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股首日现破发 可转债成打新避风港

2019-12-07 17:13: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期新股破发出现,让打新资金稳赚不赔的盈利模式受到考验。机构积极转变打新策略,在新股申购上变得更为谨慎显得尤为重要。

  安信证券指出,受新股发行加速及破发潮的影响,可能促使网下询价对象报价趋于谨慎,在新股申购中,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基本面。与此同时,可转债等打新标的也持续获得资金追捧。

  “打新必赚”时代终结

  上市首日破发的个股终于出现。12月4日,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40.80 -3.09%,诊股)上市首日破发。当日收盘,建龙微纳收跌2.15%,报收42.35元,其发行价为43.28元。

  资料显示,建龙微纳主营无机非金属多孔晶体材料分子筛吸附剂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发行市盈率为53.16倍,而参考行业市盈率为16.52倍。

  回顾A股历程,此前2011年~2012年间,A股在市场化定价发行机制下也曾出现过大面积破发。其中2011年初上市的华锐风电(现名“ST锐电(1.06 +1.92%,诊股)”)上市之后就没有再回到发行价90元。现在,ST锐电正进行“一元面值保卫战”,面临退市风险。这轮破发潮持续到2012年9月,此后一度暂停IPO直到2014年初,随后才逐步迎来2015年大牛市。

  2016年新股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今年11月登陆A股的浙商银行(4.59 -0.22%,诊股)成为首只上市首日盘中破发的新股。

  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2019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截至12月6日)有15只处于破发的状态,占今年登陆A股183个“新兵”中的8.2%。

  今年上市的新股中,破发跌幅前三名是宝丰能源(9.44 +1.07%,诊股)、元利科技(47.03 +0.02%,诊股)、久日新材(57.28 +0.00%,诊股),跌幅分别为15.11%、14.43%、14.1%。除了这3家公司,另有6家公司破发后下跌幅度超过10%。

  上市之初,新股股价大多受到资金青睐。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的183只新股中,114只已开板新股的平均一字涨停板数量为7.08个,其中24只新股一字板达10个以上,福莱特(11.05 -0.81%,诊股)更收获18个一字板才开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出现分歧,有的大幅溢价,有的则陷入破发困境。

  个别公司盘中破发甚至上市首日破发,则反映了无风险打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意味着“无脑打新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

  需深入研究新股基本面

  但因此认为打新资金会从此离场,显然不符合资金逐利的逻辑。

  今年6月18日上市的卓胜微(425.45 -1.52%,诊股),上市至今相比发行价的累计涨幅已达1106%,瑞达期货(39.81 -0.85%,诊股)、康龙化成(49.15 -0.67%,诊股)和南华期货(29.42 -3.22%,诊股)相对发行价涨幅也在500%以上。今年上市,相比发行价涨幅在100%以上的新股多达76只,占今年上市新股总数的41.5%。打新赚钱效应仍然非常明显。事实上,Wind次新股指数显示,今年来该指数累计涨幅已达109%,实现翻倍。

  随着近期破发股增加,尤其是上市首日破发股的出现,市场也在开始反思。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早前就曾指出,逢新必打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逢新必打本质上是因为存在无风险收益,而无风险收益的存在必然是暂时的而不是永恒的,当无风险收益不再的时候,逢新必打当然就面临风险了。

  有市场人士认为,A股出现新股破发情形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很多新股发行市盈率定价要高过行业市盈率,这是引发新股破发的“元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发行市盈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破发风险可能会更大一些;如果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参与家数大幅减少,意味着更多的机构不看好,破发风险较高。

  除更为深入研究新股基本面外,未来市场将更关注不同新股所处行业的估值差异化。在机构网下询价时,如针对计算机、科技行业新股,报价会给出一定估值溢价,而制造业、机械、化工等行业会相对报价在低估区间,高估的股票可能会有更大的破发风险。

  安信证券指出,受新股发行加速及破发潮的影响,可能促使网下询价对象报价趋于谨慎。

  可转债成打新避风港

  A股打新遭遇破发之际,另一打新标的可转债今年以来持续获得资金追捧,成为打新资金的一处“避风港”。

  今年12月2日网上发行的克来转债,中签率为0.00265767%,成为2017年11月以来最低中签率。评级AAA的烽火转债中签率为万分之二,申购者不仅有众多散户,连陈光明旗下的睿远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系列组合都参与其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比最近A股市场疲软的行情而言,近期参与可转债打新或许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

  数据显示,以12月6日最新的收盘价来看,今年上市的97只可转债中,上市首日下跌的只有12只转债,其余首日均录得上涨。其中伊力转债首日涨幅达30.57%,高居榜首,此外还有7只可转债今年上市首日录得20%以上涨幅。

  打新资金除选择可转债避风外,另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A股出现破发情况,部分原先为打新配售而持有二级市场股票的资金,可能会出现局部性的松动。

  在目前申购新股按照市值配售抽签的信用申购模式下,投资者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波动较小的股票作为配售市值。有市场人士分析,未来如果打新的无风险套利逐渐减少,这部分为了打新而持股的资金可能会选择短期卖出,特别是在股价走势没有明确向上的情况下,容易给市场带来抛压。

分享到: