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逼近五次举牌线 宝能为何尾盘突袭万科A股

2016-07-06 18:08:5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尽管收盘时仍有507.6万手巨量卖单堆积在跌停价,但尾盘15分钟内逾36亿元买单的极速涌入,还是给外界留出了无尽想象空间:在绝大部分投资者一致性卖出的预期之下,究竟是“何方神圣”敢于动用巨量资金尝试撬开万科A股的第二个跌停板?其真实目的又是为何?深交所昨晚发布的万科A股“龙虎榜”数据,以及万科公告中对宝能方面购入7529.3万股,持股比例已升至24.972%的披露,为解开上述“谜题”提供了重要注脚。

《上海证券报》报道,相较于去年12月中旬停牌前夕各路资金的疯狂抢筹,在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万科A股本月复牌后已连续遭遇两个跌停。其中,在7月5日的大部分交易时间内,万科A股表现乏善可陈,数亿股的巨量卖单将股价牢牢压在跌停板上。而在前期小批量试探性买入后,时至14点45分,一笔笔巨量买单“喷薄”而出,股票成交量也随之快速放大,一些机构大户为方便识别而挂出的“8787”等一连串大单先后被吃光,短短15分钟时间内,万科区间成交额达到了36.3亿元,占全天成交比重的92%。

由于万科A股始终面临着数亿股的卖单抛压,何时止跌尚不明朗,因此外界一度猜测上述巨额资金的主动买入行为是否是冲动之举。然而,从交易所盘后披露的龙虎榜数据来看,相关实力买家实则是有备而来,且买入规模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数据显示,在昨日买入万科A股的前五名席位中,共有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和三家营业部席位。其中,买入额第一的机构席位共计耗资11.874亿元,由此计算,其买入规模恰好为6000万股;与此相对比,另一家机构席位买入额为3.03亿元,这一规模是否是买家随意之举?其实不然。

不难发现,上述两大机构席位昨日合计买入万科A股14.9亿元,折合7529.3万股,占万科总股本的0.682%。万科当日晚间公告证实,上述机构席位正属于宝能旗下的钜盛华,本次增持后,宝能方面已合计持有24.972%的万科股份。

“面临这数亿股的卖压,无论是基金还是牛散,出于投资获利的理性角度,基本无人敢于逆势大举买入。参与‘万科股权争夺战’的当事方则不然,但进一步从资金实力和企业性质分析,万科管理层(合伙人计划)和华润都不具备在当前价位大举买入的理由,因此只有最不希望股价大跌的宝能再次以资金实力说话。”有分析人士对此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持股比例达到举牌线后,必须停止买入操作而对外进行披露,这应是宝能方面将持股比例精确控制在24.972%的原因。

“不只是买入规模,宝能对于增持时点的选择也十分讲究。”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卖单抛压巨大,加之宝能买入规模受限(考虑举牌因素),若其在早盘打光子弹,再无其他强力买盘支撑下,万科盘面或将重新回归冷清。反观其选择在临近尾盘集中买入,资金的持续性涌入表象则可维持盘面较高的人气,进而引发更多跟风资金加入购买(当天总成交1.99亿股)。“按照尾盘的活跃交投,万科6日打开跌停板是大概率事件。”

客观而言,宝能此时强势增持,实则好处多多。首先,在各方势力博弈难解难分之际,宝能以再一次强势增持对外传达自身的态度和信心;其次,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万科股价越早打开跌停,宝能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此外,由于宝能前期资金动用了大量杠杆,因此外界也对其资金实力产生了怀疑,甚至猜测其存在“爆仓”风险,而宝能的强势增持举动也给予了质疑者有力的回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