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投资主线有迹可循
2018-01-06 10:13:02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昨日,沪深两市整体延续了横盘整理的态势。其中,沪综指全天震荡蓄势,最高上摸3402.07点;创业板指则围绕1800点关口反复拉锯。
沪指出现少见的六连阳。特别抢眼的板块是受政策影响明显的地产股突然崛起,泰禾集团8个交易日上涨65%,周五继续涨停。万科A股价也再创新高。这让很多散户很眼红。
市场人士认为,春季躁动衔接跨年行情,1~2月份A股市场处于年内做多窗口期,尽管短期在技术上有调整压力,但是整体趋势向上还未改变。从本周情况来看,2018年的掘金方向依然要从政策催化、业绩明朗和涨价逻辑等角度去挖掘投资机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欣)1月5日,A股迎来2018年首个交易周收官。沪深股指均录得2.6%左右的涨幅,表现非常强势。
个股方面,两桶油表现抢眼,中国石化大涨超15%;地产龙头万科A涨幅接近12%;家电龙头格力上涨近10%;白酒龙头贵州茅台涨幅接近6%,期间还创出746.03元的历史高价;除此之外,其他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像中国中车、中国建筑、海螺水泥等也均有不错的表现。
有分析认为,新年首个交易周的市场表现大概率代表这一年的投资风格,透过这些迹象可以发现,2018年开年仍旧是以价值龙头为主导的行情。
技术派人士认为,目前大盘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由于指数快速上涨之后,重新回到技术压力位附近。因此,从技术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线获利了结,还是套牢盘抛压,均会对投资者的短期情绪有所扰动,短期行情已经面临震荡休整的需要。
资金持续流入
酝酿春季行情
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年以来,A股市场良好的表现吸引了更多海外资金的关注。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以来的3个交易日中,北上资金累计实现净流入126.62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为76.22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为5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日至1月4日的3个交易日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额均在20亿元以上,分别为21.13亿元、26.92亿元、28.17亿元。追溯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沪股通上一次出现连续3日净流入超20亿元的时间发生在20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而5月31日也成为2016年A股走势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在随后半年中,上证指数持续震荡走高,并于2016年11月29日突破3300点。
北上资金布局的标的可关注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聪明资金”新年以来持续北上,或成为海外资金2018年看好A股并继续做多A股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北上资金基于内在价值的投资逻辑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已使得其重点布局标的在2017年可实现出色的表现,而其择股能力也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因此,新年伊始获得北上资金布局的标的未来走势值得期待。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最近一周沪深股通合计流入超过160亿元,主要流入做多有色、煤炭、特钢、石化能源等中盘蓝筹股。另一方面,从机构龙虎榜、营业部龙虎榜来看,也是开始转向买入二线蓝筹股,这意味着资金是有做多共振的效应。
异动板块
地产股连续井喷 销售超预期?
行业分化仍加剧 散户别盲目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1月5日早盘,泰禾集团再次封死涨停板。去年12月22日,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销售额的目标是再翻一番至2000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有30多个项目达到入市条件。不过,很快就收到深交所问询。
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泰禾集团称,董事长黄其森上述“目标”是对公司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不构成该公司的预测和承诺。“回复”并未阻止股价的持续上涨。过去9个交易日泰禾集团股价累计上涨66.33%,市值累计增加了137.02亿元。
在泰禾集团的带动下,整个地产股近期连续大涨,昨日,A股地产股平均上涨了3.16%,成交量高达430.1亿元,除泰禾集团外,荣安地产、沙河股份、苏宁环球、渝开发等多股涨停,行业龙头万科A收盘上涨4.95%,盘中涨幅一度冲上8.3%。另外,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蛇口等涨幅都较大。
“在国家严控房子涨价的前提下,大家都认为房地产股票不行了,这时主力实施逆向操作。”一位拥有20多年操作经验的资深股民表示。而在部分机构人士看来,近期地产股井喷主要得益于龙头公司销售的超预期,而并非是政策变化。
克而瑞公布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显示,2017年销售额超5000亿的房企达3家,超1000亿房企17家,2016年为12家。且多家公司发布了乐观销售数据,万科去年12月份销售金额622.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66%。当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298.8亿元,同比涨幅为45.4%。金地集团去年全年签约金额1408.1亿元,同比增长40%。
建议
根据记者了解,虽然地产股连续井喷,使得短期股价大幅飙升,但谨慎的判断也不少。有专业人士表示,虽然龙头公司业绩靓丽,但市场整体销售依然在放缓,只不过是行业集中度提升。因此,龙头公司业绩好并不能掩盖行业走弱的趋势,散户不宜盲目追涨。
资金动向
