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主要产品售价走低 晶圆成本却在上升

2020-10-25 20:15:2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日,上交所受理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科创板上市申请。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复旦微是一家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测试,并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复旦微毛利率连续走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0.93%、46.62%、39.46%。2020年1~6月,复旦微毛利率有所回升,达46.67%。

量升价跌,毛利率走低

  近年来,复旦微营收较为稳定,但净利润却在走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复旦微营收分别为14.50亿元、14.24亿元和14.7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566.65万元和-2.55亿元。

  对于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复旦微表示主要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导致研发成本大幅增加、计提更多存货跌价准备、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复旦微2019年研发费用为5.6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8.18%,而公司2017年、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7.24%、28.99%。2020年1~6月,复旦微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再度回落至29.79%,当期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也再度回归正值,为2097.91万元。

  净利润下降的另一大原因是综合毛利率的下降。2017年至2019年,复旦微营收变化不大,但营业成本却持续提高,2018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24%、3.09%,而主营业务成本则分别增长7.44%、17.26%。

牛眼IPO | 复旦微闯关科创板:主要产品售价走低、晶圆成本却在上升

  来源:复旦微招股书截图

  复旦微表示,公司设计及销售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增速相对低于成本增速,主要原因为其主要构成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因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产品售价下降较为明显。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复旦微设计及销售集成电路产品销售量分别为19.71亿颗、22.03亿颗和25.06亿颗,销售均价分别为0.67元/颗、0.59元/颗和0.52元/颗,呈现出量升价跌之势。2020年1~6月,当期销售均价为0.55元/颗,较2019年销售均价有所上升。

牛眼IPO | 复旦微闯关科创板:主要产品售价走低、晶圆成本却在上升

  来源:复旦微招股书截图

  对于主要产品销售价格逐年走低,是否由于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公司有何解决之道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0月20日致电复旦微并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一方面由于销售均价的下滑,导致复旦微在销量上升的背景下,收入难以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公司采购的晶圆价格却逐渐提高。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复旦微购买的晶圆单价分别为6052.60元/片、6562.91元/片、7302.47元/片和7664.46元/片,2019年较2017年上涨超20%。

牛眼IPO | 复旦微闯关科创板:主要产品售价走低、晶圆成本却在上升

  来源:复旦微招股书截图

  据招股书显示,晶圆作为生产芯片的主要原材料,其成本占整个芯片成本的50%以上。2019年,复旦微设计及销售集成电路成本中,晶圆成本为5.08亿元,占比60.95%。晶圆采购单价的上涨对复旦微的成本压力可见一斑。

  对于毛利率下降,复旦微表示,随着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多及业务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的供求关系可能将发生变化,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同时,若未来因技术水平进步、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公司产品议价能力下降导致毛利率水平下滑,则将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逐鹿FPGA,仍需购买IP授权

  从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看,复旦微似乎已将公司战略重心放在FPGA芯片上。本次IPO公司拟募集6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亿元用于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所谓的可编程片上系统,是指其采用集成CPU和FPGA的新型架构,既可以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又可以灵活运用 CPU 的控制能力,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兼具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能力。

  而FPGA名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硬件可重构的集成电路芯片。得益于独特的架构,FPGA在灵活性等方面具有ASIC、GPU等处理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具有较频繁的迭代升级周期、较大的技术不确定性的领域,FPGA是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复旦微表示,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可编程片上系统核心技术FPGA的研发,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百万门级、千万门级FPGA芯片,并于2018年5月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亿门级FPGA产品初样及自主设计的FPGA配套开发软件。

牛眼IPO | 复旦微闯关科创板:主要产品售价走低、晶圆成本却在上升

  来源:复旦微招股书截图

  不过,复旦微仍需耗费大量资金购买软件开发工具以及IP授权。据了解,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资金3.6亿元,其中3亿元源自IPO募资。这3.6亿元中,6280.24万元用于购置软件工具,其中软件开发工具购置费2680.23万元,IP固定授权费3600万元,合计占比17.45%。对于公司是否拥有自主IP,记者10月20日致电复旦微,同样未能收到回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