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变 房企发债结构分化明显

2019-12-14 19:36: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房地产调控基调是否有变,依然万众瞩目。

  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表述,既有此前一直强调的“房住不炒”,也新增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调控基调没有变,打破了近期部分地区政策微调所引发的地产调控“松绑”的猜测。在整体融资环境依然趋严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依然在多方开辟融资渠道,包括美元债在内的地产债是不可或缺的选项,但发债成本也有明显分化。

  严控房企违规融资

  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依然在不断趋严。

  从市场较为关心的房地产贷款数据看,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连续14个月回落。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4.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33.7%,比去年全年占比降低6.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房地产贷款持续回落。

  在房地产贷款增速连续回落的同时,其他渠道融资也在收紧。此前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23号文,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重点申明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要对房地产行业的放款加强监管工作。7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境外债务”。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最近房企明显更加关注资金链安全,房地产市场必须稳定,而稳定房地产最主要的是防止出现金融风险,所以在最近几个月,针对房地产融资的各方面政策都在规范与收紧。从目前看,信托与海外融资都是规范而不是全面暂停,对于中小房企,特别是对于高负债率房企来说,预计未来融资难度将有所加大,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影响相对有限。

  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显示,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08家。申请破产的地产商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大多数属于地方中小企业。其中,负债高企、融资困难等成为破产的主要原因。

  光大证券(12.06 +4.15%,诊股)固收研究表示,当前,外部融资环境依然偏紧,地产企业规模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迈入现金流为王、加速销售回款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从投资、开发到销售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状况以及抵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因为这决定了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此外,逆势扩张或将导致风险累积,需警惕自2015年以来杠杆率不断攀升、投资激进的房企。

  房企海外发债热情不减

  随着境内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趋紧,不少地产企业转向海外融资市场,境外美元债成为地产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

  从过去两年看,境内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的规模显著上升。数据显示,2017年境内房地产企业美元债市场共发行507.28亿美元,创境内房企美元债发行历史新高。2018年,境内房地产企业共发行外债约497.70亿美元。

  进入2019年,房企发行美元债继续增长。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房企合计海外发布的美元融资超过650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接近50%。房企美元债刷新纪录已成定局。

  从最近两个月看,境内房地产企业发行美元债热情依旧高涨。数据显示,11月,境内房企发布美元融资计划总金额超过50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进入12月以来,房企境外融资公告接二连三。Wind数据显示,12月以来,融信中国、力高集团、佳源国际控股等多家房企发布融资计划,多数房企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融资规模普遍较高。

  比如华润置地于2019年12月3日发行10.5亿美元前5年不可赎回次高级永续债,票息3.75%,该债券于2019年12月9日进行交割,并于香港交易所上市。融信中国在12月4日公告称,发行2023年到期的3.24亿美元的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为8.1%。

  张大伟表示,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房企抓紧窗口期,发行大量大额度美元债,发债规模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目前,美元债是部分房企的重要资金补充,但因为额度原因,很难成为最主要来源。

  中小房企发债利率走高

  在积极寻求发债化解融资困境的房企大军中,中小房企发债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高,受到各方关注。

  当万科、中海地产等行业巨头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利率低至3.5%、3.15%,甚至3.05%时,不少中小房企的发债成本却在10%以上。其中,当代置业、泰禾集团(5.75 +0.88%,诊股)、明发集团等房企发行的海外债券票面利率已经高达15%。

  11月13日,万科A(28.15 +0.54%,诊股)发布公告称,万科地产香港进行了一宗美元票据的第14次发行:金额为4.23亿美元的5.5年期固息票据,票面利率为3.15%;金额为3亿美元的10年期固息票据,票面利率为3.5%。而12月3日晚间,佳源国际控股公告称,公司已向联交所提出申请,发行2022年到期的额外3000万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为13.75%。12月4日,毅德国际发布公告披露拟发行美元优先无抵押票据,年利率最低14%,到期时最低收益率为15%。

  市场人士表示,不同类型房企发债成本相差较大,完全体现出市场对调控政策下房企未来信用的判断和定价,这是市场化定价的具体体现。

  不过,随着全球负利率债券越来越多,中国高票息的地产债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摩根士丹利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3月至9月,中国高息债的收益率提高了200个基点,债券价格下滑使其估值优势凸显。其中,中国高息地产债收益率尤为突出,9月底的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

  高腾国际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侯明伟认为,目前,全球28%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已达到负利率水平,投资者若要拿到较高票息就得去投资高收益债券。看好在海外发行的中资高息地产债。侯明伟表示,能在海外发债的中国房地产商往往是行业佼佼者,一般排名在前50,整体实力较强。另外,境外融资平台对发行主体的长期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公司的偿债意愿较高,违约率也会较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