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华社:从“大案要案”看证监会这一年的一线强监管

2017-12-22 17:37:22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摘要新华社:从“大案要案”中看证监会这一年的一线强监管,一个清新的环境正在不断显现。

  2017年,证监会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思路,对违法违规行为“全覆盖、零容忍”,对市场乱象刮骨疗毒。

  这一年,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忽悠式”重组……破获“大案要案”的消息频频传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证监会2017年以来共作出行政处罚211件,罚没款金额73.28亿元,同比增长71.21%,市场禁入41人,同比增长10.8%,其中终身禁入12人,罚没金额、市场禁入人数都创历史新高。

  我们从这些案件中选取了几例典型,由此来窥见监管的路径与成效。同时,透过这些举动,一个清新的环境正在不断显现。

  操纵市场

  鲜言操纵“多伦股份”案罚单创A股历史之最

  操纵市场案在资本市场较为常见,操纵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已成为监管机构重点打击的对象。

  原匹凸匹实控人鲜言通过实际控制、使用涉案账户,利用信息优势控制信息披露节奏及内容的方式来操纵股价。

  针对鲜言的上述行为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对鲜言罚没合计34.7亿元,同时对鲜言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罚没金额创下A股最高额罚单纪录。

  信批违规

  慧球科技提出奇葩“1001项议案”收恶果

  上市公司信批违规案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中较多的一类。鲜言不但操纵了“多伦股份”,在慧球科技信批违规案上也是主角。

  证监会表示,慧球科技董事会提出并审议“1001项议案”的行为违反了公司守法义务及董事会职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慧球科技的披露渠道违反法律规定,所披露信息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

  5月12日,证监会对鲜言、顾国平等15名当事人进行处罚,其中对鲜言共计处以420万元罚款,对顾国平共计处以180万元罚款。顾国平等6名当事人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4人为终身市场禁入,身为律师的鲜言可谓知法犯法,遭到处罚后市场一片点赞。

  监管人员违规

  前发审委委员冯小树买卖股票被严厉惩罚

  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兼职委员冯小树利用职务之便买卖股票的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处没收违法所得2.48亿元,并顶格处以2.51亿元罚款。同时,对冯小树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证监会曾表示,系统内工作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的一律顶格处理。

  证监会表示,对系统干部自身违法行为绝不姑息,依法严厉惩处,持续加大问责力度,正人先正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维护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安全运行。

  内幕交易叠加信批违规

  山东墨龙张恩荣父子吃相难看的减持

  内幕交易也是资本市场比较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类型多样。实控人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股价不在少数,山东墨龙案就是其中的典型。

  张恩荣、张云三作为上市公司山东墨龙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的一致行动人,滥用信息优势和控股地位,在上市公司重大亏损内幕信息发布前抛售公司股票,这一行为未能逃出监管法眼。

  证监会强调,在上市公司重大亏损内幕信息发布前抛售公司股票,鱼肉市场,情节恶劣,是“吃相”难看的典型案例,严重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依法对其处以罚没款总计约1.2亿元。

  财务造假

  雅百特(7.21 -2.83%,诊股)跨境虚构项目、粉饰财报遭严惩

  财务造假一直是监管层重点聚焦的领域,对这一领域的“冒险者”从未手软,欣泰电气因首发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被强制退市。

  12月15日,证监会公布了对雅百特以虚构海外工程项目和国内外建材贸易的方式虚增业务收入,粉饰财务报表等行为的细节,并开出罚单,公司及多名责任人被顶格罚款,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证监会表示,雅百特案反映出上市公司实施跨境财务造假的新动向,该案的成功查处表明,在跨境执法协作框架下,任何违法行为都难逃法网,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跨境操纵

  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5.90 -0.84%,诊股)”案罚没超12亿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也让投机分子钻了跨市场和跨地域操纵市场的空子。

  今年3月,首宗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进行跨境市场操纵的案件——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案审理完毕,这是沪港通开通两年多来查处的首例跨境操纵市场案件。

  证监会依法、从重对涉案当事人作出了顶格行政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超过12亿元,这起案件对跨境操纵市场行为起到了震慑效应。

  忽悠式重组

  鞍重股份(16.81 -2.89%,诊股)与九好集团齐遭罚

  近年来,监管层对炒概念、“忽悠式”重组进行严厉打击,鞍重股份与九好集团以虚增收入、虚构银行资产为手段,企图将有毒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等行为被证监会及时发现。

  证监会对两家企业相关违法主体罚款合计439万元;同时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拟采取终身市场禁入以及5至10年不等的证券市场禁入。

  证监会强调,由于稽查执法力量的及时介入,此单“忽悠式”重组被遏止在信息披露违法阶段,没有最终得逞,有效避免了有毒资产流入A股市场

  老鼠仓

  李雪案获A股刑罚史上之最

  “老鼠仓”行为一直备受市场所唾弃,一旦涉案均受到严厉的惩罚。2015年1月,交易所在日常监管中,依靠大数据筛查系统,发现了太平洋(3.67 -0.81%,诊股)资管账户与多个私人账户之间一系列异常交易的现象。

  今年6月21日,上海高院对原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权益投资部经理李雪老鼠仓一案进行二审宣判,维持一审判决结果,判处李雪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案创下A股“老鼠仓”刑事处罚史上最长刑期的纪录。

  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

  券商、律所没做好“把关人”遭罚

  今年,监管层强化中介机构“把关人”角色,对违法违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多家机构作出处罚。

  其中,登云股份(28.90 -0.58%,诊股)IPO的申请文件以及登云股份上市后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就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登云股份IPO的保荐机构,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作为登云股份IPO的法律服务机构,两家机构在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对两家机构进行,没收项目所得并处以一倍罚款,对项目经手人也进行了相应处罚。

  此外,包括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多家中介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的惩戒,对中介机构的履职尽责带来威慑。

  传播虚假信息

  未注册“中蛋协”秘书长发布虚假谣言

  11月1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介绍,证监会查获一起以所谓“社团组织”的名义、以联名公开“举报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媒介编造传播期货市场虚假信息的典型案件。

  证监会表示,“中国蛋品流通协会”(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以蛋品贸易商和养殖大户为主要成员)部分“会员”因持有该合约空单出现较大亏损。该“协会”所谓“秘书长”曾某雄起草了《转交给大商所领导的一封信——中国蛋品流通协会联名上书》,捏造鸡蛋期货遭多头恶意炒作。次日,部分“协会”的“会员”通过卖空该合约获利。

  证监会强调,此案主观动机恶劣,行为后果严重,应当依法严惩。证监会已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履行法定程序,将及时作出正式处罚决定。对于证券期货市场各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将始终保持密切关注,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