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开盘:沪深两市小幅高开 电子制造涨幅居前

2016-06-07 12:08:4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6月7日早盘,沪指小幅高开报2936.28点,涨0.07%,深成指报10365.81点,涨0.03%;创业板报2202.04点,涨0.12%。盘面上,电子制造、人工智能涨幅居前,汽车板块领跌。

今日三大重磅消息或影响股市走势,除正面消息外,隐性利空仍不可忽视。

今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已经成为重要工作,近期,A股纳入MSCI指数以及深港通开通两件大事件临近揭晓,A股市场明显走强。市场有所趋好,不过有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想撤退了。据统计,仅6月份以来的前6天,就有超过60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从所属市场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依然是被减持的主要群体,占减持公司家数占比超八成。

资本市场开放持续推进 两件大事近期有望揭晓

今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已经成为重要工作,近期,A股纳入MSCI指数以及深港通开通两件大事件临近揭晓,A股市场明显走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股纳入MSCI指数已成必然趋势,并且目前时机已成熟,在配合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节奏以及基本原则下,纳入MSCI指数只是时间问题。

按照年初既定目标,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涵盖多个层面,包括进一步拓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研究解决H股“全流通”问题。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逐步放宽投资额度,推动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引导境外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被动指数基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境内投资力度。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研究沪伦通。

另外还包括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QFII、RQFII、沪港通和自由贸易账户等多种渠道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动港资、澳资机构在境内设立合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深入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稳步推进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注册。做好跨境监管交流与合作。

6天逾60份减持公告 上市公司迎密集减持潮

市场近日有所趋好,不过有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想撤退了。据统计,仅6月份以来的前6天,就有超过60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从所属市场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依然是被减持的主要群体,占减持公司家数占比超八成。

自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出大阳线以来,A股市场走势有所趋好,不过上证指数[-0.03%]尚未站上3000点,有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要撤退了。据不完全统计,仅6月份以来的前6天,就己经有超过60家公司发布减持及减持计划公告。

分析人士认为,6月份恰逢上半年A股解禁的小高峰,全月解禁规模超过2500亿元,远远超过今年2至5月的单月解禁规模。在行情裹足不前、上涨乏力的情况下,6月解禁股的减持压力不容小觑。

据统计,2016年6月份,沪深A股解禁数量高达158.11亿股,按照6月6日收盘价进行计算,解禁市值超过2600亿元,为2016年以来最高值。其中,前十大限售股解禁公司合计解禁101.90亿股,按6月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近2000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从过去两年A股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存在大牛市的扰动因素,但整体上解禁市值与股市行情的走势还是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在目前市场偏弱的环境下,即将到来的解禁小高潮或将进一步加重本就弱势的行情,对于高解禁金额的股票,投资者需高度警惕。

为什么最近A股快速形成了一个减持的小高峰呢?市场人士表示,一方面,3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一轮不错的涨幅;另一方面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披露完成,上市公司的窗口期结束,上市公司特别是那些“中小创”的大股东有明显的减持冲动。

中小创个股遭减持占比最多

近六天遭重要股东净减持的股权中,分市场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析是重灾区。据统计,6月份以来的6天遭重要减持的53只个股,中小板个股有23只,占比为43.40%;创业板个股20只,占比为37.74%,两者加起来占到了遭减持个股总数的81.14%。

不仅如此,遭高管减持市值超过500万元的14只个股,中小板及创业板个股占了9只。这或与6月中小创迎来限售解禁高峰有关,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中小板和创业板解禁压力较大,达到今年月度最高水平。

“近期反弹幅度相对较大的中小创股,因估值相对仍然偏高,由此面临较大的减持压力。”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前期反弹幅度远远高于沪指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很可能是未来减持的高发区。

值注意的是近期很多遭重要股东减持个股,大多没了此前一些遭减持后股价还跑赢大市的奇异现象。对此,市场人士称,大股东减持过猛有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被解读为估值水平偏高的一种信号,从而加剧估值分歧。

去年7月初针对股市罕见连续暴跌,监管层出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6个月内不得减持”的禁令。今年1月初,减持禁令即将到期一度引发市场对大股东减持潮的恐慌。监管部门1月7日出台减持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眼下大股东减持升温,主要是缘于两方面原因,一是4月至6月是“空窗期”,再考虑到定期报告披露的减持“窗口期”,6月份减持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多数大股东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上不受到“3个月内减持不得超1%”的限制。

此外,不少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在经历了漫长的限售期,再看到手中持有股份市值不断萎缩之后,更容易激发套现冲动。如果自有资金不是很充裕,这些高管就很有可能在持有股份解禁之后立刻选择减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