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A股三年“冲摩”终失败 谁偷偷的投了反对票?

2016-06-15 13:02:5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27bf22c8b4eab11

 

艾森网消息:A股是否被纳入MSCI指数15日最后揭晓。明晟公司(MSCI)宣布:暂不将中国A股纳入到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中。

A股三年漫长“冲摩”路画上一个失败的句话。

凤凰网报道,根据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昇公司(MSCI)的官网介绍,在决策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中,将向其主要机构客户进行问询,大客户的反馈对于最终决策至关重要。

MSCI消息发布后2小时(北京时间6月15日早上7点),MSCI举办电话新闻发布会,凤凰财经记者直接对话MSCI研究部主管Remy Briand,试图了解这个“失望的答案”背后的逻辑。

反对派:罗兰贝格和瑞信

在电话会议中,凤凰财经记者第一个提问,询问投了反对票的机构,以及投票的原因。MSCI研究部主管Remy Briand表示:“出于规定,我不能告诉你谁投了反对票。但我可以说,在做出决定前,MSCI做了非常全面的咨询,包括各大公募私募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我们询问了市场中的主要投资者,很多是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他们都对中国A股市场有所担忧,希望A股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再被纳入MSCI指数。”

MSCI公布决定的三天前(6月12日),凤凰财经在陆家嘴[-1.89% 资金 研报]论坛期间举办凤凰早餐会,业界学者、官员、企业家共同探讨《重新审视中国股市功能定位》。

罗兰贝格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在凤凰财经早餐会上明确表示,如果要投票决定是否支持A股纳入MSCI指数,“我会投反对票。(I will vote for NO!)”

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或许不是个例,相信MSCI在问询过程中有不少“反对”票,才使得MSCI最终第三次拒绝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在多家投行中,瑞信是坚定的“悲观者”。瑞信分析师在5月报告中指出,A股获MSCI确认纳入的可能性有10%,获得原则性批准的可能性为30%。

从最终结果来看,“反对派”占了上风,连续3年将A股挡在MSCI指数门外。

骑墙派:“狡猾”的高盛、花旗、汇丰

相比诚实说“NO”的罗兰贝格,几家老牌投行则更加“狡猾”。他们给出的概率基本是50%-51%,不管是否纳入,他们的预测都没错,可谓是两边都不得罪的“骑墙派”。

高盛表示,中国政府有关股票停牌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最新规定及解读提高了MSCI指数6月纳入A股的概率,纳入预期达到70%;该行预计MSCI指数纳入中国A股的概率升至70%,4月份预计的概率为50%。

虽然高盛给出的70%纳入预期看似乐观,实则不然。去年A股冲击MSCI指数之前,高盛在2015年5月报告中指出MSCI有50%概率在2015年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2016年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

一年时间内,高盛默默将2016年A股纳入MSCI的预期从100%降低至70%,三成降幅或说明高盛对于A股的担忧。

香港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对MSCI将于14日做出肯定决定的预期均大于50%。

“大规模的停牌是阻碍A股被纳入MSCI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所以我们把预期定在51%,”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Jason Sun在最近的一项公开声明中指出:“51%意味着很有可能,但并不是一定。”

支持派:证监会、央行及中国政府

A股纳入MSCI指数,最大的支持派是中国政府。

为A股喊话撑腰的证监会

在MSCI做决定三天前(6月12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高官更是罕见发声,为A股“入摩”撑腰。可惜并没有改变A股最后的失败结局。

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A股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和最快速增长的市场,理论上讲,缺失了A股的全球指数是不完整的。”

祁斌指出,中国已经就纳入MSCI做了努力,其中包括外汇局简化了资金转移规定,证交所改进停牌规定,以及证监会认可受益人权利等。对于MSCI坚持要求取消对国际投资者使用投资与对冲工具的限制,他没有作出回应。

呼吁用平常心对待MSCI的中国央行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A股市场本次是否能纳入MSCI,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如果本次顺利纳入MSCI,这说明A股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如果本次MSCI再度婉拒A股,我们也不必急躁,这说明A股的体制机制建设依然亟待提高。

央行《金融时报》写道:“投资者持乐观预期当然可以理解,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无论成败,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A股3年“冲摩”路失败,明年是否会“苦尽甘来”成功纳入MSCI?凤凰财经将和所有A股投资者一起保持观望,拭目以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