本周累计净回笼资金5100亿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1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的影响,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而本周央行累计净回笼5100亿元。
后市分析
对此,万隆证券研究中心认为,在大规模资金流入的情况下,意味着即使短期行情可能有反复,但市场活跃度上升也是有助于整体支撑市场保持相对强势运行的节奏。
此外,从中期来看,目前大盘也具备两个看多因素。一方面,原油等周期板块的行情比较火热,周期股对于指数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且在2017年当中周期行业的业绩非常靓丽,预计周期股的行情会在年报时间段继续持续下去。另一方面,已经有九个省跟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委托投资合同,除九个省签订合同以外,目前西藏、甘肃、浙江、江苏也打算委托投资运营,可以增加投资金额大约1500亿元,管理层不断加大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利于市场长期信心的建立。
操作提醒
在后市热点方面,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本周走势能够验证新年行情大概率在围绕价值龙头开展,风格切换仍需等待,踏准节奏很重要。而从行业角度来看,本周大涨的房地产、建材、石油、化工行业均是受益逻辑清晰的板块,未来的掘金方向依然要从政策催化、业绩明朗和涨价逻辑等角度去挖掘投资机会。
此外,多家券商最新分析报告中看好产品涨价股。其中中信证券认为,在布局品种选择上,产品涨价股的投资会贯穿2018年,因为产品涨价意味着业绩提升,如果原本就是业绩优良的股票则属于锦上添花。
按2017年市场的表现来看,煤炭、天然气、钢铁、稀有金属、水泥、钛白粉、维生素、电池材料、新材料、白酒及元旦后的啤酒等均获得了市场的关注,所以产品涨价股的投资会继续,建议投资者围绕有业绩支持+业绩增长的个股进行操作。
上市公司突击增利“妙招”多
招数1
会计政策调节 核销应付账款
会计变更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但也成为不少上市公司应对财务指标尴尬的一大“法宝”。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发布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就达到376份,其中,部分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实现业绩为正,甚至是扭亏。
上市逾十年的皇台酒业再次走到ST边缘。不过,该公司在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发布公告称,拟对公司长期存在的应付款项进行核销,涉及16个应付款主体。本次核销的长期挂账应付款项,将增加2017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12亿元。而依靠2015年134.41万元的净利润摘帽的皇台酒业2016年突然巨亏2.27亿元。这也意味着,如果2017年继续亏损,将再次被ST。面对本次对长期挂账应付款项核销带来的1200万净利润,深交所要求皇台酒业结合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问题。
另外,陕国投A、中远海能等都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实现财务报表变靓。为此证监会表态称,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并要求上市公司年审机构对会计事项变更等予以重点关注。
招数2
剥离亏损资产改善财务指标
2016年很多上市公司变卖房产等资产实现业绩增长,避免被披星戴帽。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不少上市公司1元甩卖亏损资产,减轻不良资产对整个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有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变卖资产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提升财务指标,比如卖房产,卖股权等。但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变卖剥离亏损资产,来达到反向改善业绩的目的。
去年12月6日,ST慧球公告称,其拟作价1元,向沈阳华凌房地产有限公司出售全资孙公司辽原物业100%股权。据悉,辽原物业近年来持续亏损,已经资不抵债。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在ST慧球合并报表层面产生处置收益约1200万元。同年10月28日,*ST沈机公告称,拟以1元的价格将子公司中捷机床有限公司100%股权、沈阳机床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出售。通过本次交易,预计在处置年末合并报表层面确认处置损益合计为9.14亿元。
招数3
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增利
2018年1月2日,命悬退市的中银绒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在2017年12月29日收到地方政府总计6.45亿元“经营性财政补贴”,且上述资金已于当日拨付到公司账户。所以,今年该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扭亏为盈了。实际上,A股上市公司一年获得政府补贴规模非常庞大,甚至部分企业依靠财政补贴存活。
而记者对比上市公司公告也发现,每年年底,不少公司收到来自政府的“豪华礼包”,为当年的业绩增色不少,甚至成功保壳。如*ST墨龙、*ST德力、*ST柳化、*ST爱富都因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将对公司2017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有分析认为,政府补贴使得上市公司当即获得了可使用的现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这也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患上财政补贴依赖症,成为A股不死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投资者在“扭亏为盈”的业绩报表背后,需要甄别净利润改善的真正原因,尽量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