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收评:沪指跌0.23% 成交量连创新低

2016-05-25 17:41:5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周三(25日)早盘,受外围市场大涨影响,沪深两市双双高开,盘中区域链概念大涨,带动沪指走高,10:00左右热点逐渐降温,沪指冲高回落涨幅收窄,随后维持震荡整理状态。午后开盘,两市成交量继续萎靡,机器人概念爆发护盘无力,沪指震荡下行翻绿,随后加速杀跌逼近2800点,此时煤炭板块急速拉升,带动沪指探底回升翻红,然而好景不长,临近尾盘沪指继续走弱。

截至收盘,沪指报2815.28点,跌幅0.23%,深成指报9784.6点,跌幅0.38%,创业板报2067.25点,跌幅0.4%。

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178亿元,继昨日后再创熔断以来新低,深市成交2535亿元,两市今日共成交3713亿元,量能持续萎缩。

盘面上,区块链概念领涨,机器人概念、国产软件板块涨幅居前,航运股、稀土永磁板块领跌。

海通证券今日发布研报引用1990年至2016年的月度数据,从量价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大盘底部的特征,为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提供相应的参考。

从量价维度分析大盘走势。海通证券发现199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成交量在市场的大顶或者大底中均与大盘出现了背离现象。

2014年6月发端的大牛市之前也出现了明显的量价背离的现象。但2015年6月市场大跌之前,大盘走势和成交量之间并未出现背离,这或能从此轮大调整明显的杠杆特征中得到解释,反映出加杠杆后资金可能更加难以保持理性投资理念,追涨杀跌放大市场风险。2015年6月以来的市场下跌阶段,市场成交量的趋势持续向下,并未出现底部量价背离现象,这也或意味着从月线角度看,中期内大盘仍然将处于寻底的过程。

从时间维度分析大盘走势,海通证券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累积上涨期,所谓累积上涨期就是将其定义为从选定的基期开始至任意时间段内,大盘的上涨月数与大盘下跌月数的差值,即大盘该段时间内的净上涨月数。以1990年12月为基期计算大盘的累计上涨期,注意到累计上涨期的历史数据走势表现出与大盘的趋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引入累计上涨期的概念符合我们的设计该指标判断大盘走势的初衷。如果大盘趋势向下,但累计上涨期指标却继续上行或者维持震荡,也就是说累计上涨期和市场趋势出现背离,这或意味着市场的调整时间不够,后期市场继续调整的概率较大。背后的原因在于如果市场趋势向下但上涨的时间却多于下跌的时间,说明市场下跌的幅度远大于上涨的幅度,期间多方虽然上攻但力量明显相对空方不足。从2015年6月以来市场的调整周期中,累计上涨期和大盘的走势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这或许意味着市场的调整并没有结束,市场会继续以下跌的方式完成对这个背离的修正。

在大盘寻底的过程中,斐波那契数列中的3 和5 这个两者数字或许有助于强化对于市场底部形成的判断。历史上看,海通证券统计自1990 年12 月至2016 年4 月市场1994 年7 月市场大底是连续下跌5 个月形成的,2005 年6 月市场大底是连续下跌3 个月形成的,2008年10 月大底也是连续下跌三个月形成的,还有一系列中期的底部也在市场连续下跌3 或5 个月后形成。此外,统计中还发现连续下跌4 个月也是判断市场形成底部值得关注的时间点。

海通证券认为,如果市场出现连续下跌3至5个月的时间,这将明显增大市场的底部到来的概率。2015年6月以来的调整周期中,2015年6-9月市场持续下跌4个月,后迎来一波较为明显的反弹,但随后至今市场并未出现连续下跌寻底的过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