正增长,今年开门红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价值业务,指的是期交的长期型业务,一些公司用标准保费来衡量。

价值型业务的增长,也与监管引导行业回归“姓保”有直接关系,各家公司都在调整业务结构,增加保障型和长期型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力度。

同时,业内人士预计,尽管都面临严峻形势,2018年寿险开门红将有所分化,大型传统寿险公司的保费增速要好于中小险企和新公司,同时,有集团化背景的险企增速也可能优于纯寿险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